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點選檢視第一章

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文字、圖形和色彩是版式設計的三大視覺要素。

在圖形圖像處理方面,

InDesign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工具和完備的功能,

其繪制圖形的能力甚至不弱于專業繪圖軟體。

本章我們就來學習使用InDesign繪制圖形和置入圖像的方法。

2.1 建立幾何形狀

要想學會本節的内容,我們必須了解圖形的概念。計算機中的圖形是指由輪廓線條構成的矢量圖,點是構成圖形的最基本機關,兩點之間産生線段,一系列的線段連接配接起來就組成了圖形。在InDesign中,構成線段的點被稱為錨點,兩個錨點之間的線段叫作路徑,線段組成的圖形叫作形狀,如圖2-1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形狀上的每個錨點都能在普通點、角點和平滑點之間切換,以此來控制描點之間的路徑是直線還是曲線,如圖2-2所示。剩下的問題就簡單了,我們隻需調整錨點的數量、位置和類型就可以建立出任意形狀的圖形。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2.1.1 建立形狀

這裡還要解釋一下對象的概念。對象是一個很寬泛的叫法,隻要是InDesign能夠建立和編輯的,都可以稱其為對象。換句話說,不管是形狀、文字還是表格,在InDesign中,它們之間的差別僅僅是設定參數不同而已。學會了建立形狀的方法後,自然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建立其他類型的對象。

  • 建立形狀

    工具面闆中提供了三種建立幾何形狀的工具,在【矩形工具】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上單擊滑鼠右鍵就能全部顯示出來。這裡以建立橢圓形為例,激活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按鈕後在頁面上按住滑鼠拖動,到達需要的位置釋放滑鼠,頁面上就會生成形狀,如圖2-3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一般來說,建立形狀之前,我們應該已經在頁面上設定好了網格和參考線。在網格和參考線的定位下,使用上面介紹的方法可以快速在預定位置生成預定尺寸的形狀。如果定位基準不全或者想要建立尺寸非常精确的形狀,可以先激活形狀建立工具,然後在頁面上單擊滑鼠,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輸入形狀的尺寸參數後單擊【确定】按鈕,如圖2-4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 角選項

角選項功能隻能作用于路徑的直線段部分,這項功能可以自動在形狀上添加錨點,進而産生更加複雜的形狀。選取一個形狀後執行【對象】|【角選項】指令,在打開對話框中就能設定轉角的尺寸和形狀,如圖2-5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 轉換形狀

轉換形狀是一項很貼心的功能,展開【路徑查找器】面闆,單擊【轉換形狀】選項組中的按鈕,就能将目前選中的形狀轉換成其他形狀,如圖2-7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2.1.2 調整形狀

所謂的調整形狀就是調整形狀的大小、位置和角度。

  • 移動形狀

在頁面上選擇一個形狀,形狀的周圍會出現包含數個控制點的架構,拖動架構就可以移動形狀的位置,如圖2-8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 縮放形狀

拖動架構四角的控制點可以同時沿着兩個軸向縮放形狀,拖動邊線中心的控制點上可以沿着一個軸向縮放形狀。如圖2-9

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 旋轉形狀

将光标移動到四角控制點的外側,光标變成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顯示時可以旋轉形狀。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 精确調整對象

建立完成形狀後,我們還可以在控制台中精确調整形狀的大小、位置和角度,如圖2-10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在InDesign中,所有對象的調整操作都是圍繞着參考點進行的,單擊參考點定位器上的一個點,這個點就會成為調整操作的基準。進行移動操作時,標明的參考點是相對坐标的原點;進行縮放操作時,標明的參考點是位置固定的端點;進行旋轉操作時,標明的參考點是旋轉的軸心,如圖2-11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2.1.3 複制形狀

按住Alt鍵移動形狀,釋放滑鼠後就可以複制這個形狀,快捷鍵則是我們熟知的Ctrl+C和Ctrl+V。如果你想原地複制形狀,按下Ctrl+C組合鍵後在頁面的空白位置單擊滑鼠右鍵,執行快捷菜單中的【原位粘貼】指令。

  • 多重複制

多重複制功能可以一次性複制多個對象。選中要複制的形狀後執行【編輯】|【多重複制】指令,在打開的對話框中,【計數】參數用于設定複制的數量,勾選【建立為網格】複選框會以矩形陣列的方式複制對象,如圖2-12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 旋轉複制

