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5G 系統的雲無線接入網絡
2.3 C-RAN基礎知識
2.4 下一代前傳接口用于5G C-RAN的FH解決方案
包括 CPRI 壓縮和 WDM 傳輸技術在内的幾種解決方案已經有解決 C-RAN FH 問題 思想。實質上,所有這些解決方案的想法是“容納”FH 而不改變 FH 接口本身。應該意 識到,FH 挑戰的根本原因在于 FH 接口本身。以 CPRI 為例,CPRI 規範定義了幾類線路 速率。對于頻率為 20MHz 和 8 個天線的時分(TD,Time Division)LTE 載波,CPRI 速 率可能高達 9.8 Gbit/s[7]。盡管移動業務是動态變化的,但是速率是恒定的,這将導緻低 的傳輸效率。此外,現有的 CPRI 接口還具有其他缺點,如低可擴充性和靈活性,這些缺 點阻礙了 C-RAN 的大規模部署。是以,參考文獻[4, 8, 9]的作者提出重新定義 CPRI 并提 出了一個稱為下一代前傳接口的新概念。NGFI 具有以下所需特征[4, 8]:
- 其資料速率将取決于流量,是以,支援統計複用;
- BBU 和 RRH 之間的映射将是一對多和靈活的;
- 它将獨立于天線數量;
- 它将是基于分組的,即 FH 資料可以通過分組交換網絡進行分組和傳輸。
實作 NGFI 的關鍵是重新配置設定 BBU 和 RRU 之間的功能布局。傳統上,在 BBU 側處 理包括實體層(PHY,Physical layer)、媒體通路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 和分組資料融合協定(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在内的所有基帶功能, 而 RRU 主要處理與無線有關的功能。在 CPRI 中發送的信号是高帶寬 I/Q 采樣信号。從 有效資訊的角度來看,可以在基帶協定棧(例如 MAC 和 PHY)之間傳送任何資料。功 能分割的基本思想是将部分基帶功能轉移到 RRU,以減少帶寬而不會丢失任何資訊。
在這個主題上有一些相關的研究。為了實作 NGFI,功能分割必須通過将天線相關功 能(下行天線映射、快速傅裡葉變換、信道估計、均衡等)移動到 RRH 來實作帶寬與天 線的去耦。已經表明,無論使用多少個天線,LTE 載波的 FH 帶寬可以降低到 100 Mbit/s的量級[10]。此外,UE 處理功能應該與小區處理功能分離的想法已經被提出。以這種方式, FH 帶寬将被降低并且依賴負載。負載相關功能為 C-RAN 部署的 FH 傳輸網絡設計提供 了利用統計複用增益的機會。通過統計複用,可以大大減少 C-RAN 中多個 FH 鍊路傳輸 所需的帶寬,進而降低成本。
支援協同技術是功能分割設計的另一個關鍵因素。協調多點(CoMP,Coordinated Multipoint)已被視為 4G 和 5G 中減輕幹擾的關鍵技術之一。CoMP 可以分為兩類:MAC 層協調和實體層協調。例如,協同排程(CS,Collaborative Scheduling)是 MAC 層協調 機制之一。聯合接收(JR,Joint Reception)和聯合傳輸(JT,Joint Transmission)是實體 層協調技術。在參考文獻[11]中發現,随着天線數量的增加,JR/JT 的性能增益明顯下降。 此外,在參考文獻[8]中,從現場試驗資料發現,MAC 級協作技術可以帶來相當大的性能 提升、複雜性更低、實施更簡單、限制更少。基于這些觀察,建議 NGFI 的功能分割不必 支援 PHY 層協調技術。通過支援 MAC 層協調技術,可以獲得相當大的性能提升。
功能分割隻是 NGFI 的第一步。當涉及 C-RAN 的 FH 網絡時,與原來的 WDM 和其 他現有的 FH 解決方案相比,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基于分組的特征,分組交換網絡将被 用于傳輸 NGFI 分組。由于以太網具有廣泛性、低成本、高靈活性和可擴充性等特征,建 議把以太網作為 NGFI FH 的解決方案。而這将帶來幾個益處,首先,以太網接口是标準 IT 伺服器上常見的接口,以太網的使用使得 C-RAN 虛拟化變得更加容易且需要更少的 花費;其次,以太網可充分利用 NGFI 的動态特性實作統計複用;後,靈活的路由功能 也可以用于實作 BBU 池和 RRH 之間的多條路徑[8]。
使用以太網作為 FH 解決方案的主要挑戰在于 NGFI 接口施加的高時序和同步要求。 雖然目前還沒有确定 NGFI,但 NGFI 可能會保留 CPRI 的一些要求,例如同步要求。CPRI 鍊路的允許射頻誤差為 2 ppb(10−9),定時對準誤差不得超過 65 ns,以支援 MIMO 和傳 輸分集[12]。為了滿足時序要求,BBU 和 RRU 必須完全同步,是以需要非常精确的時鐘 配置設定機制。潛在的解決方案可能包括全球定位系統(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IEEE 1588 和同步以太網(Sync-E,Synchronous Ethernet)的任何組合。後,需要定義 建立 FH 流量傳輸路徑的多協定标簽交換(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和分組 傳輸網絡(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等以太網之類的傳輸協定。
NGFI 的概念驗證發展
