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譯文——一個基于Web的互動式COVID-19實時追蹤儀表盤可視化系統1 文章相關資訊2 正文翻譯3 相關資源網站與部落格4 個人認識

今天帶來跟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另一篇論文——關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開發的疫情追蹤可視化系統。該文章已發表于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由兩位中國博士生領銜開發。 本文原始連結 系統開發由 Center for System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SSE) at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JHU) 完成。

1 文章相關資訊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 OA pdf

Title: An interactive web-based dashboard to track COVID-19 in real time

題目: 一個基于Web的互動式COVID-19實時追蹤儀表盤可視化系統

Author:

  • Ensheng Dong-1
  • Hongru Du-1,
  • Lauren Gardner-1

注: 作者姓名-後的數字代表對應的機關

Affiliation:

  • 1 Department of Civil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Baltimore, MD 21218, USA

聯系原作者方式: [email protected]

引用:

Dong E, Du H, Gardner L. An interactive web-based dashboard to track COVID-19 in real time. Lancet Infect Dis; published online Feb 19. https://doi.org/10.1016/S1473-3099(20)30120-1.

2 正文翻譯

在2019年12月,一個不明原因肺炎的局部暴發在中國湖北武漢發生,并且該肺炎的病原體快速地被認定為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目前被命名為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2(SARS-CoV-2)。該疫情的暴發目前已經蔓延到中國大陸的每個省份以及27個其他國家和區域,截止至2020年2月17日已經有超過70 000人被确診。為了應對這個仍在持續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作者開發了一個線上的互動式儀表盤用于實時可視化和追蹤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COVID-19)的确診病例,該系統托管在美國馬裡蘭州巴爾的摩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系統科學與工程中心上。這個儀表盤在1月22日第一次公開分享,描述了所有疫情影響國家COVID-19确診病例,死亡病例與康複病例的地理位置與數量。開發這個儀表盤是為了提供給研究者,公共衛生當局以及公衆使用者一個使用者友好型的工具用以追蹤疫情。所有收集和展示的資料都是可以免費擷取的,原始資料最初是通過Google表格存儲,現在是通過GitHub倉庫以及儀表闆的功能層(現在包含在Esri Living Atlas中)存儲。

這個儀表盤報告了中國省級級别的病例,美國,澳洲和加拿大城市級别的病例,其他國家是國家級的病例。在1月22到31号,所有資料收集和處理都是手動完成的,而更新通常是每天(美國東部時間)早,晚進行兩次。随着疫情的發展,手動處理流程變得不可持續。 是以在2月1日後,作者采用了半自動化的實時資料流政策。他們的原始資料源包括DXY(丁香園),由中國醫學界成員營運的線上平台,該平台彙總了本地媒體和政府報告,以近實時地在中國省級和其他國家/地區提供了累計的COVID-19病例總數。每隔15分鐘,DXY将更新中國所有省份以及其他受影響國家和地區的累計病例數。對于中國大陸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包括香港,澳門和台灣),我們發現DXY累積病例數經常落後于其他來源;是以,我們會在發現新病例的全天手動更新這些病例号。為了确定新的案例,我們監視各種Twitter摘要,線上新聞服務以及通過儀表盤發送的直接資訊。在手動更新儀表闆之前,我們先與區域和地方衛生部門确認病例編号,這些部門包括中國,台灣和歐洲的各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香港衛生署,澳門政府和世衛組織以及城市和州級衛生當局。對于我們在2月1日開始報告的美國,澳洲和加拿大的城市級病例報告,我們依靠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加拿大政府,澳洲政府衛生部以及各州或領地的衛生部門。所有資料更新(針對中國大陸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均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團隊進行協調。

儀表盤上報告的病例資料分别與中國大陸内部和外部的中國每日CDC3和WHO狀況報告2一緻(圖)。 此外,儀表盤在擷取新國家或地區中首次報告的COVID-19病例的時效性較強。 除澳洲,香港和意大利外,約翰霍普金斯大學CSSE報告了世衛組織之前的新感染國家,而香港和意大利則在相應的世衛組織情況報告的幾小時内報告了這一情況。

[圖檔上傳失敗...(image-3245f2-1583853961457)]

圖. 不同資料源的COVID-19确診案例比較。

考慮到迄今為止該儀表盤的受歡迎程度和影響,作者計劃在整個COVID-19疫情暴發的過程中繼續托管和管理該工具,并增強其功能以建立一個正常工具來監測和預測未來爆發。 作者認為他們的努力對于在爆發的早期階段幫助模組化工作和控制措施是至關重要的。

3 相關資源網站與部落格

除了上述論文以外,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還有一些相關資源。包括論文通訊作者發表的一篇部落格——關于COVID-19的輸入風險與預測的文章。

Update January 31: Modeling the Spreading Risk of 2019-nCoV

關于這個儀表盤可視化系統介紹的博文。

Mapping 2019-nCoV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冠狀病毒資源中心,涵蓋冠狀病毒相關的各類資源:報道,預防,問答形式等。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 Medicine CORONAVIRUS RESOURCE CENTER

上周這兩位作者做了一個線上講座“【霍普金斯沙龍·2020·II】大資料AI技術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危機”。不過比較可惜,因為時差原因,我就沒有聽到具體的講座内容。另外esri中國的B站賬戶也更新了一期公開課。介紹了幾個相關的基于ArcGIS dashboard搭建的系統。

4 個人認識

最近見到的疫情平台比較多,事實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這個系統整體而言還是做得不錯的,從響應,界面UI設計,資料可靠性等來說都是比較不錯的一個平台,有很濃厚的ArcGIS風格。

當然目前GIS在空間流行病學和這個領域的應用大部分也都是地圖可視化,比較進一步發展的是個人時空軌迹追蹤。對防控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仍有很多可以做也還沒做的部分。希望未來可以在這一步有所發展。畢竟空間統計最早起源于流行病學——倫敦霍亂地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