旋轉複制就是在複制對象的同時将其旋轉一定的角度。選中要複制的對象,在控制台中設定參考點的位置,如圖2-13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按住Alt鍵單擊控制台上的按鈕,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設定旋轉角度,單擊【複制】按鈕即可完成旋轉複制操作,如圖2-14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如果你想重複旋轉複制操作,可以使用快捷鍵Ctrl+Alt+4,每按一次快捷鍵就會重複一次旋轉複制,如圖2-15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2.1.4 對齊形狀

頁面上有很多形狀時,我們可以利用對齊和分布工具快速調整形狀之間的位置關系。

  • 對齊工具

選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對象,單擊控制台上的快捷按鈕就可以将對象對齊。單擊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按鈕,在彈出的菜單中可以選擇對齊的基準,如圖2-16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例如我們将對齊基準設定為【對齊選區】,按下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按鈕後,所有選中對象的架構上邊線就會處于同一水準線上,如圖2-17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如果我們将對齊基準設定為【對齊邊距】,按下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按鈕後,所有選中對象的架構上邊線會與頁面上邊距重合,如圖2-18所示。

  • 分布工具

與對齊工具不同,分布工具會按照對象之間的距離配置設定對象。要想分布工具生效,我們至少要在頁面上選中三個對象,按下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按鈕就會以所有對象的架構左邊線為基準,勻均分布對象,如圖2-19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在【對齊】面闆中還提供了分布間距功能,這項功能可以讓所有選中對象之間都間隔相同的距離,如圖2-20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2.1.5 編組和鎖定

頁面上的形狀多起來後,選擇和管理它們就成了問題。執行【對象】|【編組】指令可以将所有選中的形狀設定成一個組,選擇組中任何一個形狀,其他的形狀也會一同被選中。執行【對象】|【取消編組】指令,選中的組就會解散。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執行【對象】|【鎖定】指令,選中的對象就無法被選取。鎖定對象的左上角會出現圖示,單擊這個圖示就可以解除對象的鎖定狀态,如圖2-21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2.2 繪制複雜路徑

前面建立的都是簡單的幾何形狀,接下來我們還要學習建立複雜形狀的方法。建立複雜形狀的方法有三種,第一種方法是把多個簡單的幾何形狀組合成一個複雜形狀;第二種方法是在幾何形狀的基礎上,通過添加和調整錨點的方式細化形狀;第三種方法是用【鋼筆工具】繪制形狀。

2.2.1 路徑查找器

路徑查找器就是布爾運算,即通過相加、減去、交叉等邏輯運算方法把簡單的基本形狀組合成新的形狀,如圖2-22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路徑查找器的操作非常簡單,在頁面上選取兩個或兩個以上彼此相交的形狀,單擊【路徑查找器】面闆中的快捷按鈕就能看到運算的結果,如圖2-23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2.2.2 編輯錨點

前面介紹過,作為形狀的最基本機關,調整錨點的數量、位置和類型就可以改變形狀的外觀。在【工具】面闆中激活按鈕後單擊一個形狀,形狀上就會顯示出錨點。錨點分為普通點、角點和平滑點三種類型,普通點隻能移動位置,角點和平滑點可以通過方向線調整錨點所在路徑的曲率,如圖2-24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轉換錨點

展開【路徑查找器】面闆,單擊【轉換點】選項組中的按鈕就可以切換錨點類型,如圖2-25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添加/删除錨點

用滑鼠右鍵單擊【工具】面闆上的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按鈕展開工具組,激活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工具後單擊一個錨點就能将其删除。激活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工具後在路徑上單擊滑鼠,單擊的位置會生成一個新錨點,如圖2-27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2.2.3 鋼筆工具

鋼筆工具主要用來繪制形狀特别不規則的圖形。激活【工具】面闆中的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按鈕後,在頁面上單擊一下就會建立一個錨點,錨點之間會自動産生連線。要建立下一個錨點時,按住滑鼠左鍵不放并拖動一個方向可以建立曲線,如圖2-28所示。将光标移動到第一個錨點上,指針變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形狀時單擊滑鼠可以将路徑封閉。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展開【路徑查找器】面闆,利用【路徑】選項組中的按鈕可以将開放的路徑閉合,或者将閉合的路徑變成開放狀态,如圖2-29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2.3 色闆和漸變

在InDesign中,色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一方面,色彩确立了版面的色調,進而影響版面的風格。另一方面,我們在顯示器上看到的色彩不等于成品的效果,如果控制不好顔色類型和顔色模式,印刷後就會出現較大的色差。

