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疫情目前,浙江再次登上熱搜!數字化成硬核抗“疫”武器

抗疫情工具+方案+資源持續更新,點選“ 戰疫情,我們在一起!

”專題了解。

抗擊疫情,不容有失。阻隔病毒,除了堅韌,還需果敢。

2月5日,是杭州下城區長慶街道平安辦從業人員王海洋連續工作的第12個天。他與同僚24小時輪班值守在“城市大腦數字駕駛艙”裡,大螢幕上防疫相關資料實時滾動。

疫情目前,浙江再次登上熱搜!數字化成硬核抗“疫”武器

王海洋在數字駕駛艙工作台

繼1月23日,浙江省在全國第一個啟動一級響應。2月4日,杭州啟動最嚴防控疫情10項措施,浙江又一次以“行動力第一”之名登上熱搜。

據此,杭州所有小區、村莊和機關啟動封閉式管理,細緻到社群中的每一戶家庭。

疫情目前,浙江再次登上熱搜!數字化成硬核抗“疫”武器

封閉管理下小區保安為出入的業主量體溫

當天下午3點,浙江省第九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如期召開,省衛健委根據目前疫情統計分析:全省第一波疫情已經基本釋放,但警報仍未解除,随着人員回流高峰的到來,又将是一場疫情抗擊的攻堅戰。

疫情目前,浙江再次登上熱搜!數字化成硬核抗“疫”武器

杭州車輛防疫檢查(圖檔來源:杭州視覺部落)

不同于2003年SARS爆發的時間節點,春運和節後即将到來的複工,是大規模人口跨區域流動的時期,這讓防控面臨更嚴重的挑戰,疫情後續發展态勢不可低估。

狹路相逢智者勝。

在這場涉及全省5737萬人的複雜戰“疫”中,浙江省果敢的底氣在于累積多年的數字化技術已蝶變為成熟的社會基礎設施。

疫情目前,浙江再次登上熱搜!數字化成硬核抗“疫”武器

作為“數字政府”标杆,浙江省從疫情采集、防控隔離到治療研發,各部門都有條不紊、快速響應;市民也迅速運用起數字工具:線上預約口罩、上報疫情線索、線上問診……

全鍊路的數字資訊技術集合成了一套全新的“數字防疫系統”,每一股力量都是以快速彙合,參與到抗擊疫情的行動之中。

從城市到街道,數字技術讓疫情防控實時精準

以往在智能交通管理、熱門景點控流等方面發揮作用的“城市大腦”,如今也已成為疫情防控資訊作戰的“指揮艙”,多年建設積累數字技術,正在激活這場戰“疫”每一個細胞。

春節前夕,杭州城市大腦就已啟動了與衛健委、公安系統合作,以掌握重點疫區人員來杭情況,并向各區縣市共享資訊。面對即将到來的返程高峰,杭州各區街道紛紛嚴防死守,網格化的排查,讓防控精準到人。

疫情目前,浙江再次登上熱搜!數字化成硬核抗“疫”武器

王海洋盯着螢幕,他和同僚連續12天了,不敢有絲毫大意。在名為“城市大腦數字駕駛艙”的大螢幕上,包括“疫情監測”、“疫情預警”以及“居家隔離人員管理”等子產品資訊,他們要通過實時跳動的數字,發現風險,采取措施。

居家人員的健康狀況、來自重點疫區的車輛、新入人員小區的身份資訊,通過數字系統彙總到數字駕駛艙内,一旦出現符合預設條件的人員或車輛傳回小區,大螢幕就會跳出預警信号,24小時輪班的一線社工,将在第一時間上前詢問、登記和預檢。

疫情目前,浙江再次登上熱搜!數字化成硬核抗“疫”武器

大屏上紅色标注居家隔離家庭,社群網格員直接手機上報事件到駕駛艙處理

“1月28日下午,我們通過數字駕駛艙在電子巡邏時,發現轄小區停有一輛鄂牌貨車,随後立即報告了綜合執法隊,出動排查是否存在隐患。”王海洋告訴記者,找到車主後發現,他是一名湖北武漢籍的蔬菜經營戶,而近兩年都沒有回到武漢過春節,也沒有接觸近期來自武漢的親朋。隐患排除,王海洋和同僚才放心下來。

疫情目前,浙江再次登上熱搜!數字化成硬核抗“疫”武器

數字駕駛艙記錄的綜合執法隊排查畫面

在30日早晨,數字駕駛艙自動發出預警報告,轄區裡的3家藥店門口,都有人群聚集。起初是幾位老阿姨想買口罩等着,可沒幾分鐘後,就引得其他街坊路人也一起等在店門口排起長隊,其實這3家藥店裡的口罩大都已經賣完,隻有1家還有剩餘。為了避免人群聚集,帶來疾病傳播風險,數字駕駛艙迅速發出指令,執法隊、派出所和社群“武林大媽”5分鐘内趕到現場,勸散了聚集的人。

疫情目前,浙江再次登上熱搜!數字化成硬核抗“疫”武器

忙碌了一整個春節的社工與志願者

此外,長慶街道指揮中心的出租房管理平台也派上了大用。2月1日起,街道針對轄區租戶進行了第二輪專門排查,找到來自重點疫區的流動人員約390多名,迅速落實居家隔離。

疫情目前,浙江再次登上熱搜!數字化成硬核抗“疫”武器

長慶街道出租房管理平台對流動人員防疫隔離情況的“三色”數字化統計

長慶街道在每個社群網格建立了數字化防疫的“三大指數”:轄區重點疫區人員的關聯指數、轄區空置房指數和返程高峰指數。每個網格内,疫情輕重、未來疫情趨勢如何,全都一目了然。

