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源
資料庫的資料源的設定,主要存在目的是為了解決資料庫的頻繁打開與關閉所帶來的性能損耗。是以這種不進行重複打開與關閉,以及控制連接配接人數的做法就稱為資料源。
資料源的配置主要有兩種模式:容器配置(Tomcat、Weblogic、WAS)、程式配置(Spring中使用的C3p0)。現在開發基本上都會考慮使用程式配置。
程式配置也分為兩類處理過程:舊時代,隻是實作了資料庫連接配接池的處理;新時代,例如阿裡druid資料源,它可以提供監控操作。
不管如何處理,資料源都是為了提升資料庫操作性能做的一種方案,本質的核心思想:避免了資料庫頻繁的打開與關閉處理。
資料随機抽取
假如現在資料庫中一共有5000W條資料,如果想從這些資料中随機抽取10 條資料,最簡單的算法如下:
1.利用COUNT()函數取得整個擁有的資料量個數;
2.随後利用Random類中nextInt()方法,這個方法裡面接收的内容就是資料量的大小;
3.随機數的生成,不可能保證它所生成的這些資料都是存在的,假如資料表中的id可能不是連貫, 即必須判斷是否存在有指定id的資料,如果不存在,那麼就再生成一個随機數;
4.将這些取出來的資料庫中的資料,儲存在一個list集合裡,随後直接通過業務層傳回給控制層即可。
提示:如果要想做的比較到位,最好的做法就是利用生成的id的個數來統計資料量是否夠。
更多專業知識,面試技巧就在面試一點通,持續更新中……
感謝浏覽~
本内容來源于
阿裡雲大學-Java面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