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4-6日,清科集團、投資界在北京舉辦第十九屆中國股權投資年度論壇。作為行業年度最受矚目的盛會,本屆年會将攜手行業知名學者與重磅嘉賓,解析政策趨勢、聚焦投資政策、探索價值發現、前瞻市場未來。中國頂級創投力量彙聚一堂,圍爐共話,迎戰2020!
在緻辭環節,清科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倪正東直言,2019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迎來“體檢年”,并從“募、投、管、退”全面解讀了中國股權投資市場今年前11個月的狀況,帶來了一份堪稱業内最詳盡的年報。
倪正東透露,如果按上市後第20個交易日的資料計算,今年VC和PE機構IPO賬面回報超100億的有10家,VC中IPO賬面回報超10億的機構有40家。

以下為演講實錄,經投資界精編如下:
各位投資界的同行們,大家上午好!時間過得很快,我們在中國大飯店舉辦股權論壇已經19年了,這19年變化很大。非常感謝這麼多投資機構、新老夥伴們對清科的支援。
實際上,這個市場還是很有錢,特别是頭部的機構,大家可能最頭疼的是有錢投不出去,而不是說沒有錢。到底這個市場怎麼樣,我們看最新的資料。
今年前11個月,中國股權投資市場募資總額是1.08萬億,這個資料還可以,說明市場上是有錢的。前11個月投資的項目個數超過7800個,投資金額7257億,退出筆數是2789筆,IPO退出數量1422筆。
具體來看,前11個月的募資總額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0%,比大家預想的50%要好一些。因為很多基金還沒有完全募集完成,我們仔細查了記錄後,把水分拿掉了。
其中,9600億是人民币基金,1200億是美元基金,美元基金差不多占到市場募資總額的12%。從基金類型分布來看,最多的還是成長型基金、創投基金,其他的基金比較少。早期基金其實在中國非常困難,要麼就是賺了錢去做VC了,要麼把VC做得更大,堅持做早期的不容易。
截止2019年11月底,2.9萬隻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在中基協備案,其中國資LP數量占比是13.5%,認繳總規模占68.8%。如果看2019年的1-11月份,國資認繳基金總規模占比75.2%,現在去募資就得去接觸國資。
如果從國資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基金情況來看,截止2019年11月底,其管理基金總認繳規模占到全部基金的62.1%。換言之如果我們把國資和外資拿掉,民間的資金還占多少?這是我們面臨的問題。對于人民币基金來說,國資現在占出資的四分之三左右,這是我們在十年前沒有想到的結果。
今年的投資情況怎麼樣?今年前11個月投資總額是7300億,同比下降29.5%,投資案例是7800起,同比下降18.7%,比大家想象得要好。因為前三個季度,這個資料是下降比較多的,我估計到最後兩個月,大家要沖一沖,資料會起來。人民币4900億,外資2300億,外資還是扮演了比較重要的作用。
行業角度來說,IT、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這是今年投資比較多的。大家看一下資料,每個行業的投資跟去年同期相比,都下降得特别厲害,其中金融行業下降85%,文化傳媒下降78%,醫療行業增長10%。機械制造增長了很多,大家都往穩一點的行業走。
再看地域的分布,北京的投資下降了30%多,廣東投資有增加,上海的投資下降40%,也有一些省市增長得比較好,特别是中部一些城市這幾年增長得不錯,北京和上海的壓力都很大。今年很多地方的股權投資不是多了,而是在下降。
然後是退出,因為科創闆的推出,今年的退出與去年相比上升了很多。退出案例是2789筆,跟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1.5%,今年的IPO是1422筆,跟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70%,說明今年的退出還是挺活躍的。
再看一個資料,今年前11個月中國企業在境内外上市287家,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41.4%,說明今年的IPO市場還不錯。境内上市175家,海外上市112家。前11個月VC/PE支援的中企IPO數量191家,同比去年上升60.5%,VC/PE IPO滲透率達到66.6%。
整體平均回報方面,境内市場20天之後的平均回報是9.3倍,境外20天之後的是7.4倍,平均下來是9倍左右,但是确實20天之後能不能扛得住,這也是一個問題。
再看今年IPO的成績單,這是境内的,不包括境外的,深創投上市公司數量是14家,中金資本是9家。但是上市的時候,持有的第20天之後的賬面金額最多的是金石投資166億元,其次是君聯資本156億元。
如果按上市後第20個交易日的資料計算,今年VC和PE機構IPO賬面回報超100億的有10家,VC中IPO賬面回報超10億的機構有40家。清科這幾年的排名,VC榜單隻排50名,排100名是排不出來的。中國有3萬家基金,真正值得重視的是300家。在座的LP們,如果你們要投,也就是那1%,1%中的10%已經足夠了。
我想說,1999年深創投成立時,這個行業才剛剛興起,2009年創業闆推出,後來出現全民PE。現在來看,這個市場從募、投、管、退來說,都面臨一些問題。
首先,募資面臨特别大的困難,現在人民币基金募資就要找國資,這個現象是一個好事還是壞事?我們讓市場去評價。
第二,投資方面,今年這個市場虧錢損失慘重的就兩種人,一種是自己去造風口,然後砸重錢,最後砸不出來,損失慘重。另一種是獨角獸上市,IPO之後跌了很多,都是上億美元的虧損,虧得不說話了。現在很多好的基金是有錢投不出去,不是市場沒錢,而是市場好項目太少。
還有管理,現在這個行業已經發展20多年了,基金有的到期後,發現退出、基金注冊等都不容易,是以投後管理、中後期的比拼也比以前更難。現在任何一個機構,中背景的人數比十年前增加了很多。
退出,這是唯一有上揚趨勢的,中國的退出市場其實已經非常好了,可以在美國上市,可以在港股上市,還可以在A股上市,明年創業闆注冊制可能推出,那時退出環境更好。
從曆史來看,中國創投行業每十年需要一次大的體檢,今年就是體檢,在冬天裡能募到錢,這是LP的認可。這個行業也需要大的修剪,2001年清科第一次排名,到2005年一堆看似很厲害的PE冒出來,但今年再也不會出現在我們的榜單裡。這個行業就是在做體檢、做修剪,優勝劣汰,沒有人可以一勞永逸。
最後,整個行業需要思考的是,我們下一個十年會是什麼樣子,下一個十年有什麼樣的打法。下一個十年我們一起成長,我相信下一個十年我還在這裡,跟大家一起來讨論,因為這是值得做一輩子的事情。
轉自創頭條,原文連結:
http://www.ctoutiao.com/2556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