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Kubernetes是當今流行的容器排程系統,已經成為很多軟體系統的底座,而kubernetes的監控也有很多方案可選,阿裡雲InfluxDB®提供時序資料的長期穩定存儲,同時內建了grafana可視化元件,可以幫助使用者快速搭建監控方案。這裡的“快速”有多快呢?一條指令就能搞定!本文就介紹如何使用helm一鍵完成k8s監控資料到阿裡雲InfluxDB®的存儲鍊路。
關于helm
對于helm的安裝和使用,網上有很多資料,這裡不贅述。有一點需要注意,雖然近期helm 3已經釋出,但短期内不是所有的helm chart都相容helm 3,比如社群的這個
issue。
本文依然使用helm 2來安裝。
準備
這裡假設使用者已經在阿裡雲購買了InfluxDB®執行個體,并且建立了賬号以及資料庫,具體流程請參考官方文檔。假設使用的資料庫為k8s,使用者名是user1,密碼為abcd1234。
InfluxDB®的通路位址可以在阿裡雲控制台看到,如果kubernetes叢集同InfluxDB®在同一個阿裡雲VPC,可以使用VPC位址,否則需要使用公網位址。這裡假設通路位址為
https://ts-yourisntanceid.influxdata.rds.aliyuncs.com:3242操作
配置好了helm,要做的就是運作下面這條指令:
helm install \
--namespace aliyun-influxdb \
--set prometheus.prometheusSpec.influxdatabase="k8s" \
--set prometheus.prometheusSpec.influxaddress="https://ts-yourisntanceid.influxdata.rds.aliyuncs.com:3242" \
--set prometheus.prometheusSpec.influxusername="user1" \
--set prometheus.prometheusSpec.influxpassword="abcd1234" \
--name influxdb-monitoring \
https://influxdb-public.oss-cn-hangzhou.aliyuncs.com/prometheus-operator-8.3.1.tgz
然後就可以看到資料寫入到influxdb資料庫中了!
寫在後面
這可能是最短的使用教程了。。。
因為k8s的監控名額以prometheus格式暴露,這個方案是基于prometheus-operator實作的,這樣就具備了pod以及應用的發現能力,使用者也可以友善的對k8s中的服務(比如mysql,redis)進行監控,所有的資料均寫入InfluxDB®資料庫。
如果您是阿裡雲InfluxDB®的新使用者,購買4核16G規格還可以享受首購首月1元體驗活動:
點選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