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戶口新制度——戶貼制

明朝戶口新制度——戶貼制

前言

“人口是國力的源泉,财富的源泉。但人口的增長不僅受豢養力的限制,還受地理、氣候、交通、戰争等因素的限制。

明朝戶口新制度——戶貼制

▲連綿戰亂

起因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登基後,為了讓官民的腦海中對君王的權利充滿敬畏,要求在祭祀的時候回報戶口數,從此實行戶貼制來核查戶口。

明朝戶口新制度——戶貼制

▲戶貼

結果

戶貼制度成立後,明朝在戶貼制度的基礎上,又建立了黃冊制度,從此土地稅收制度被更進一步地完善。

明朝戶口新制度——戶貼制

▲黃冊制度

始末

1.實行戶貼制

公元1370年,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宣布實行戶貼制,标志着明朝戶貼制正式啟用。最開始建議朱元璋決定實行戶貼制的人是太常少卿陳昧,當時的陳昧主要負責朝廷的宗廟禮儀,一次陳昧向朝廷上奏,奏折上說按照周禮,皇帝在祭祀時應該把這個國家的戶口人數告訴上天。

陳昧的谏言與朱元璋的想法不謀而合,因為陳昧上奏的時間是洪武三年,也就是明朝剛剛成立三年,這個時段最重要的是要得民心,然後才能繼續發展,然而如何得到民心,讓他們認為君王是至高無上的。

必須要實行一些措施來告訴百姓,自己的江山的權力是上天注定的,天道不可為,好讓那些黎民百姓真正臣服于自己。這個措施如何制定?朱元璋覺得祭天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明朝戶口新制度——戶貼制

▲陳昧(劇照)

2.戶貼的形成

不過陳昧的建議雖好,可是存在一個客觀的現實,就是首先要掌握這個國家的詳細人口數量,這可是一項大工程,況且明王朝還未完全鞏固江山,戰事連綿不斷,統計人口更是難上加難。不久之後,甯國知府陳灌的出現為朱元璋解決了統計人口的難題。

陳灌是明朝成立的大功臣,也是為數不多的清官,在陳灌任命期間,除了盡職盡責地搞地方建設之外,陳灌時常去體察民情,詢問當地百姓過得怎麼樣。不問不知道,一問發現有很多問題得不到解決,其中讓百姓怨聲四起的事情就是當地豪強霸占他們的土地,陳灌聽到随即下令不準豪強欺壓百姓,否則嚴懲不貸。

陳灌覺得光這樣還是不夠,如果官府沒有一個明确的土地賬冊,日後豪強還是會霸占百姓土地,下達指令隻能是治标不治本,于是陳灌開始在甯國地區徹底清算人口數量和土地面積,防止豪強霸占。

陳灌命官員挨家挨戶的清算,把每一家的人口,房屋,土地,甚至是耕牛的數量一五一十的統計出來,統計完成後經過官府和被調查住戶的确認,俗稱戶貼。簽字畫押後一式兩份分别交給官府和百姓保管。這樣一來每家的财産都有了明确的數字,即使被豪強霸占,百姓也可以拿着戶貼去官府告狀。

明朝戶口新制度——戶貼制

▲陳灌

3.全國實行

陳灌這一舉動可謂一舉兩得,不僅有效維護了百姓的利益,還讓官府精确掌握了子民數量和土地面積這兩項重要資料。很快陳灌的措施傳到朱元璋的耳朵裡,朱元璋認為如果效仿陳灌的戶貼制,把戶貼制普及全國,那麼不僅可以掌握全國子民的數量,還能有效抑制全國地區的土地兼并。

朱元璋深知土地對于農民的重要性,堪比得水的魚。經過再三考慮,朱元璋決定全國各地都要推行戶貼制,指令各中書省的官員紛紛效仿陳灌的做法,在全國實行戶貼制。指令下達後,首先要制作戶貼,由于這次的實行是全國範圍的,規模宏大。

對戶貼的制作标準自然也要嚴格得多,新戶貼除了有原有的幾項外,還增加了豪強之家的奴婢數量,并且為了公平公正,朱元璋下令制作戶貼的所有官員,無論大小隻要參與過監制過程都要在戶貼上簽字畫押,白紙黑字防止有些官員投機取巧。

明朝戶口新制度——戶貼制

▲新版戶貼

4.動用軍隊

即使這樣朱元璋還是不放心,最後他還指令軍隊到各地區核查戶貼,防止地方官員與豪強互相勾結,如果發現戶貼上的數目與實際數目不符,就要嚴懲統計數量的官員。

派軍隊去核查是因為軍隊與地方屬于兩個不同的管轄範圍,彼此之間能起到互相監督的作用,戶貼制出台後沒過多久,全國各地區的人口數量相繼統計出來,僅僅蘇州地區的人口就多達兩百萬人。

明朝戶口新制度——戶貼制

▲明朝軍隊

5.戶貼制的淵源

其實戶貼制不是明朝才開始實行的,早在宋朝戶貼制就曾實行過漢代和唐代也曾采用度田和括戶的方法來統計土地和人口,不過與朱元璋相比,他們沒有選擇去動用軍隊來實行政策,正因為朱元璋這樣做,最終使得他是唯一一個把戶貼制實行的最好的皇帝。

然而取得成效的朱元璋并沒有為此而感到自滿,相反他比以前更認真,朱元璋說每年都要對人口進行一次普查,每十年就要對戶貼重新編造,要與時俱進,實時掌握實際人口和土地的數量。

明朝戶口新制度——戶貼制

▲宋代查戶口

小結

戶貼制的實行,有利于明朝抑制土地兼,增加了朝廷的稅收,增強了國家的經濟實力,是一項國富民強的政策,是一項非常正确的決定。

【參考資料】:

《明史》

《明朝的那些事》

《細說明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