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R 空口資源綜述
3.3.3 部分帶寬
| 3.4 空域結構 |
在 NR 實體層中,來自上層的業務流進行信道編碼後的資料,稱之為碼字(Code Word)。不同的碼字可以區分不同的資料流,其目的是通過 MIMO 發送多路資料,實作空分複用。由于碼字數量與發射天線數量不一緻,需要通過層映射和預編碼将碼字流映射到不同的發射天線上。層映射首先按照一定的規則将碼字流重新映射到多個層(新的資料流),預編碼再将資料映射到不同的天線端口上,再在各個天線端口上進行資源映射,生成 OFDM 符号并發射。
3.4.1 天線端口
上文提及的天線端口是一個邏輯概念,與實際的實體天線通道不存在定義上的一一對應關系。天線端口與實體信道或信号有着嚴格的對應關系,且同一天線端口傳輸的不同信号所經曆的信道環境是一緻的。也就是說,天線端口是從接收機的角度定義的,其本質是輔助接收機進行解調。天線端口是實體信道或信号的一種基于空口環境的辨別,相同的天線端口信道環境變化一樣,接收機可以據此進行信道估計,進而對傳輸信号進行解調。
在 NR 中,天線端口與實體信道或信号的對應關系見表 3-13。

需要強調的是,雖然在協定中未限制天線端口與實體天線通道的映射關系,但在對天線端口進行邏輯劃分時,必須要有對應的實體通道劃分作為基礎能力支援。如果天線端口數與天線通道數相等,則天線端口可以一一對應到天線通道上;如果天線通道數大于天線端口數,則需要進行天線端口虛拟化(Port Virtualization),将一個天線端口映射到多個天線通道上。圖 3-34 給出了将 2天線端口映射到 4 通道天線上的兩種示例。其中一種方式是将 1 個天線端口映射到同極化的 4 個天線通道上,另一種方式是将 1 個天線端口映射到鄰近的 2對交叉極化通道上。
3.4.2 準共址
若在一個天線端口上傳輸的某一符号的信道的大尺度特性,可以從另一個天線端口上傳輸的某一符号的信道推知,則這兩個天線端口被稱為是準共址(QCL,Quasi Co-Located)的。大尺度特性通常包括平均時延擴充、多普勒擴充、多普勒頻移、平均信道增益、路徑損耗和空間 Rx 參數等。
準共址的概念在 LTE 中已經出現,但為了更好地支援波束賦形,NR 将準共址的概念拓展到空域。如果兩個參考信号是空間準共址的,則意味着它們是由同一地理位置的同一波束發送的。
通常情況下,PDSCH 和 PDCCH 等信道與特定的參考信号,如 CSI-RS、SS/PBCH 等,在空間上是準共址的。因而終端可以基于特定參考信号的測量來決定最佳的接收 PDSCH/PDCCH 的波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