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轉]區塊鍊應用概念大爆發 BATJH、三大營運商如何“鍊戰”?

《科創闆日報》(成都,記者 柴剛)訊,東方風來滿眼春,政策風口下的區塊鍊不僅點燃了國内市場熱情,也讓全球從業者将目光投向中國。

11月8日—9日舉辦的“2019世界區塊鍊大會·烏鎮”峰會,聚集了國内外百餘位區塊鍊、AI、5G領域的專家學者、技術大咖、明星企業負責人,圍繞區塊鍊的落地應用、技術前沿、行業趨勢和熱點話題展開探讨。據主辦方巴比特預估,活動參與人數超過4000人。

本次峰會主題為“應用·無界”,那麼,目前國内在區塊鍊落地應用上有哪些探索成果?大規模應用何時到來?

“從我了解的情況估測,區塊鍊的應用1-3年應該開始見成效,5年應該大見成效。”上海進階金融學院教授胡捷告訴《科創闆日報》記者。

螞蟻金服“開放聯盟鍊”開啟公測

作為區塊鍊先行者之一,阿裡的一舉一動備受關注。本次峰會也由螞蟻區塊鍊BaaS平台負責人李傑力的演講作為開場。

李力傑在會上宣布,螞蟻區塊鍊“開放聯盟鍊”上線公測,預計3個月後正式上線。

此前,螞蟻金服已在公益、商品溯源、跨境彙款等40多個場景實作區塊鍊技術落地,包括基于區塊鍊的跨境彙款、在浙江台州十幾家醫院推出的區塊鍊電子票據、在成都等地推出的“雙鍊通”平台(區塊鍊+供應鍊)、支付寶“互相寶”産品等。

李傑力表示,公鍊和聯盟鍊是當下常用的區塊鍊架構。公鍊落地難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其本身的性能瓶頸需要時間來突破,同時還面臨合規、安全等方面的挑戰。聯盟鍊是螞蟻金服主推的方向,解決企業上下遊、生态圈内的一些關鍵問題,但成本比較高,使用者門檻高,參與的企業比較少。“開放聯盟鍊”就是以更低的成本、更低的門檻開放普惠的區塊鍊服務網絡。

據介紹,目前聯盟鍊的成本動辄幾萬、幾十萬,還不算鍊上的開發,而“開放聯盟鍊”将大幅降低開發者的成本。除了成本優勢,“開放聯盟鍊”提供了豐富的開發工具和應用生态,可大大節省開發時間。

騰訊區塊鍊發票突破1000萬張

開源開放,提供平台服務,騰訊與阿裡殊途同歸。

去年9月,微衆銀行副行長兼首席資訊官馬智濤提出了服務更廣泛群體的“公衆聯盟鍊”暢想。

馬智濤表示,聯盟鍊不是隻能服務聯盟成員,同樣可以通過網際網路面向公衆提供服務。“公衆聯盟鍊”是基于區塊鍊商業應用打造的一種生态圈,支援大家低成本、高效率地建立聯盟鍊。通過“公衆聯盟鍊”的體系,可以提升政企機構間的協同效率,提升公衆體驗、降低成本和風險。

騰訊區塊鍊業務總經理蔡弋戈在11月8日的峰會上介紹,騰訊在2015年底開展了自研區塊鍊項目,2017年開始探索各類場景應用。比如,在數字資産領域推出供應鍊金融,區塊鍊在其中起到防止一站多轉、資産多級流轉、多方共同校驗的作用;與國稅總局深圳市稅務局推出的區塊鍊發票,目前累計開票量突破1000萬張,價稅合計70億,覆寫了110個行業、超7600家企業。

今年5月,螞蟻金服、騰訊等獲批香港虛拟銀行牌照。蔡弋戈透露,目前騰訊虛拟銀行正在組建區塊鍊團隊。

微衆銀行區塊鍊負責人範瑞彬介紹了一些區塊鍊應用案例:聯合深圳市互金協會推出的網貸機構良性退出投票平台、與人民網合作釋出了版權保護平台“人民版權”、參與澳門智慧城市建設、推出金融機構間對賬平台、在司法存證領域推出仲裁鍊等。

百度聚焦區塊鍊智慧城市

百度主要着眼于區塊鍊技術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落地。

《科創闆日報》記者注意到,在2019年全國大衆創業萬衆創新活動周中,百度“區塊鍊+智慧城市”項目入選創新榜TOP 10。

百度區塊鍊實驗室負責人肖偉介紹,百度正在探索區塊鍊技術在醫療、交通、司法、能源等領域的應用,建構一個整體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其中,區塊鍊承接了資料确權、流通和交換的載體。

“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城市鍊,将政府資料、企業資料、民生資料有效地集中和管理,企業之間能夠互相用到别人的資料,進而降低整個社會的信任成本,擴大交易規模。”肖偉表示。

據介紹,今年百度在醫療、政務、司法、交通領域已實作落地。以醫療為例,利用區塊鍊和可信資料交換技術,打通藥廠、醫院、醫保局、衛健委、藥監局、藥店、銀行、保險公司全鍊路,能夠實作遠端問診、遠端出藥方,監管部門能夠實時監管遠端問診,電子藥方能夠被商保、醫保認可。

