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一種聰明,叫示弱!

有一種聰明,叫示弱!

生活中,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比如在酒桌中,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是安靜少言;越是沒本事的人,越是吹噓聒噪。

比如在工作中,越是有能力的人,越能尊重不同的意見;越是沒能力的人,越喜歡對别人指手畫腳。

……

可實際上,蹦得最高、叫得最響,事事愛出風頭的,一般都不是有實力的人。

那些真正厲害的,往往都不動聲色,善于示弱守拙。

01

示弱,是一種“不屑”的境界。

有“兵仙”之稱的韓信,一生戰功無數,先後幫助劉邦滅了秦國,魏國,趙國……

但最令後人敬佩的是他忍得了胯下之辱。

韓信年輕的時候,一位屠夫在菜市口向韓信提了一個小要求:“要麼拿着你的劍刺我,要麼從我的褲裆下鑽過去。”

在那個年代,從别人褲裆下鑽過去不亞于如今在廣場裸奔三天三夜。

但韓信選擇了彎腰,他從屠夫的胯下爬過,然後起來拍拍身上的灰,在衆人的嘲笑聲中一路走遠。

很多年以後,韓信找到那個屠夫,告訴他:

當年,我不是怕你,而是我不屑于去殺你。如果殺了你,我不會有自己的今天。

我可以把我的命押給項羽,押給劉邦,甚至是呂後,但不會押給你。

正所謂,将軍有劍,不斬蒼蠅;将軍趕路,不追小兔。

不是追不上,而不是不屑于去追。

明輕重,懂進退,知取舍,才不會因小失大。

适時認輸,不是懦弱,而是有着清醒的認知。

低頭示弱,不是怕事,而是一種不屑的境界。

敢于示弱的人,眼裡有高山,胸中有丘壑。

他們不會在别人的眼光中找存在感,更不屑于在别人的言論裡逞英雄氣概。

有一種聰明,叫示弱!

02

示弱,是一種“迂回”的智慧。

看過一句話:

智者處世,如水之靈活:經沙土則滲流蓄力,碰岩石則迂回曲折;遭斷崖則下垂為瀑,遇高山則另辟蹊徑。

正因為如此,最終才彙成滔滔江河,奔向浩瀚海洋。

戰國時期出現了很多流芳百世的軍事家,其中最出名的莫過于鬼谷子的兩個徒弟,孫膑和龐涓。

公元前342年,魏國和齊國開戰,雙方在馬陵這個地方僵持不下。

齊國大将軍田忌心急如焚,連忙問計孫膑。

孫膑說:“魏軍一向自恃骁勇,龐涓現急于同我軍決戰。我們要抓住這個心理,誘使他們上當。”

于是孫膑下令,遇到魏軍隻管撤退,并且逐漸減少營地的飯竈。

頭一天,齊軍營地有10萬人的飯竈;第二天,還剩5萬人的竈;到了第三天,隻剩3萬人的竈了。

龐涓見狀,得意說道:“我早知道齊國的士兵都膽小如鼠,如今不到三天就逃跑了大半!”

于是,傳下将令:留下步兵和笨重物資,集中騎兵輕裝前進,追殲齊軍。

而孫膑早已迂回至馬陵道兩側,埋伏魏軍。

最終齊國以少勝多,一舉殲滅了魏國主力部隊。

所謂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

做人更是如此。

你若是個樸拙的,世人對你自然少了幾分防備之心。

你若是個刁鑽的,别人自然也調出幾分刁鑽來應對。

心學大師王陽明在《陳言邊務疏》一文裡曾寫過“示弱四訣”:

将欲取之,必固與之。或捐棄牛馬而僞逃,或掩匿精悍以示弱,或詐潰而埋伏,或潛軍而請和,是皆誘我以利也。

處處逞強顯能,不是明智之舉;懂得迂回守拙,才是頂級智慧。

這種戰術看似簡單,卻能用最低的成本,換取最大的勝利。

有一種聰明,叫示弱!

03

示弱,是一種“曠達”的格局。

明武宗正德十四年,甯王朱宸濠在南昌發動叛亂。

王陽明舉兵勤王,力挽狂瀾,會齊各地軍兵,僅用43天就平定了叛亂。

可這時,太監卻慫恿皇帝,先把甯王放出去,再讓皇帝親自平叛,以彰顯皇帝威信。

另一邊,又怕王陽明阻攔,太監們散播謠言,說王陽明和甯王勾結謀反,見事敗,才擒拿了甯王。

王陽明知道,一旦甯王逃出去,再抓未必這麼容易,而且再來一次平叛,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而太監總管張勇此人心胸狹隘,不撈點好處,定不肯善罷甘休。

是以他求見張勇,把平叛的功勞拱手相送,自己則稱病不出,住進寺廟。

張勇得了好處,拼命斡旋,最終把一場彌天大禍消于無形。

很多人為王陽明鳴不平,認為王陽明怕了一群太監,但是王陽明卻不以為意。

在國家的利益面前面前,個人的面子根本又能算什麼呢?

大器之人,定當放眼長遠,能屈能伸,以退為進;成大事者,當以大局為重,舉重若輕,既拿得起,也放得下。

他們懂得,逞強赢得一時,示弱才能赢得一世。

學會隐藏自己的鋒芒,不僅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格局。

有一種聰明,叫示弱!

04

示弱,是一種“不争”的修養。

老子說:“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複歸于嬰兒。”

這句話的大意是:深知什麼是雄強,卻安守雌柔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溪澗,就是最高貴的德行。

大學時,宿舍有個山東哥們老張,巨能喝,白酒二斤起,啤酒踩箱喝。

國慶期間,大學同學結婚,我和老張相約一起去參加婚禮。

宴席上,聊到了酒量這個話題,一男生不停挑釁老張,想要比劃比劃。

我深知老張莽撞漢子的性格,預感一場腥風酒雨即将到來,這男生怕是要倒大黴。

老張倒好,直接拿出一張病曆單說自己現在不行了,滴酒不沾,碰酒就倒。

一場風波在那男生的嘲笑聲中,不了了之。

但是老張赢得了我們在場所有人的稱贊。

事情有輕重緩急,認知分三六九等。

在雞毛蒜皮的瑣碎上,争高下,隻會拉低格局;與層次不同的人,辯輸赢,隻會浪費口舌。

一笑而過,遠比唇槍舌劍更有姿态;适當示弱,遠比針鋒相對更顯魅力。

到了一定的年紀,你終會明白,靜而不争是一種最有遠見的修養。

靜觀事态變遷,不争,就少了煩擾,少了怒氣,多了溫和,多了成熟。

有一種聰明,叫示弱!

一位法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說過:

如果你想樹立一個敵人,那很好辦,你隻需要拼命地超越他,擠壓他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你想要赢得這些朋友,那就必須做出點小小的犧牲——那就是然讓對方超越你,走在你的前面。

敢于示弱的人,都是活得通透的人。

生活不是戰場,無須事事都要一争高下。

争名奪利,欲望膨脹,會活得很累。

懂得示弱,是一種修養,一種智慧,一種格局,更是一種境界。

未來,願你我都能修煉出這樣通透的心态,示弱而不軟弱,堅強而不逞強,活得肆意而坦然。

來源:微信公衆号“每晚一卷書”

作者:晚君

【聲明:本号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賬号,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