疫情目前,浙江再次登上熱搜!數字化成硬核抗“疫”武器

類似的精準防控,正在杭州各個小區進行:蕭山甯圍街道應用“甯聚藍智慧治理平台”,通過“感覺+大資料”預警排摸進入小區的人員,一旦有體溫異常的病人可通過紅外裝置及時預警;錢塘新區的“智安小區”已覆寫105個小區,可通過門禁資料排查追溯從疑似疫情隐患,第一時間追溯小區病患在病情潛伏期的密切接觸人員,通過數字化手段,快速控制傳染源……

一個火速上線的新平台,讓全省群衆加入“戰疫”

新年鐘聲剛剛敲響,疫情不期而至,群眾陷入焦慮不安。在浙江,多地疾控中心熱線迎來海量問詢,甚至有時市民排隊幾小時仍處占線狀态,背景客服接待壓力劇增。及時準确回應資訊,是防控工作的當務之急,而搜集疫情線索、科普防控資訊、辟除謠言等工作,更有賴于跟市民第一時間的溝通。

1月27日,大年初三,浙江省衛健委聯合阿裡巴巴,通過阿裡雲宜搭和釘釘平台,用一天時間搭建出“浙江新冠肺炎聯防聯控平台”。自此,全省群衆足不出戶,就可以主動申報疫情或提供線索、查詢自己是否與患者同行、擷取一線醫生答疑解惑。

疫情目前,浙江再次登上熱搜!數字化成硬核抗“疫”武器

《新聞聯播》點贊浙江省推出新的服務平台

上線第一天,浙裡辦APP的網上智能問診服務對使用者咨詢的解決率就超過92%,一線人力得到釋放,群眾咨詢批量解決,而這背後的助力來自達摩院火速研發的“智能疫情機器人”:通過AI解答,快速應對大量線上答疑、網絡問診和資訊上報的需求。

疫情目前,浙江再次登上熱搜!數字化成硬核抗“疫”武器

而後,智能疫情機器人還支援了黑龍江、山東等地。在濟南,機器人還提供呼叫服務,以幫助一線從業人員進行疫情随調,進而釋放出寶貴的一線人力。

疫情目前,浙江再次登上熱搜!數字化成硬核抗“疫”武器

達摩院工程師與浙江省衛健委從業人員并肩作戰

此外,“浙江新冠肺炎聯防聯控平台”中基于釘釘的“疫情防控”子產品和“疫情資訊采集系統”,還讓政府疫情搜集資訊工作有了新的工具。原來,防疫資訊需要從省衛健委下發至11個地市衛健委,再到90多個區縣衛健局,進而下發至上萬家醫院和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現在可支援多部門資料實時導入,基層能快速上報疫情,通過智能表單的方式彙總重點防控人員健康資訊。

簡化、明晰的新平台,免去了層層上報的耗時耗力,讓浙江省衛健委可根據實時資料提前預估疫情形勢,及早排程物資。

技術抗疫“戰士”,用最尖端科技與病毒正面對抗

另一個戰場也在争分奪秒。

“我們已經在一線駐場了”。阿裡巴巴達摩院算法專家顧斐在微信中回複友人。他口中的一線是浙江省疾控中心。

1月24日,浙江省疾控中心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團隊率先從确診患者的痰液中成功分離到了新型冠狀病毒毒株,這也是全國省級疾控中心裡首個成功分離出毒株的實驗室。

而顧斐的任務是通過全基因組測序的方法,分析浙江省疑似病例的實際樣本,用AI算法抗擊疫情。

疫情目前,浙江再次登上熱搜!數字化成硬核抗“疫”武器

顧斐在浙江省疾控中心工作中

“用最短時間,阿裡巴巴團隊就搭建出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全基因組檢測分析平台”。顧斐說。

緊接着,達摩院還針對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特征,推出多個算法模型。

2月1日,浙江省疾控中心上線了自動化的全基因檢測分析平台,原來數小時的疑似病例基因分析如今隻需半小時,還能精準檢測出病毒的變異情況。

疫情目前,浙江再次登上熱搜!數字化成硬核抗“疫”武器

浙江疾控中心宣布成功分離新型冠狀病毒毒株

毒株已成功分離,檢測平台也已上線。接下來重中之重,便是疫苗研制和藥物篩選,而這需要進行大量的資料分析、大規模的文獻篩選和科學超算工作。

為了加快疫苗研發進度,1月29日,阿裡雲宣布向全球公共科研機構,免費開放一切AI算力,支援病毒基因測序、新藥研發、蛋白質篩選等工作,幫助科研機構縮短研發周期。

2月4日,李蘭娟院士在武漢釋出了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兩種藥物阿比朵爾、達蘆那韋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據浙大一院副院長陳兵介紹,現在,這兩種藥物已經在浙江省新冠肺炎患者中使用。

疫情目前,浙江再次登上熱搜!數字化成硬核抗“疫”武器

李蘭娟院士在武漢釋出抗病毒研究成果

硬核的防疫,不是空談,而是用一項項實際的成果澆築信心。

而浙江如此硬核,就在于做對了一件事:尊重科學,堅定不移地利用數字化技術重塑社會基礎設施。

數字化,不是流于喊口号,也不單單視作工具,而是内化為一種共識和社會治理能力:以人為本、高效智能、公開透明。市民、企業和政府,都參與其中,并樂享其成。

硬核浙江,值得學習。

本文來源:天下網商記者 黃天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