2.3.1 顔色類型和顔色模式

要想正确選擇顔色類型和顔色模式,我們必須了解它們的概念。

顔色類型

InDesign的顔色類型分為印刷色和專色。印刷色就是我們俗稱的四色印刷,即使用黃、洋紅、青和黑色作為基礎色,然後按照相減混色原理合成其他的色彩,如圖2-30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專色是一種預先混合的特殊油墨,具有色域寬、色差小的特點,一般用來印刷Logo或固定圖案。選擇專色時需要使用潘通色卡或油墨廠商提供的色卡,如果沒有特殊需求,不建議自己随意定義專色。因為非标準的專色印刷廠不一定能準确地調配出來,在螢幕上也無法看到準确的

顔色。

  • 顔色模式

顔色模式主要有Lab、CMYK和RGB三種類型。Lab模式由三個通道組成,其中的L表示亮度,a表示從洋紅色至綠色的範圍,b表示從黃色至藍色的範圍。這種色彩模式的特點是色域寬闊,肉眼能感覺的色彩,都能通過Lab模型表現出來。

RGB是顯示器采用的顔色标準,R代表紅色,G代表綠色,B代表藍色,用InDesign設計網頁或者是電子書時可以采用這種色彩模式。

CMYK模式就是四色印刷采用的色彩模式,C代表青色,M代表洋紅色,Y代表黃色,K代表黑色。設計印刷品時,應該采用這種色彩模式。

2.3.2 使用色闆

【色闆】面闆是建立和管理色彩的中樞,如圖2-31所示。面闆上的【套版色】和【黑色】屬于内置色闆,它們後面帶有圖示,表示該色闆不能被編輯和删除。【紙色】也是内置色闆,僅用來預覽,雖然紙色可以修改顔色值以比對不同類型的紙張,但是不能被列印或印刷出來。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 編輯色闆

輕按兩下一個色闆打開選項對話框,通過下拉菜單選擇顔色類型和顔色模式,然後通過滑動條調整設定顔色值,最後單擊【确定】按鈕儲存修改,如圖2-32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建立和删除色闆

單擊【色闆】面闆下方的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按鈕就會複制目前選中的色闆。将色闆拖動到按鈕上可以将該色闆删除。

吸取顔色

我們還可以激活【工具】面闆上的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按鈕,在頁面上的任意位置單擊滑鼠拾取顔色,如圖2-33所示。擷取顔色後,單擊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按鈕可以将由五種顔色組成的顔色組添加到【色闆】面闆中,如果隻想儲存一種顔色,可以直接将這個顔色拖動到【色闆】面闆中。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2.3.3 建立漸變色

為形狀設定填色和描邊的方法非常簡單,選中一個形狀後,在【控制】面闆中通過控件選擇即可,如圖2-34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為形狀填充漸變色的方法是執行【視窗】|【顔色】|【漸變】指令打開【漸變】面闆,在【類型】下拉菜單中選擇漸變方向,如圖2-35所示。

在漸變色譜下方單擊滑鼠就能建立一個新的色标,而删除一個色标的方法是将色标拖離面闆以外的範圍。按住Alt鍵單擊【色闆】面闆中的一個色闆,選中的色标就會應用這個顔色。左右拖動色标可以調整色标的位置。左右拖動漸變色譜上方的兩個滑塊,可以控制色标顔色的作用範圍,如圖2-36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2.4 置入與處理圖像

計算機中的圖像分為位圖和矢量圖兩類。像素是位圖最小的資訊單元,每個像素都具有特定的位置和顔色值,将很多個像素按照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順序排列起來就形成了位圖。在版式設計中,位圖的分辨率用PPI(像素密度)來度量,即每英寸圖像内有多少個像素點。很顯然,在尺寸不變的情況下,位圖包含的像素點越多,分辨率就越高,印刷出來的圖像也就越精細。

矢量圖是用幾何特性描述的圖形,我們剛剛繪制過的形狀就是矢量圖。矢量圖最大的特點圖像品質與分辨率無關,任意放大和縮小都不會失真。缺點是色彩層次不豐富,難以表現逼真的實物,如圖2-37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常用的位圖圖像格式有JPEG、BMP、TIF和PSD。JPEG格式采用了有損壓縮算法,大幅度的減小圖像體積的同時也會産生失真。BMP格式幾乎不進行壓縮,是以會占用很大的磁盤空間。TIF格式支援多種編碼方式,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和擴充性,是出版印刷業公認的标準格式。PSD是Photoshop的專用檔案格式,可以儲存圖層、透明度、路徑等原始資訊。

