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打成了一鍋粥,為何卻沒有外族入侵?你看看是誰在鎮守邊疆

公元48年,匈奴在東漢的打擊下再次分裂為南北兩部。呼韓邪之孫率4萬餘人南下附漢後,留居漠北的北匈奴遂成為東漢帝國的重點打擊對象。據竺可桢先生研究,當時東亞氣候已漸趨寒冷,而且這次氣溫下降是全球性的,呈自東向西逐漸降低之勢。被寒冷幹旱之氣候摧殘的漠北草原的載牧量急劇下降,北匈奴的遊牧業已無法提供足夠的食物。常年遷徙的匈奴人顯然注意到了西部的草場比東部繁茂。實際上,即使匈奴單于故土難遷,也抵不過匈奴貴族們的頻繁叛亂以及東胡遺族鮮卑人和烏桓人的輪番進攻。東漢王朝也沒有錯過痛打落水狗的機會。公元89年,東漢聯合鮮卑和南匈奴再次對北匈奴發動了一場規模宏大的攻擊。史載,”窦憲、耿秉等出塞三千裡,登燕然山,令中護軍班固作銘,刻石勒功而還。“可是,當北匈奴無迹可尋時,東漢帝國蓦然發現鮮卑人和烏桓人已然成了氣候。相比散居在漠北的鮮卑人,已經滲透到華北平原的烏桓人對漢地的威脅更加嚴重。

三國打成了一鍋粥,為何卻沒有外族入侵?你看看是誰在鎮守邊疆

公元90年東漢北疆勢力圖

公元207年,已經取代袁氏家族的曹操再也不能忍受烏桓插手中原事務,乃征集了精銳部隊對烏桓發動了一場奔襲戰。蹋頓及其他烏桓頭領猝不及防,激戰中被曹軍斬殺。戰後,曹操将烏桓餘部強行遷入塞内,并将他們的青壯征入軍隊。烏桓的衰落讓鮮卑撿了便宜,他們收容了逃散的烏桓人,并占據了烏桓人原來的牧地。至此,鮮卑接替了匈奴的權杖。值得慶幸的是,彼時的鮮卑并不統一,各部之間仍然就地盤問題進行火并。當然,對漢地的掠奪也是他們重要的日常活動之一。陷入中原紛争的曹操力不能顧,遂于215年将雲中、定襄、五原、朔方郡的編制罷除,并将四郡的百姓遷到恒山以南以避其鋒。後來為了穩定北疆,曹操果斷将田豫調到幽州擔任烏桓校尉、振威将軍、并州刺史。

三國打成了一鍋粥,為何卻沒有外族入侵?你看看是誰在鎮守邊疆

曹操劇照

說起田豫,此人早期的行為十分古怪。在公孫瓒權重幽州時,他并沒有盲目跟風投效,而是歸附了時為别部司馬的劉備。但當劉備成為豫州刺史時,田豫卻果斷地離開了。需要注意的是,劉備當時并非真正的豫州刺史,而是徐州牧陶謙希望借他的力量對抗曹操而向朝廷上表推薦的。史載,“謙表先主為豫州刺史,屯小沛”。也許,長期的相處讓田豫看透了劉備難成霸業,便借口回家侍奉老母離開了。劉備對田豫的離開惋惜不已,臨行前涕泣交加地一再惋惜感歎,“恨不與君共成大事也”。

三國打成了一鍋粥,為何卻沒有外族入侵?你看看是誰在鎮守邊疆

回到幽州,田豫被公孫瓒委任為東州令。時值公孫瓒将領王門叛亂。衆寡不敵,城中皆欲投降。田豫臨危不懼,獨自登城對敵,僅憑一張利口便将亂兵說的羞慚而退。公孫瓒敗殁後,田豫又及時地勸鮮于輔歸附了曹操。這次,田豫再一次顯示出了獨特的識人眼力。當時袁紹擁有幽、青、并、冀,土地最廣,兵力最強,但田豫卻認為将來平定天下的必是曹操。鮮于輔遙應曹操微妙地影響了日後的官渡戰局,戰後曹操激動地對鮮于輔說,“之前袁紹攻滅公孫瓒,我自感不久将亡。如今卻反敗為勝,這既是天意,也是你們的功勞。”于是,鮮于輔被加官進爵,田也也官拜弋陽太守。