為了給行業提供可擴充的平台,用于探索創新的功能設計和評估問題,這些新興的5G 标準網絡技術将蓬勃發展,基于标準的賽靈思評估闆,稱為 CPRI 網關的 NGFI 概念 驗證(PoC,Proof-of-Concept)設計平台被開發并将在本節中介紹。
1.設計原理
CPRI 網關旨在與現有網絡拓撲結合使用,并具有解決這些拓撲未來發展的靈活性問 題的能力。首先,将 CPRI 鍊路保留到已安裝的基站的現有 RRU 中,并且将這些大量的 無線頭聚合到與基站相連的單個以太網鍊路中,在該鍊路中有 CPRI 網關。
在下行鍊路情況下,CPRI 網關從基站接收分組,每個分組包含連接配接到 CPRI 鍊路的 一個或多個天線的資料。網關對資料分組進行解析,确定哪個天線是 I/Q 資料的目的地, 并将 CPRI 側的緩沖區填充到 CPRI 鍊路上正在使用的 CPRI 幀映射的正确位置。在上行 鍊路方向上,I/Q 采樣被組合到每個天線以太網幀,并且當每個幀達到限定長度時,将被 立即傳送回基站進一步處理。在這種配置中,基站中的下行鍊路幀出口的定時必須提前 到在網關中任何給定的 I/Q 采樣準備就緒的點,以便在無線幀定時中正确點處發送到射頻 頭。網關被設計為在内部具有一些緩沖,以顧及到通過以太網接口的那些資料分組的分 組延遲的不确定性。
除了将以太網幀中的 I/Q 樣本重新格式化為 CPRI 有效載荷或者将 CPRI 有效載荷格 式化為以太網幀中的 I/Q 樣本,網關還需要重新建立網關中 CPRI 主機的 10ms 無線選通 和時鐘頻率參考。在設計的初始階段,這是使用評估闆的外部輸入完成的。
2.系統描述
圖 2.1 顯示了在賽靈思 ZC706 評估闆上實作的目前 CPRI 網關的一個配置。在整個設 計中,AXI4-Stream 接口用于互連資料路徑,AXI4 Lite 接口用于通過 ARM 處理器進行 控制。平台的主要功能塊如圖 2.1 所示。
- 資料分組解析器和解複用器。該子產品是下行鍊路以太網分組流在 MAC / PHY 對 之後到達的第一個子產品。該子產品檢查每個幀的特定報頭,将其表示為 I/Q 采樣包。如果數 據分組與報頭比對,則将其發送到資料路徑的其餘部分。否則,将其轉發到 ARM 處理器 進行進一步的控制平面處理。
- 以太網到 CPRI(E2C,Ethernet to CPRI)分組處理器。該子產品包含單個資料緩沖 區,每個 CPRI 一個接口。進一步檢查每個報頭以确定該分組所屬的天線及相對于無線定 時的資料定時,然後,将資料寫入緩沖區以便緩沖區采用 CPRI 接口的正确采樣順序。 當網關中的幀定時電路确定需要發送 CPRI 幀時,它将跨越異步先入先出(FIFO, First-In-First-Out)緩沖區移動到 CPRI 映射器。
- CPRI 映射器。從以太網到 CPRI 分組處理器的樣本是 15+15bit 寬。CPRI 映射器采用 15 位采樣,并将其封裝到 CPRI 核心要求的連續 32bit 寬資料總線中。
- CPRI 解映射器。這對映射器執行相反的功能,因為它将連續的 32 位總線解壓縮 到 15 位 I/Q 采樣中。然後,CPRI 解映射器将每個天線的樣本寫入單獨的異步 FIFO 緩沖 區,以将它們移回以太網時鐘域和 CPRI 到以太網(C2E,CPRI-to-Ethernet)分組處理器。
- CPRI 到以太網資料分組處理器。這将每個天線的采樣收集到每個天線以太網數 據分組中。一旦以太網資料分組完成,它将在 FIFO 緩沖區中排隊,以在以太網鍊路上發 送到伺服器。
- 分組多路複用器。這是一個簡單的優先級仲裁器,以合并 I/Q 資料路徑和 ARM 處理器的以太網流。資料路徑具有優先級,以避免資料分組處理器中的緩沖區溢出。
- 頻閃發生。該子產品使用闆載或非闆載源的時間和頻率參考為 CPRI核心建立 10 ms 的無線幀邊界。此外,它還提供發送資料路徑上的控制信号,以觸發資料通道中的資料 傳輸,這樣正常操作中的異步 FIFO 和資料緩沖區不會為空。
3.平台的潛力
随着從 CPRI 到以太網和從以太網到 CPRI 的資料路徑轉換的完成,目前,CPRI 網關設計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兩個不同的領域:頻率和時間同步以及第一層實體層解除安裝。對 于頻率和時間同步,可以使用同步以太網技術來從基站向網關提供頻率同步,并且可以 使用 IEEE 1588(精确時間協定)來向網關提供時間同步。然後,可以使用許多技術來獲 取這些源,并且在傳統的基于 CPRI 的系統中重新生成 CPRI 主端口,提供給射頻拉遠頭的 組合頻率和時間參考。CPRI 網關平台可用于在實驗室環境中對這些技術進行實驗,還可以 評估維持 RF 級别需要的運作品質所需的時間和頻率同步的品質,以維持網絡通路性能。
對于第 1 層實體解除安裝,第 1 層 LTE 堆棧的要素與天線基礎設施有效關聯,而不是用 戶流量。随着基帶處理的其餘部分在雲中變得更加虛拟化,将一些第 1 層處理轉移到 CPRI 網關并離開基站是有意義的。初始工作将移動 FFT/IFFT 塊到網關中,以便通過以 太網鍊路傳輸 OFDM 符号而不是通過 I/Q 采樣來提高效率。此外,我們可以通過第二層 處理将 LTE 實體棧的內建擴充到邊界。然而,将該處理過程移出基站也将給自身帶來挑 戰,例如,需要關注混合 ARQ 重傳機制。此時,平台可以用來評估堆棧潛在拆分點的權衡。根據底層矽技術,分割可以是靜态或動态的。
2.5 虛拟化C-RAN的概念證明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