總結前面介紹過的内容,使用InDesign進行版式設計時,排版所需的照片和圖檔盡量采用TIF格式的位圖,顔色模式為CMYK。普通雜志和宣傳品的圖像分辨率一般為250~300PPI,精美畫冊和書籍的圖像分辨率為350~400PPI,報紙的圖像分辨率為150~200PPI。

如果圖檔需要摳圖去除背景,最好在Photoshop中處理,然後儲存為PSD格式。版面上的标志和LOGO應該采用矢量格式,直接儲存為矢量繪圖軟體的專用格式即可。

2.4.1 直接置入圖像

執行【檔案】|【置入】指令,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輕按兩下一張圖像,在文檔視窗上單擊滑鼠即可按照原始尺寸置入圖像。在頁面上單擊并拖動滑鼠則可以控制置入圖像的大小。

我們還可以在【置入】對話框中選取多張圖像,按下【打開】按鈕後按照選取順序逐個置入圖像。使用鍵盤上的方向鍵可以切換下一張置入的圖像,如圖2-38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置入圖像時,系統會自動生成一個和圖檔尺寸相同的架構。直接用【選擇工具】拖動圖像邊框,隻能改變架構的大小,如圖2-39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輕按兩下圖像或者使用【直接選擇工具】選取圖像,拖動圖像周圍的褐色邊框就能調整圖像的大小。如果圖像大小超過了架構,就相當于對圖像進行剪切操作,如圖2-40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2.4.2 通過架構置入

在實際工作中,建立一個新文檔後,我們會利用架構作為占位符,設計好版面的結構布局後再置入圖像,如圖2-41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在【工具】面闆上激活【矩形架構工具】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在頁面上單擊并拖動滑鼠建立架構,架構上的十字條表示這是一個正在等待充填内容的空白占位符,如圖2-42所示。選中這個架構後按下快捷鍵Ctrl+D,就可以在架構中内置入圖像。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2.4.3 置入透明圖層

如果圖像帶有透明資訊,把這個圖像置入到InDesign後就會顯示出同樣的透明效果。問題是,如果圖像中包含很多個圖層,我們隻想置入部分圖層時應該怎麼辦呢?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在【置入】對話框中勾選【顯示導入選項】複選框,然後輕按兩下需要置入的圖像,如圖2-43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在彈出的【圖像導入選項】對話框中單擊【圖層】頁籤,通過【顯示圖層】選項組中的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按鈕就可以選擇導入哪些圖層了,如圖2-44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2.4.4 置入剪切路徑

用鋼筆工具繪制複雜形狀是一件費時費力的工作,而在Photoshop中,隻需拖動滑鼠就能輕松建立各種自定義形狀。如果能将Photoshop的自定義形狀導入成InDesign的路徑,是不是就能免去繪制形狀的煩惱呢。這裡介紹一下用剪切路徑功能導入PS形狀的方法。

在Photoshop中單擊【工具】面闆中的【自定義形狀工具】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在【控制】面闆上選擇一個自定義形狀後在畫布上建立形狀路徑,如圖2-45所示。

先單擊【路徑】面闆中的按鈕建立選區,然後單擊面闆右上角的按鈕,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建立工作路徑】,如圖2-46所示。繼續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設定【容差】參數為3。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輕按兩下【路徑】面闆中的【工作路徑】,彈出對話框後單擊【确定】,如圖2-47所示。再次單擊按鈕,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剪貼途徑】,彈出對話框後設定【展平度】參數為1。

在【圖層】面闆中單擊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按鈕建立一個新圖層,然後将【形狀】和【背景】圖層删除,結果如圖2-48所示。執行【檔案】|【存儲】指令儲存圖像,格式選擇【PSD】。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在InDesign中置入剛剛儲存的圖像,選中圖像後在頁面上單擊滑鼠右鍵,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執行【将剪切轉換為架構】指令。這樣就得到了完整的路徑,我們不但可以給路徑填色描邊,還能用【直接選擇工具】編輯路徑上的錨點,如圖2-49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2.4.5 使用連結面闆

已經置入到InDesign的圖像如果被修改,那麼圖像的右上角就會顯示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圖示,輕按兩下這個圖示就會更新圖像,顯示最新的效果,如圖2-50所示。

