天天看點

鹹豐帝駕崩前留下一道旨意,曾國藩做成後要兌現,慈禧死活不同意

鹹豐帝駕崩前留下一道旨意,曾國藩做成後要兌現,慈禧死活不同意

大家可能知道,在清朝200多年的曆史中,一共出現過12位皇帝。清朝前期的皇帝還是有一些作為的,但是到了後來卻是一代不如一代。1850年,道光皇帝駕崩後,他的四兒子愛新覺羅.奕詝繼位,他就是後來的鹹豐皇帝。鹹豐帝也是清朝曆史上最後一個手中握有實權的皇帝。

鹹豐帝駕崩前留下一道旨意,曾國藩做成後要兌現,慈禧死活不同意

鹹豐皇帝繼位說不清是應該為他感到高興,還是感到難過。感到高興是因為皇帝是最高權力的象征,手握着任何人的生殺大權,也享受着任何人都比不了的榮華富貴。但是鹹豐皇帝卻不走運,甚至可以說他的命運是悲慘的。因為當上皇帝沒多久,中國封建曆史上最大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就爆發了。不僅如此,再加上西方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整個清朝變得千瘡百孔,即便鹹豐皇帝有心改變這一局面也是無力回天。

鹹豐帝駕崩前留下一道旨意,曾國藩做成後要兌現,慈禧死活不同意

鹹豐十一年,年僅31歲的鹹豐皇帝在承德避暑山莊駕崩。他在駕崩之前也留下了一道旨意,“客複金陵者王”。這句話的意思是不管是誰,隻要收複了金陵,就封他為王。從這一點可以看得出鹹豐皇帝還是有想要作為一番的想法的。他的這一道遺诏對朝中的大臣來說也相當于是一種動力。

鹹豐帝駕崩前留下一道旨意,曾國藩做成後要兌現,慈禧死活不同意

結果在鹹豐皇帝駕崩短短的三年時間内,曾國藩就帶着他的湘軍一路攻克了安徽等地,最終成功收複了金陵。曾國藩之是以如此出力,是因為他并沒有忘記鹹豐皇帝留下的遺诏。然而,就在曾國藩向朝廷請功,想讓朝廷兌現承諾的時候,萬萬沒想到,手中掌握實權的慈禧太後卻死活都不同意。

鹹豐帝駕崩前留下一道旨意,曾國藩做成後要兌現,慈禧死活不同意

慈禧不同意也就算了,曾國藩反而偷雞不成蝕把米,慈禧擔心曾國藩手中兵權過大會對滿清的統治造成威脅,是以起就想方設法的削弱曾國藩手中的兵權,還在湘軍中安插了不少的親信。曾國藩也是一個聰明人,他知道慈禧太後對自己懷有戒心,于是主動提出了裁軍。或許這就是高手之間的博弈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