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前了解聽衆的訴求
如同架構設計必須先了解業務需求一樣,對演講來說,了解聽衆訴求永遠是第一步的:
(1)給客戶進行講解:聽衆想了解産品,打消疑慮;
(2)給老闆總結、述職、彙報:聽衆想了解工作成果,潛在困難,未來規劃;
(3)技術大會:聽衆想學習架構知識,借鑒經驗解決工作中的問題;
既然聽衆主要的目的就是去學習兄弟公司成功的案例經驗(産品、研發、測試、流程、管理等),那麼演講嘉賓可以在ppt中針對性的準備這些内容:
(1)真實案例;
(2)碰到的問題,踩到的坑;
(3)各種解決方案優缺點,及方案的疊代演進;
(4)最佳實踐;
畫外音:盡量少一些放之四海皆準的原則理論,多一些血肉充實的生動案例。
二、了解到緊張是正常的
世界上最令人恐懼的事情, “死亡”屈居第二,“當衆講話”高居榜首,應當認識到:
(1)緊張是正常的,緊張說明内心重視,緊張能夠幫助你發揮的更好;
(2)站在台上的前幾分鐘有點害怕,一旦進入主題,講的内容是你擅長的,就不會緊張了;
畫外音:不要講别人寫的ppt。
(3)觀衆眼中演講者的表現,會比演講者自我感覺的表現更好。“漏了一個要點”隻有演講者自己内心知道,聽衆是不會察覺的;
畫外音:緊張隻要不被聽衆察覺,就不是緊張。
(4)微笑和熱情能讓人更加自信,能夠一定程度上消除緊張感,有一次大會分享完,舉辦方跟聽衆調研哪個老師講的不錯,聽衆回報“都不錯,有個笑呵呵的老師感覺挺好”,而其實我内心慌的不行;
畫外音:請保持微笑。
三、如何做好開場
不管怎樣,被推上講台,開場留給觀衆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這麼開場相對比較安全:
(1)我是誰:公司、姓名必須、職位可選;
畫外音:别balabala講一堆,卻忘了自我介紹。
(2)我為什麼有資格講這個topic:可選,但講好了可以增強說服力;
(3)大概需要多長時間:可選,給觀衆一個預期;
(4)主要内容是什麼:不解釋;
(5)對聽衆有什麼幫助:這個部分非常重要,1-4吹了若幹牛逼之後,聽衆關注的是這個topic和他有什麼關系,能夠收獲什麼,能夠解決什麼問題;
畫外音:好的開場是成功的一半。
舉個栗子:
大家好,我是來自58到家的架構師沈劍(公司,職位,姓名),我在百度、58同城、58到家有過十多年的架構經驗(吹個牛逼,增強信服力),接下來的50分鐘裡(時間預期),會和大家介紹58到家調用鍊跟蹤系統架構設計與實作細節(主要内容),通過本次分享,希望大家能夠了解到調用鍊跟蹤系統能夠解決什麼問題,架構細節是怎麼樣的,以及創業型公司如何快速落地和實作調用鍊跟蹤系統(和聽衆有什麼關系,同時介紹内容)。
四、如何設計内容結構
開完場,進入内容部分,如何設計内容結構呢?“總分總”的結構是比較安全的,例如:
(1)問題緣起,為什麼需要,是幹嘛的,解決什麼問題;
(2)若幹個疊代:
- 沖突沖突點x
- 有什麼傳統解決方案
- 傳統方案的優缺點,及遞進方案,我們的最佳實踐是什麼
(3)總結;
“架構師之路”公衆号的很多文章,主要也遵循這個内容結構。
繼續舉栗子,關于“調用鍊跟蹤系統”的内容,内容結構我會這麼設計:
(1)調用鍊跟蹤系統解決什麼問題:能夠快速發現系統中的性能瓶頸,快速找到不合理調用,可視化檢視系統之間的依賴關系,系統出問題時迅速定位問題在哪裡;
(2)分若幹個疊代:
- 如何将一個請求在系統中的軌迹串起來,解決方案1, 2,各自優缺點,58到家的實踐;
- 如何描述調用的深度與廣度,解決方案1,2,各自優缺點,58到家的實踐;
- 如何收集資料可視化展現,解決方案1,2,各自優缺點,58到家的實踐;