京東将區塊鍊用于疫苗防僞溯源

京東區塊鍊在聚焦電商、物流、數字科技主業的同時,也為企業提供開源服務。

《科創闆日報》記者了解到,京東區塊鍊的技術品牌為“京東智臻鍊”,目前已成功應用于京東商城、京東物流、京東數科等多個業務場景。

京東數科副總裁曹鵬透露,京東已将區塊鍊技術實際落地到三大領域:一是産品溯源與防僞,涉及奶粉、茶葉、疫苗等領域産品;二是資産管理;三是數字存證。

以疫苗為例,京東用區塊鍊技術打通了疫苗的生産、冷鍊物流、疾控中心、接種站、接種站疫苗的冷藏以及最終的接種、回報等環節。

“我們都知道疫苗行業曾經發生過一些安全事故,當我們深入到這個領域之後,發現存在一些典型的痛點,包括業務環節非常多、資訊不透明、業務過程難以确權,難以監管,這就帶來非常大的安全隐患。而區塊鍊的引入,可以很好地解決資訊穿透和監管穿透的問題。”京東數科區塊鍊首席架構師、JD Chain負責人黃海泉表示。

今年4月,京東釋出第二版《京東區塊鍊技術實踐白皮書》,并正式對外開源JD Chain。JD Chain是京東自主研發的區塊鍊底層架構系統,全面支援靈活的國密算法和賬本的動态擴充,可實作企業級區塊鍊底層架構的“按需定制”。

據了解,目前累計已有超過 700 家品牌商和超過 5 萬個SKU入駐JD Chain,上鍊資料多達 13 億條。

華為目錄鍊覆寫北京50多個委辦局資料

在外界看來,華為對區塊鍊的态度略顯冷靜。

相比阿裡1000多項的區塊鍊專利,華為隻有27項,在其超10萬項專利總數中是九牛一毛。任正非在提到資訊安全問題時也表示,現在說區塊鍊多偉大,但在量子計算機面前不值一提。

華為區塊鍊負責人張小軍在11月9日的烏鎮區塊鍊峰會上表示,根據garter曲線,2019年區塊鍊技術炒作已經到底,2020年可能會經曆反彈,2019-2021年是區塊鍊技術能否成功的關鍵3年。

他指出,華為區塊鍊的重心在于“鍊上價值,可信交易”。區塊鍊不以技術為重心,而是以合适的場景為其價值的根本。華為主要關注在實體經濟裡,如何利用區塊鍊技術有效地解決目前的壁壘,如資料壁壘、虛假合同等,未來将打造區塊鍊平台底座,讓更多應用可以便捷使用。

據其介紹,華為近日在北京上線的目錄鍊,實作了全市50多個委辦局(市稅務局、市醫保局等)資料上鍊,涵蓋超過44000條資料項、8000多項職責目錄、1900多個資訊系統、2.7T的資料,未來将接入16個區縣的資訊(已接入3家),打通政府間資料共享權限管理,解決了目錄不全、目錄資料兩張皮,以及目錄被随意變更的問題。

營運商站上區塊鍊+5G“雙風口”

相比區塊鍊,5G概念的火爆則是貫穿今年全年。那麼,區塊鍊+5G将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5G解決資料的傳播速度問題,區塊鍊解決資料的真實性和資料的權益問題,二者都關注資料,它們的結合是一個大機會、大藍海。”中科大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方兆本在烏鎮區塊鍊峰會圓桌讨論中表示,參與讨論的還有移動、電信、聯通三大營運商,以及中興通訊、海外區塊鍊項目代表。

《科創闆日報》記者注意到,今年5月,三大營運商牽頭,聯合華為、中興等釋出了《電信行業區塊鍊應用白皮書》,從營運商業務管理、業務服務、網絡營運三方面入手,探讨了電信裝置管理、數字身份認證、國際漫遊結算、資料流通及共享等8個場景的區塊鍊解決方案。

10月25日,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主導報批了全球首個電信網絡場景下區塊鍊國際标準(編号:ITU-T Y.2342)。

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進階工程師薛淼指出,内部應用、外部創新和未來技術演進三個方面,是營運商研究區塊鍊的出發點。中國聯通目前主要研究聯盟鍊,此外,也包括使用者權益、分布式身份等一些面向C端的業務。

中國移動研究院業務研究所主任研究員郭漫雪舉例指出,内部協作方面,引入區塊鍊後,可以降低與國際營運商的漫遊結算成本;外部協作方面,比如跟能源、金融、物聯網等各個行業開展合作,但目前隻做了一些小範圍的試驗,因為區塊鍊并不能解決所有的業務場景,而且會産生對原企業的改造成本。

“我們希望通過自身的網絡資源和終端優勢,結合區塊鍊技術,讓營運商從下層的管道提供商更新為使用者的價值流量入口。”中國電信區塊鍊技術負責人趙君表示。

今年8月,中國電信于釋出了《5G時代區塊鍊智能手機白皮書》。趙君表示,現在市面上的區塊鍊手機多以錢包為噱頭,而真正意義上的區塊鍊手機應該是多類應用場景的集合體,比如身份認證、資料資産管理、安全隐私保護、防盜防丢失等,中國電信研發區塊鍊手機,正是看中了這一痛點。

聲明: 以上内容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轉自活動家資訊,原文連結:

http://news.huodongjia.com/69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