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傳統産品研發的不得已
傳統産品研發過程中,包含有很多預設的準備工作,包括環境的準備、元件的選型及部署等,如:
- 資料庫的選型、高可用方案的設計及部署
- 中間件的選型、高可用方案的設計及部署
- 基礎功能子產品的設計、開發
- ……
以上這些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技術挑戰性高,普通的研發人員無法擔當;另一面的事實是,這些問題每天在不同的研發團隊中,不停的被解決。
2. 基于雲計算的産品研發模式
2.1 基本理念
- 專業的團隊做專業的事情
- 不重複發明輪子
2.2 建構基于核心能力互補的三層合作體系架構
層次 | 子產品定位 | 合作要求 | 合作模式 | 詳細能力 |
---|---|---|---|---|
核心業務層 | 業務技術:商業模式的核心邏輯 | 自主、可控 | 自研 | 産品的核心競争力,至少要主要設計 |
雲計算應用層 | 應用技術:基于雲計算平台,設計核心業務邏輯的底層架構 | 充分發揮雲計算的平台的能力,又兼顧财務計劃 | 外協 | 熟悉雲計算,且實踐經驗豐富 |
雲計算平台層 | 平台技術:IaaS、PaaS | 穩定可靠,一站式滿足平台級需求 | 采購 | 主流優先 |
3. 案例剖析:四周從構思到釋出千萬級使用者的線上系統
3.1 背景
某出版行業領軍企業A擁有業内最優質的版權資源,經過數十年經營取得了卓著的市場領先地位和業界口碑。在新的時代形勢下,遇到新的機遇與挑戰:
- 如何更有效的打擊盜版?
- 如何實作既有優質版權資源的保值增值?
- 如何更好的順應數字化教育的潮流?
- 如何布局未來新的業務增長點?
3.2 産品需求
解決方案包括線上和線下兩個環節:
- 線下:更新版權出版材料,增強防盜版布局,增流量入口
- 線上:布局線上平台,支援商品釋出及應用
3.3 建設需求
建設期短
VUCA 時代市場瞬息萬變,留給參與者的機會視窗期越來越短;業務方希望能盡快上線系統,不斷疊代,快速驗證商業模式。
穩定性高
由于直接面向市場釋出産品,且要符合業務方既有的市場定位。上線的系統功能可用逐漸豐富,但品質需要有保障。
業務負載增長速率不定
由于在業務探索期,初始使用者數量不高,但有明确的市場引爆計劃;屆時系統會面臨壓力暴增的情況,故系統需要根據負載情況同态擴縮容,即滿足成本控制的要求,也可容納潛在的市場增長。
3.4 三方合作 強強聯合
某出版行業領軍企業
優勢:
- 優質版權資源。
- 優異的頂層業務模式設計能力。
- 深谙行業特性,産品設計更貼近使用者。
雲服務商(雲頂雲科技)
- 深耕雲計算多年,豐富的雲計算應用架構能力和經驗。
- 擁有從銷售到服務再到産品研發的完整體系,易于與業務層溝通協作。
- 從架構到研發,再實施、維護的全托管式服務能力。
公有雲廠商(阿裡雲)
- 國内領先,國際一線公有雲廠商。
- 産品品類豐富,一站式采購,利于技術棧精簡,簡化商務協作成本。
- 經曆若幹雙十一的嚴峻考驗,穩定性高。
3.5 實施效果
基于雲計算的高效研發, 4 周完成從概念設計到上線釋出
- 專業團隊:産品設計高效協作 + 深谙雲計算應用之道 + 完整可靠的公有雲平台
- 聚焦業務:複用網絡、存儲、計算、安全等阿裡雲成熟技術,隻開發業務代碼
基于雲計算的高擴充性,一套架構應對業務從 0 到千萬級的彈性需求
- 技術挑戰:業務初期的低業務量與業務爆發期時的高負載應對
- 架構方案:項目團隊聚集業務,充分發揮阿裡雲平台的伸縮特性
4. 屬于挑戰者的黃金時代
雲計算帶來的不隻是研發效率的提升,更深層的變革是對創業者的巨大賦能,讓初創企業挑戰巨頭成為可能。
史前的創業模式
- 沒産品時: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緩慢前行
- 有産品 V1.0 時:VC 希望看到增長,根據資料來估值
- 有好的增長率時:VC 問如果騰訊也做怎麼辦?
- 創業者一邊痛苦重構系統以比對不斷增長的業務,一邊積極思考怎麼回答時,但騰訊版出現了……
雲計算時代的創業模式
- 沒産品時:聚焦核心業務,不斷疊代試錯。
- 有産品 V1.0 時:借風、借勢營銷,瞬間引爆增長,同時依靠底層基礎設施能力,扛過了業務數千倍的增長。
- 騰訊版出現時,你的創業産品已經占領了客戶的心智。如騰訊複活微視,也難撼動抖音在使用者心中的位置。
雲計算時代是屬于挑戰者的黃金時代,隻要你擁有足夠好的産品模式規劃能力和産品營運能力,其他一切非核心業務都可以外包、采購。一個商業idea從構思到市場驗證的節奏,在不斷加速,讓精益創業更為可能。雲計算時代真正 PK 的是産品能力和營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