【連結】面闆是管理和檢視圖像資訊的中樞,如圖2-51所示。在這裡我們要重點關注【有效PPI】數值。【實際PPI】是原始圖像的像素密度,【有效PPI】是圖像經過InDesign處理後的像素密度。如果有效PPI數值達不到印刷标準,就要縮小圖像或者更換圖像素材。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為了節約文檔容量,我們在頁面上看到的圖像隻是包含原始圖像連結的顯示樣本。如果原始圖像缺失,那麼将文檔發送給别人後就無法顯示這個圖像。要想避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單擊【連結】面闆右上角的按鈕,在彈出的菜單中執行【嵌傳入連結接】指令将原始圖像嵌入文檔中。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2.5 圖層和效果面闆

用過Photoshop的讀者一定很熟悉圖層。我們可以把圖層想象成一張張透明的紙,把這些紙堆疊起來後,上面一張紙透明的地方就會顯示出下面一張紙上的圖像,不透明的地方則會遮擋下面的圖像,如圖2-52所示。

所謂的效果,其實就是Photoshop中的圖層混合模式和圖層樣式的結合體。圖層混合模式是将目前層的對象顔色與下一層的對象顔色混合疊加,通過不同的混合算法産生各種效果,如圖2-53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圖層樣式也是一項圖層處理功能,這項功能可以簡單快捷地制作出各種立體投影、質感以及光景效果,如圖2-54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2.5.1 使用圖層面闆

【圖層】面闆不但是圖層操作的中心,在這裡還可以很友善地檢視和管理文檔中的各種對象。在對象名稱清單中,對象名稱的先後順序就是圖層的順序,調整圖層順序的方法是上下拖動對象名稱,如圖2-55所示。

單擊對象名稱前面的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按鈕,就可以在頁面上隐藏這個對象,單擊對象名稱後面的按鈕,這個對象就會被選中,如圖2-56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在對象名稱清單中選擇一個對象,單擊面闆下方的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按鈕可以将該對象删除。單擊面闆下方的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按鈕可以建立一個新的圖層,輕按兩下圖層名稱打開【圖層選項】對話框,在這裡可以修改圖層的名稱、顔色和其他選項,如圖2-57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2.5.2 使用效果面闆

效果可以應用給對象的不同級别,比如我們在【效果】面闆中選擇【對象】級别,減小【不透明度】參數後,對象的填色、描邊和包括的文本都會變成半透明狀态。如果我們選擇【填充】級别,那麼【不透明度】參數隻能作用于對象的填色部分,如圖2-58所示。

  • 使用混合模式

當兩個對象彼此重疊時,通過混合模式清單可以選擇疊加部分的顔色混合效果,如圖2-59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在預設設定下,對某個對象應用了混合模式後,該對象下方的所有對象都會受到影響。如果我們隻想讓混合模式作用于特定對象,可以先将需要混合的對象編組,然後勾選【分離混合】複選框,如圖2-60所示。

【挖空組】選項的作用和【分離混合】正好相反,【分離混合】選項可以讓混合模式隻影響編組的對象,而【挖空組】選項則是讓混合模式不影響編組的對象,如圖2-61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 添加對象效果

選中頁面上的對象後,單擊【效果】面闆下方的按鈕,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就能為標明的對象添加和設定樣式效果,如圖2-62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單擊【效果】面闆下方的按鈕可以将應用到對象上的樣式效果清除,單擊按鈕可以清除對象上所有的混合模式、不透明度和樣式效果設定。