三國打成了一鍋粥,為何卻沒有外族入侵?你看看是誰在鎮守邊疆

公元200年官渡之戰

所謂,“生于斯,長于斯”。長期生活在北疆,使田豫對鮮卑和烏桓等少數民族的習性了如指掌。公元218年,塞北烏桓叛亂,曹彰受命讨伐。曹操擔心曹彰行軍冒失,遂任命老成持重的田豫随軍出征謀劃軍務。果然,曹彰輕敵冒進,被烏桓騎兵團團包圍。好在田豫利用地形組織部隊用軍車結成圓陣,并以弓弩攢射敵軍。烏桓騎兵攻不破曹軍軍陣,乃引軍敗退。曹彰趁勝追擊,不僅消滅了叛亂了烏桓人,還極大地威懾了前來助戰的鮮卑人。史載,“鮮卑大人柯比能将數萬騎觀望強弱,見彰力戰,所向皆破,乃請服”。戰後,田豫被論首功,官拜南陽太守。僅從此點,我們便可知曉田豫在曹操心中的分量。當時曹操争奪漢中失敗,漢中全郡已被劉備收入囊中。荊州的關羽軍團也正乘船北伐,兵鋒直抵樊城。若劉備發一支軍自上庸、房陵順漢水東下,襄陽的曹軍必将腹背受敵。況且南陽正陷入叛亂,也需要一位智謀出色的人物鎮守。田豫到任不負所望,聯合曹仁平定了叛亂。

三國打成了一鍋粥,為何卻沒有外族入侵?你看看是誰在鎮守邊疆

公元219年

正當三國紛争不已時,鮮卑諸部初步完成了整合,前文所述的鮮卑大人柯比能開始做大。他學會了中原人遠交近攻的把戲。為了不讓曹魏介入他統一鮮卑的戰争,柯比能假意歸順曹魏,并接受了“附義王”的封号。此外,他還先後兩次将2000多家流落鮮卑的漢人送回了中原。魏文帝曹丕正做着南征孫權、一統江南的美夢,當然同意兩方減少軍事沖突。與曹魏的貿易讓柯比能受益很大,他得到了許多草原上緊缺的生活及軍事物資,其實力進一步增強。察覺鮮卑不安分的魏文帝曹丕果斷地将田豫調到幽州。田豫再次不負所望,上任後一戰擊敗進犯的柯比能。史載,“虜衆散亂,皆棄弓馬步走,迫讨二十餘裡,僵屍蔽地”。後來,田豫又親率百餘騎襲殺“桀黠不恭”的烏桓王骨進。自此胡人破膽,田豫的威名遠播沙漠。

三國打成了一鍋粥,為何卻沒有外族入侵?你看看是誰在鎮守邊疆

按照田豫“以夷治夷”的管理辦法,曹魏北疆長達九年一直平安無事。不久,曹魏幽州刺史王雄黨羽希望王雄自兼烏丸校尉,便構陷田豫在邊疆妄生事端,魏文帝遂将田豫轉拜為汝南太守。223年,遼東公孫淵秘密聯絡東吳反叛,魏文帝再次重用田豫,命他督軍防禦。通過情報得知,孫權派遣的一支船隊正開往遼東。田豫觀察近海風浪,斷言吳人畏懼海浪濤濤,必然會選擇山東某地停泊。于是,田豫悄然發兵埋伏,順利俘虜停泊靠岸的吳國士卒。可惜田豫為人正派,督軍青州時冒犯了青州刺史程喜。程喜心懷不滿,污蔑田豫截留繳獲品自肥。于是,田豫雖有功,卻不得封賞。

三國打成了一鍋粥,為何卻沒有外族入侵?你看看是誰在鎮守邊疆

合肥之戰

234年,孫權領兵10萬進犯合肥新城。這次,孫權布局很大。東吳上将軍陸遜、大将軍諸葛瑾分别領兵屯駐江夏、沔口牽制襄陽;鎮北将軍孫韶、奮威将軍張承等分别向廣陵和淮陽,配合主力出擊。孫權認為,諸葛亮第六次北伐牽制了魏軍精銳,此時取合肥正當時機。魏将滿寵聽聞孫權犯境,便欲領兵厮殺,時年63歲的田豫當即阻止。他認為東吳軍隊擅長水戰,每次進犯合肥都依仗水路便捷。如今,遠離水路的合肥新城築成。東吳失其所長,長途奔走必将疲憊。是以,應該聽任此吳軍攻城。合肥新城堅固,吳軍長期不克,士氣必将萎靡不振,那時便可一擊而克。滿寵将田豫的見識上奏給魏明帝曹睿,曹睿覺得十分有理。後來,曹睿見戰況果如田豫預測,遂引水師南下救援。孫權聽聞曹睿親征,遂引軍撤退。

三國打成了一鍋粥,為何卻沒有外族入侵?你看看是誰在鎮守邊疆

魏明帝曹睿去世後曹芳繼位,田豫老當益壯再次被重用,遷升為使持節護匈奴中郎将,加官振威将軍,領并州刺史。并州境内外的胡人聞其往昔威名,相繼來朝貢獻。田豫秉承一貫的清廉作風,對來人進獻的物品全部送入府庫,即使是私人饋贈的也照送不誤。後來田豫自覺年老,一再請求辭官。魏廷多次拒絕,田豫仍不斷上表。無奈,朝廷隻好同意,并給了他一個太中大夫的虛職。公元252年,年已82歲的田豫病逝。此時,司馬家族已經掌控了曹魏政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