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19年美國對華風投不到40億美元,為六年最年水準|全球快訊

研究公司Rhodium Group(總部位于紐約)和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周一聯合釋出的一份報告顯示,随着中美科技糾紛加深,2019年美國對華風險投資預計跌至六年來的最低點。

在2018年,美國對華風投創下174億美元新紀錄,2019年則預計不到40億美元。

導緻這種大幅下跌的因素包括:中國科技行業的降溫、政策逆風、中美之間長期存在的貿易戰造成的政治不确定性。

該報告回顧了過去20年(截至2019年)中-美風投趨勢,并警告說美國目前正在讨論或實施的一些防禦性政策“可能會削弱美國對創業者的吸引力,可能會有損美國在全球科技發展中的上司地位。”

根據該報告,在過去20年中美之間發生了近5,000筆投資,總計660億美元。

報告的作者們說,由于風投的私密性和跨境投資複雜的法律結構,彙編相關資料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他們對中-美風投筆數和總額進行了保守估計,實際資料很可能更高。

Pitchbook資料顯示,2019年中國風投局面發生急劇變化,上半年中國創業公司一共融資170億美元,遠不及2018年同期的610億美元。

目前,風投領域是美國政府政策争論的核心,因為風投主要集中在新興科技領域,而這些技術是決定誰能夠在科技領域赢得全球領先地位的關鍵。

随着中國在下一代5G移動技術等幾個關鍵領域取得領先地位,美國的戰略原則從假設中國最終将完全遵守自由市場規則變為預計中美之間将長期存在體制競争。在這種轉變下,美國政府開始收緊對外國直接投資的規定,出于國家安全考慮擴大了對外國投資的審查範圍,這些導緻中美兩國之間的資本流動大幅減少。

Rhodium資料顯示,中國對美國資産的收購已經從2016年的600億美元峰值降至2019年的180億美元。

在過去20年,中國創業公司一共融資3,000億美元,其中470億美元或16%來自美國風投基金和公司。在過去10年,美國對華風投迅速增長,而這主要歸功于螞蟻金服、拼多多、抖音等中國科技公司的融資增加。

活躍在中國市場的美國風投公司大多是一些大型機構,它們進入中國的時間也較早,其中前十名風投公司貢獻了50%以上的交易。

自2000年以來,美國投資者一直活躍在中國多個科技領域,主要包括移動、軟體即服務和電子商務,最近三年他們對中國人工智能、大資料和生命科學的投資增長最快。

在過去十年,來自美國的投資讓許多中國科技公司受益,如今的科技巨頭,如阿裡巴巴、百度和騰訊,最初都曾獲得美國風投家的投資。

與中國政府鼓勵外國投資形成對比的是,最近美國擴大了外國投資審查範圍,實施了更嚴格的出口管制,這些阻礙了中國對美國創業公司的投資。

資料顯示,在過去20年,美國創業公司大約融資1萬億美元,其中來自中國的資金估計為150億美元,不到2%。

2018年上半年中國對美國風投創下25億美元最高紀錄,在2019年上半年驟降至11億美元。

轉自創頭條,原文連結:

http://www.ctoutiao.com/2589332.html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