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矽谷又出來“唬人”了?改變情緒的可穿戴裝置是它最新的騙局可穿戴技術日益普及可穿戴技術是新現象,但操控情緒可不是公司正在營銷可穿戴裝置來“控制情緒”該技術的副作用很大一部分還未被發掘

雲栖号: https://www.aliyun.com/#module-yedOfott8 第一手的上雲資訊,不同行業精選的上雲企業案例庫,基于衆多成功案例萃取而成的最佳實踐,助力您上雲決策!
矽谷又出來“唬人”了?改變情緒的可穿戴裝置是它最新的騙局可穿戴技術日益普及可穿戴技術是新現象,但操控情緒可不是公司正在營銷可穿戴裝置來“控制情緒”該技術的副作用很大一部分還未被發掘

情緒是一種神奇的東西,它有時很小,似乎沒啥影響,完全可以被忽視;有時它卻會影響到人的行為舉止,工作生活,甚至是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誇張手法)。

比如說,明天就是最終的截稿日,而你現在坐在咖啡店裡,盯着一片空白的電腦螢幕。

你的大腦在飛速運轉,任何細小的噪音都能幹擾并激怒你。

隊列裡大哭的小孩。

一邊橫穿房間,一邊大聲打電話的婦女。

你從包裡掏出可穿戴表帶,選擇“平靜”模式後戴在手腕上。

沒多久,你就感受到了......平靜。

你啜了一口咖啡,開始寫作。

是不是很神奇?

可穿戴技術日益普及

在2016年,全球共保有5.26億可穿戴裝置。研究表明,截至2022年,預計該數字可達11億。考慮到注重健康的消費者正日益增加,追蹤心率、血壓,甚至情緒的技術在未來十年會越來越受歡迎。

那麼能操控自己情緒的技術呢?

矽谷又出來“唬人”了?改變情緒的可穿戴裝置是它最新的騙局可穿戴技術日益普及可穿戴技術是新現象,但操控情緒可不是公司正在營銷可穿戴裝置來“控制情緒”該技術的副作用很大一部分還未被發掘

鑒于越來越多的人正遭受壓力、抑郁和焦慮的折磨,就不難了解為什麼這個概念為何會出現和流行了。

但是這真的就有戴上裝置,按下按鈕這麼簡單嗎?

可穿戴技術是新現象,但操控情緒可不是

在1954年,彼得·米爾納(Peter Milner)和詹姆斯·奧茲(James Olds)将電極植入老鼠大腦中的愉快中樞,另一端與按鈕連結。老鼠們最大程度地反複摁按鈕,甚至放棄了食物、水和性行為,直到它們最終死去。自此之後,很多研究都在探讨幹預情緒技術的影響。

電磁療法尚未得到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或者任何部門的準許。

今天,成像裝置,比如X射線, CT和MRI都依靠高頻電磁。放射治療還包括使用高頻電磁波對付惡性良性腫瘤。

此外,電磁療法是一種替代醫學療法,使用低頻磁石來緩解健康問題。

從減輕壓力到治療癌症,人們在方方面面提出了很多主張。許多人對它的療效表示懷疑,而且電磁療法尚未得到諸如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或歐洲藥物管理局等專業機構的準許。但這并不能阻止某些初創公司嘗試這種療法。

公司正在營銷可穿戴裝置來“控制情緒”

矽谷又出來“唬人”了?改變情緒的可穿戴裝置是它最新的騙局可穿戴技術日益普及可穿戴技術是新現象,但操控情緒可不是公司正在營銷可穿戴裝置來“控制情緒”該技術的副作用很大一部分還未被發掘

2016年,ELF emmit發起IndieGoGo衆籌,推銷一種含有電磁線圈的頭帶,号稱可以依靠脈沖來“改變你的情緒”。你想要什麼樣的心情,脈沖的頻率就會做出相應的改變。

此次衆籌共募得207,186美元,是它50000美元目标的414%。發展到今天,該産品在亞馬遜上的評分是兩顆星,被标記為“目前無法使用”。大部分使用者指出,該産品不是品質差,就是界面不佳,或者是根本沒法用。

即使這樣,最近出現了一款很相似的産品(又在IndieGoGo上),盡管25000美元的目标資金僅僅是ELF emmit的一半,但它已經多賺了100000美元。

NeoRhythm是一款很相似的産品。根據IndieGoGo頁面的介紹,它“依靠科技産品刺激大腦以特定的頻率工作”。使用者標明他們期望的心态,将産品放在頭部5個推薦區域之一,然後通過APP或者手動控制。截至目前為止,它在IndieGoGo上的衆籌隻剩44小時(本文釋出前可能已經截止),該産品已經籌集309,827美元,是它25000美元目标的1239%。

據NeoRhythm創始人說,該産品經過科學驗證。新聞稿始終提到兩項同樣的研究:放松研究和注意力研究,這兩項研究是同一作者在2019年9月和2019年10月分别發表的。它還發表在開放圖書館雜志上,任何人隻要交99美元費用就可以随便發文章。

這次衆籌充斥着“電足迹”和“腦電波”之類的流行語。它宣稱能幫助使用者緩解壓力、促進睡眠、冥想、保持精力充沛、集中精神,甚至緩解疼痛。

衆籌聲稱“NeoRhythm主要散發科學驗證過的物質,伴随大腦同步的頻率,能夠為期望的精神狀态創造完美的精神環境。”目前尚不清楚這意味着什麼,但是确實看起來很有吸引力。

在衆籌頁面的底部,NeoRhythm的開發團隊MDCN Technologies Inc. 清楚的指出:“MDCN Technologies Inc. 不是有執照的醫生或醫療服務提供者,我們沒有診斷、檢查或者治療疾病的專業知識”,隻是為了讓他們自己擺脫困境,以防使用者實際上沒有注意到産品帶來的好處。

矽谷又出來“唬人”了?改變情緒的可穿戴裝置是它最新的騙局可穿戴技術日益普及可穿戴技術是新現象,但操控情緒可不是公司正在營銷可穿戴裝置來“控制情緒”該技術的副作用很大一部分還未被發掘

該技術的副作用很大一部分還未被發掘

有些人擔心,這種技術不過是精神健康問題的“Ok繃”,還需要更深度的治療。此外,那些不喜歡因為精神問題服用藥物的人,也許會把這種技術産品看作替代療法。這可能導緻他們不再接受其他治療,導緻病情進一步惡化。

還有潛在的更大風險。

我們的身體會有微小的電流存在,比方說我們的心髒依靠電流跳動。目前還不清楚電磁療法的長期危害,尤其是要知道這些裝置不需要醫生準許,而且可能會影響到其他的潛在健康問題。如果你正使用起搏器,胰島素泵,或者懷孕了,都應該避免這種治療。

依靠科技改變情緒看似能夠快速解決問題,但是購買未經專業醫療人員驗證的未知裝置是危險的。

矽谷又出來“唬人”了?改變情緒的可穿戴裝置是它最新的騙局可穿戴技術日益普及可穿戴技術是新現象,但操控情緒可不是公司正在營銷可穿戴裝置來“控制情緒”該技術的副作用很大一部分還未被發掘

其實,依靠外力來解決我們的情緒問題還是無法百分百解決所有問題,最重要的還是靠我們自己,随時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态度,好好生活,讓自己開心,這才是始終維持良好情緒的最佳解決方案。

原文釋出時間:2020-1-5

本文作者:讀芯術

本文來自阿裡雲雲栖号合作夥伴“

讀芯術

”,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