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日期間八路軍都綁腿,援朝時為何又不綁了?全是鮮血換來的教訓

我們閱盡鉛華,隻為呈現不一樣的曆史。

1931年9月18日,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東北,自此中國開始了艱苦卓絕的十四年抗戰。彼時中國工業尚未發展成熟,國力衰微,裝備和物資都極度匮乏。反觀日本,自“明治維新”開始,其國力就有了跨越式的提升,槍支彈藥、堅船利炮可謂應有盡有。就是在這樣的巨大差距之下,中國軍隊靠着頑強的意志,以“小米加步槍”将日本侵略者趕出了中國土地。

抗日期間八路軍都綁腿,援朝時為何又不綁了?全是鮮血換來的教訓

▲侵華日軍舊照

在這十四年中,中國軍民為抵抗侵華日本,發明和使用了許多“土裝備”和“土方法”,這些“土裝備”和“土方法”在戰争中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使中國軍隊獲得了抗日戰争的全面勝利。由于現實條件限制,抗戰時期戰馬和汽車等交通工具奇缺,戰士們行軍基本都靠步行,這無疑非常考驗士兵們的身體素質和長途步行的能力。針對此現狀,戰士們便在小腿緊緊纏上繩子或者布條,而這就是所謂的“綁腿”,我們如今在抗戰題材的影視作品中都可以看到綁腿的存在。

抗日期間八路軍都綁腿,援朝時為何又不綁了?全是鮮血換來的教訓

▲博物館中的八路軍綁腿

在這一時期,八路軍将士的作戰區域基本都是以山區為主,地形複雜、道路崎岖且交通閉塞,這樣的地理環境決定了戰士們隻能徒步行軍,馬匹汽車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在此根本無法使用。由于戰士們長途步行,腿部會不可避免地發紅發熱,這就會導緻血液循環受到影響,進而引發急性病症。有的讀者可能會說,現在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人也會出現這種情況,隻要适當休息就好。

抗日期間八路軍都綁腿,援朝時為何又不綁了?全是鮮血換來的教訓

▲八路軍戰士舊照

然而在那個年代,八路軍戰士們忙着作戰和轉移,根本沒有時間休息,一旦患上急性病症,生命安全就會受到很大威脅。相比而言,在小腿纏上布條以後,血液流動的速度變緩,就不易出現區域血液淤積的情況,同時也不會因為下肢靜脈曲張而導緻腿部産生劇痛。假如遇到敵襲,處于休整狀态的士兵們也能快速起來準備戰鬥,不會因為腿部疼痛而坐以待斃。是以,綁腿開始在八路軍内部廣泛流傳,慢慢成為八路軍戰士們的“标配”。

抗日期間八路軍都綁腿,援朝時為何又不綁了?全是鮮血換來的教訓

▲“抗美援朝”戰争場面繪畫

抗美援朝初期,我國經濟有所發展,軍隊配備的物資也得到了改善,雖然我軍雖然也開始使用汽車等現代化交通工具,但由于敵軍随時會進行轟炸襲擊,汽車目标太大,很容易遭遇襲擊,是以相比于傳統的步行方式,汽車行軍會增加許多不必要的傷亡。是以,志願軍戰士依然要長途步行,是以就常理而言也是需要綁腿來緩解腿部疼痛避免突發疾病的。不過随着時間推移,戰士們慢慢發現,美軍轟炸過程中投擲的大量汽油彈和燃燒彈容易引起大火,而水和沙土都難以迅速撲滅。

抗日期間八路軍都綁腿,援朝時為何又不綁了?全是鮮血換來的教訓

▲志願軍戰士作戰舊照

如果不幸沾到身上,戰士們隻有快速脫掉衣服才可以避免被大火灼燒,然而脫下綁腿需要的時間太長,戰士們經常是衣服還沒脫完就已經被大火嚴重灼傷,甚至會是以付出生命的代價。有了這些血的教訓,抗美援朝的志願軍們為了減少傷亡在關鍵時刻保命,甯願靠頑強的意志力和信念克服病痛,也不願意再使用綁腿。這就是為什麼抗戰時期綁腿是八路軍的标配,但是抗美援朝時期卻不使用的原因。

參考資料:

《抗美援朝》《戰争中的美國從書·北韓戰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