- 創業型公司在人力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快速實作,要改哪些地方成本最小,怎麼做好擴充性,58到家的實踐;
(3)總結58到家的一些實踐;
五、如何呈現内容
ppt内容呈現應該盡量做到:
(1)清晰、簡潔、達意;
(2)減少大段文字,用架構圖、流程圖說話,用表格數字對比說話;
畫外音:盡量減少大段文字。
六、如何把控好整體節奏
内容架構也搞定了,内容呈現也搞定了,有些講師會有疑問:
(1)“講的内容過多,時間不夠用怎麼辦”;
(2)“很快就把準備的内容講完了,尴尬,怎麼辦”;
把控演講的整體節奏非常重要,我的經驗是:
(1)人在緊張的情況下,語速會加快,演講往往會比自己預計的時間早結束,以下兩點很重要:
- 放慢語速,慢語速會讓聽衆覺得穩重,并且也給了自己思考的時間
- 準備比實際需要時間多一點的内容,以防講太快提前結束尴尬,要知道:講太快硬要臨時想内容撐場面,遠比将太慢了快速過掉一些内容困難得多
(2)一定要提前規劃好,每一頁ppt要講什麼内容,哪些是要點,要講多少分鐘;
畫外音:多人技術大會有一個好處,中途不會有聽衆打斷你,提問環節會統一放在結束,是以提前規劃好的節奏,一般不會被打亂。
(3)一定要提前演練,規劃了一頁講5分鐘,話匣子一打開,不演練的話實際與計劃往往不符合,40分鐘演講自我介紹講15分鐘的場我也見過,講high了真的收不住,是以一定要實際演練;
畫外音:大家能看到雷軍、羅永浩、柴靜在台上舉手投足、談笑風生、鎮定自若的樣子,每一個眼神、手勢、步伐殊不知都經過了幾十上百遍演練。
我們隻看到别人牛逼的表面,卻忽略他們苦逼冰山之下的部分,人最絕望的狀态莫過于,比你牛逼的比你更刻苦。
七、如何做好收尾
節奏把握住,演講要進入尾聲。一場40-50分鐘的演講,涉及到的架構、流程、方案等技術細節非常多,根據經驗,第二天還能記得10%的聽衆少之又少,聽衆記住的這10%是什麼,除了開場燦爛的微笑,大部分就是收尾“反複強調”的總結。
内容不在多,聽衆有收獲就達到目的了,總結上可以反複強調結論,強調實踐,如心理學中“近因效應”所述:人對演講末尾部分的印象最為深刻,記憶也最為深刻。能否在總結處讓聽衆記住你期望ta記住的2-3個點,以達到分享的目的,收尾至關重要。
八、如何回答好提問
好了,整個内容講完了,進入提問環節,提問環節也是一些講師比較頭疼的,“萬一碰上不會的問題怎麼辦”,我的經驗是:
(1)首先不要和提問者起沖突,特别是針對“你講的我完全不贊同”這類問題,表示“這是自己公司的實踐,方案有很多,各有優缺點”之後,可以馬上轉入“下一個問題”;
(2)刻意刁難的技術人一般比較少,更多的情況是,提的問題與話題相關,但自己不100%确定答案,一般可以将問題技巧性的轉化為自己熟悉的問題,“這位朋友要問的是不是XXX這樣一個問題”,而“XXX”問題是自己擅長的,然後順暢解答;
(3)當然,這些都是“術”,一般實事求是,講講自己的思路,聽衆一般也不會苛責;
末了,對于提問,還有兩個大招:
(1)第一個大招,多準備一點内容,把提問時間耗完,是可以跳過提問環節的;
畫外音:舉辦方肯定不好硬生生打斷你。
(2)第二個大招,是碰到尴尬的問題,可以抛出“這個問題,是個很好的問題,但幾句話可能講不清楚,感興趣的話,我們線下交流”,呵呵。
畫外音:滿滿的套路。
九、總結
了解聽衆 -> 緊張是正常的 -> 做好開頭 -> 規劃好内容結構 -> 做好内容呈現 -> 把握好演講節奏 -> 做好收尾 -> 回答好提問。
祝大夥今後演講談客戶必成,晉升必過,技術分享爆棚,希望大夥有收獲。
本文轉自“架構師之路”公衆号,58沈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