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防控和複工複産已經成為目前疫情阻擊戰的兩個關鍵詞,疫情防控關乎生命,複工複産關系生計。
制造業是中國經濟的“壓艙石“,經濟平穩運作,離不開制造業護航保駕。然而,疫情給生産企業帶來了物料供應不足、員工缺位、物流不暢、資金緊缺等風險,生産企業如何結合疫情防控,有效推動複工複産工作開展面臨着很大的挑戰和壓力。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是一個嚴重的突發事件,它與恐怖襲擊和自然災害不一樣,更不同于一般的供應鍊和企業中斷事件。它将較長時間影響全國和全球的經濟營運活動,在一段時間内阻斷了人流、交通流與物流,并直接影響到勞動力就崗。因而,我們必須要結合疫情的發展規律,使用管理科學與系統工程方法,對生産企業的疫情防控與複工複産進行統籌管理和精準科學決策。
一、生産計劃重新安排的流程與要素分析
根據系統工程理論,系統是互相作用和互相依賴的若幹組成部分結合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在疫情防控與複工複産統籌管理系統中,除了防控方案外,生産計劃重新安排是重中之重。
風險分為三大類:環境風險是供應鍊外部問題引發的風險;供應風險和需求風險是企業之外,供應鍊之内的風險;流程與風險控制則是企業内部風險。在複工複産過程中要針對這五種風險采取行動,以推動複工複産的生産計劃重新調整(做成圖):
① 充分、及時掌握防控、複工複産有關資訊(環境風險)
了解各地和各國疫情發展情況,我國(本地區)和其他國家的防控有關法規,有關國家和疫情期間入境管理措施和外貿新規,防禦物資供應情況;本機關職工的健康和到崗狀況等防控部分關鍵資訊;熟悉市場需求變化、訂單情況(國内和國際)複産部分關鍵資訊。
② 原材料供應商及物流服務商風險評估及應急方案(供應風險)
安排專門人員跟蹤原材料供應商和物流服務商營運情況和所在地疫情,密切評估分析疫情對供應商(原材料采購合同)及物流服務上的風險影響。結合已有的原材料庫存物資情況和生産計劃要求,确定供應商和服務商風險緩解方案,供生産計劃、庫存計劃、物流計劃應急調整使用。
③ 對銷售訂單合同風險評估及應急處理(需求風險)
評估現有銷售訂單合同履行情況,結合風險因素考慮進行收益損失分析,重新制定訂單優先級,供生産計劃調整使用,針對無法正常履行訂單,則制定應急方案。
④ 生産計劃重新安排,原材料排程和物流計劃調整(流程風險)
根據銷售訂單合同的優先度評估及調整方案,同時考慮員工到崗情況以及防控物資保障情況,調整生産計劃。根據生産計劃重新安排,并考慮到生産要素原材料的供應及庫存情況,制定原材料庫存排程與物流計劃調整。
⑤ 防控和複工複産組織管理(控制風險)
組織防控與複工複産上司小組(即緊急事件決策機構);建立防控複工各部門的分工和職責,組織評估企業風險,建立防疫緊急事件響應機制和應急方案;建立資訊溝通機制(上司小組、部門、員工、客戶、供應商/服務商等);建立防控和複工複産KPI系統和“看闆“。
二、疫情期間 企業生産計劃系統安排流程圖
結合以上5個要素,制定企業生産計劃流程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疫情尚未結束期間,很難預測原材料的供應及物流的時效性和波動性,建議生産企業采用仿真和成本/收益方法來調整生産計劃,而調整生産計劃将驅動原材料庫存的排程方案和物流計劃調整。
三、建立疫情防控與複工複産的統籌管理系統
在複雜環境中,企業需要兼顧疫情防疫和複工複産兩不誤,建立防控保障系統與複工複産系統的互相關聯,才能實施複産的精準決策。人員、物資、裝置、财務、任務和資訊六大要素是關聯中需要考慮的重要抓手。
雲技術、物聯網、大資料、人工智能、移動技術可為生産企業的疫情防控與複工複産系統提供一個可落地、可執行、可複制和可評估的疫情下複工複産平台。
雲平台可推動疫情防控與複工複産如下四個重要方面工作:
① 疫情防控,包括員工健康管理、防控物資排程、裝置遠端監控、企業資訊溝通(無接觸會議)等;
② 人員排程管理,包括人員排程和排班等;
③ 合同風險分析評估及協商解決方案,合同對象包括供應商采購合同、服務商采購合同、産品銷售合同等;
④ 複産計劃排程與實作,包括生産計劃重新安排、原材料庫存排程、疫情下物流計劃調整,以及财務計劃調整。
四、與政府複工複産平台對接
目前,很多政府部門推出了企業複工複産對接雲平台。例如,“上海企業複工健康雲平台”,及“杭州企業複工申報平台”等,複工企業需要登陸平台的“企業複工登記管理系統”和“企業複勞工員網上登記系統”進行填報。生産企業通過與政府端複工複産平台對接,可以實時擷取疫情資訊,幫助企業優化員工健康、返崗、排班等管理;企業通過政府平台與疫情物資、原材料資源有效對接,還可有效降低供應鍊風險。通過平台接入,企業可快速送出複産複工資料,幫助地方政府掌握各區域、各産業企業複産複工、員工健康狀況,以及企業疫情防控工作落實情況,進而站在全局的角度,系統化推進“一手抓防疫、一手抓複工”。
例如阿裡目前在全國推廣的“健康碼”+“企業複工複産”系統,通過接入政府建設的“複産複工平台”,企業則可通過自身的複工系統,以授權的方式調取員工“健康碼”資訊,然後通過政府線上平台送出複工申請。
政府可以掌握區域内返工、複勞工員的健康狀況與返崗需求,并以企業員工健康整體狀況為重要依據,決定批複結果。企業還可借助類似釘釘等第三方平台,快速開發小程式與工業APP,快速實作工廠業務協同、員工健康管理等,幫助企業快速有序恢複正常生産節奏;通過引入智能排班排程排産、智能需求預測、合同與财務管理RPA等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提升決策與營運效率;通過雲化、SaaS化、APP化的方式,完成跨業務系統的連接配接以及第三方工業SaaS的接入,幫助實作産業鍊上下遊協同,提高企供應鍊風險管控能力。
疫情期間,生産企業面臨巨大生存壓力,有序穩定的複工複産是減小損失的最好方式。基于管理科學與系統工程的企業災害管理,能幫助生産企業實作企業防控工作中的“科學防治“,又可以實作企業複工複産工作中的”精準施策“。長遠來看,生産企業需要更加強風險管理機制建設,努力實施商業繼續計劃(Business Continuity Plan)。
感謝阿裡雲研究中心王嶽、李雙宏提出寶貴建議,我們将與阿裡雲研究中心共同推出一系列生産企業複工複産系列文章,敬請專注。
阿裡雲暖春行動推出戰“疫”解決方案講堂助力制造業複工複産,下方二維碼!預約工業複工複産智能管控解決方案直播。
針對制造業更好防疫、快速複工,阿裡雲推出了部分合作免費的專項政策,如需要,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作者 | 朱道立、陳祥鋒
本文來源 | 阿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