2.6 上機練習

請打開第1章上機練習儲存的台曆文檔,如果沒有儲存,可以打開附贈素材中的【上機練習】|【上機練習02】|【台曆.indd】文檔。學習了本章的内容後,我們可以給台曆添加圖像和形狀了。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雖然是練習,也應該按照實際工作的步驟進行。按照标準流程,建立好文檔後,下一步應該設定色闆。展開【色闆】面闆,輕按兩下第一個青色色闆,在彈出的對話框中修改顔色值為CMYK=0、0、0、70。取消【以顔色值命名】複選框的勾選,然後将色闆名稱命名為“文字”,如圖2-63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輕按兩下洋紅色闆,設定色闆的名稱為“封面”,修改顔色值為CMYK=19, 97, 74, 0。将其餘的色闆拖動到面闆下方的按鈕上删除,結果如圖2-64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接下來添加圖像和形狀。按F鍵激活【矩形架構工具】,在頁面1上捕捉出血線和參考線建立矩形架構,如圖2-65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在【控制】面闆中勾選【自動調整】複選框,然後按Ctrl+D組合鍵置入附贈素材中的【上機練習】|【上機練習02】|【封面.tif】圖像。在頁面的空白位置單擊滑鼠右鍵,在彈出快捷的菜單中執行【顯示性能】|【高品質顯示】指令,結果如圖2-66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形狀的寬度和高度中包括描邊粗細,如果先建立形狀,然後取消形狀的描邊,那麼這個形狀的尺寸就會變小。是以,需要建立沒有描邊的形狀時,我們應該在【控制】面闆中将填充顔色設定為【封面】,将描邊顔色設定為【無】。按M鍵激活【矩形工具】,在圖像下方建立一個矩形,如圖2-67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按V鍵激活【選擇工具】,然後在頁面的空白位置單擊滑鼠取消形狀的選取。繼續在【控制】面闆中設定填充色為【紙色】,按M鍵激活【矩形工具】,捕捉兩條水準參考線建立矩形,如圖2-68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執行【視窗】|【效果】指令展開【效果】面闆,設定混合模式為【疊加】,如圖2-69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封面設定好了,現在切換到頁面2,捕捉出血線建立一個矩形形狀。在【控制】面闆中設定【H】為70毫米,填充色為【封面】。單擊按鈕,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對齊頁面】,繼續單擊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按鈕居中對齊矩形,結果如圖2-70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按Ctrl+C和Ctrl+V組合鍵複制矩形形狀,在【控制】面闆中修改【H】參數為5毫米,填色為【紙色】。将白色矩形的上邊緣與紅色矩形的上邊緣對齊,然後按住Alt鍵移動白色矩形進行複制操作,将複制矩形的下邊緣與紅色矩形的下邊緣對齊,結果如圖2-71所示。展開【效果】面闆,設定兩個白色矩形的混合模式為【疊加】。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按T鍵激活【文字工具】,在頁面上建立一個文本架構後輸入“2019”。選中所有數字,在【控制】面闆中設定【字型】為“Dessau Pro”,【字型大小】為80點,填色為【紙白】。按Esc鍵激活【選擇工具】,單擊【控制】面闆上的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按鈕讓文本架構的尺寸适配文字大小,繼續單擊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按鈕将文本架構居中對齊,如圖2-72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執行【文字】|【建立輪廓】指令将文字轉換成形狀,然後按Ctrl+D組合鍵置入附帶素材中的【上機練習】|【上機練習02】|【背景.tif】圖像。在文字上輕按兩下滑鼠進入圖檔編輯模式,按住Shift鍵縮小背景圖像,結果如圖2-73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按Esc鍵退出圖像編輯模式,在【控制】面闆上設定描邊色為【紙白】,【描邊粗細】為1.5點。展開【效果】面闆,單擊面闆下方的按鈕,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外發光】。在【效果】對話框中設定【模式】為【正片疊底】,顔色為黑色,繼續設定【不透明度】為50%,【大小】為2毫米,單擊【确定】按鈕完成設定,如圖2-74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切換到第三個頁面,按F鍵激活【矩形架構工具】,捕捉出血線和參考線建立架構。确認【控制】面闆中的【自動調整】複選框被勾選,然後按Ctrl+D組合鍵置入附帶素材中的【上機練習】|【上機練習02】|【001.tif】圖像,如圖2-75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按Shift+I組合鍵激活【顔色主題工具】,在圖像上單擊滑鼠拾取顔色,将左數第二個色闆拖動到【色闆】面闆中,然後将色闆命名為“一月”,如圖2-76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在【控制】面闆中設定填色為【一月】,描邊色為【無】,然後在頁面的左下角建立一個矩形,如圖2-77所示。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台曆一月的正面設定好了,選中矩形形狀和圖像架構後按Ctrl+C組合鍵複制。切換到頁面5,單擊滑鼠右鍵後執行【原位粘貼】指令,然後按照前面的操作替換圖像、拾取顔色,如圖2-78所示。其餘奇數頁的頁面請讀者自行設定,正好可以熟練一下各項操作,最後别忘了儲存文檔,在下一章中,我們還要給台曆添加文本。

帶你讀《InDesign CC排版設計全攻略:視訊教學版》之二:圖形與圖像處理第 2 章 圖形與圖像處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