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帶你讀《區塊鍊真相》之三:區塊鍊對金融行業和世界經濟的影響第三章

點選這裡檢視第一章 點選這裡檢視第二章

第三章

區塊鍊對金融行業和世界經濟的影響

2002年,我加盟央視。當時我覺得,媒體的主要形态就是電視、廣播和報紙。現在十幾年過去了,網際網路已經徹底地重塑了傳媒業,無論是内容、管道、閱聽人還是管理機制都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打一個比方,如果把傳媒業比做世界這個生命體的呼吸,那麼金融業就是世界經濟的血液。網際網路已經重塑了傳媒業,那麼區塊鍊又會給金融業帶來怎樣的改變呢?

金融機構是指從事金融服務的中間機構,具體可以細分為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大衆已經習慣了彙款時通過銀行等中間機構,但是,這一切也許很快會被改變。

金融業被迫改變,沒有中間商的新金融體系即将建立。

Daniel Peled認為,銀行以及其他諸如PayPal、速彙金、西聯彙款等服務之是以能占領市場頭部位置,主要是因為競争管理條例決定了市場準入标準,這也讓極少數人壟斷了整個行業。當今财政系統運作的方法是,由銀行來承擔中間商的角色,而銀行就是一個關卡,它掌握着各類賬款的所有權。

我們在商店付款時,相當于委托銀行将資料庫中自己賬号的金額轉移到商家賬戶中,并且從中抽走手續費。我們寄希望于銀行能負起應負的責任,但是作為銀行顧客的我們,與銀行的KPI之間又有着明顯的聯系—銀行要靠招攬顧客來增加營收,這就使得兩者的利益無法保持一緻。

區塊鍊最打動以色利風險投資專家Moshe Hogeg的是它控制所有價值的能力,以及使價值流動化的能力。以保險公司為例,他們希望客戶的投保金額越多越好;但當意外真的出現,他們又和客戶想要的完全相反,希望賠付金額越少越好,最好一分錢都不賠。作為客戶呢,他們則希望投保金額盡量少,而在意外出現時能獲得盡量多的賠付。有了區塊鍊,這種舊的利益沖突将被徹底颠覆。

在Daniel Peled和Moshe Hogeg兩位以色列嘉賓看來,無論是銀行業、保險業還是其他金融行業的壟斷者,都會因為區塊鍊技術及附着其上的數字貨币體系,被動地發生深刻而徹底的變化。

3.1 銀行式微,金融民主化

Daniel Peled認為,區塊鍊技術讓我們第一次有能力去建構一種無中間商的财務及銀行系統。銀行管賬就是在劃定的特定時間段内的财富歸屬權,而區塊鍊可以用去中心化的方式做同樣的事情,還能避免雙重支付。在各大銀行、政府和股東控制的舊經濟體系中,有越來越多的資産正在轉移出來。他認為,随着更多的資本流入,區塊鍊能夠創造出更大的連鎖效應:人們不僅開始意識到現有系統的運轉不靈,也有了把這種想法普及給他人的經濟動力。

在Moshe Hogeg看來,金融機構是一種賦予人們投資、出售、資産流動化和資産購入能力的工具。我們今天看到的金融機構、交易所是所有這些功能的中心。在加密貨币的世界,全球各地的小交易所都能提供交易服務,可供挂牌的交易所數量沒有限制,可以二十四小時全天候交易,它們不放假,也不過周末,是以人們不需要局限于隻在一兩個交易所挂牌上市。Moshe Hogeg堅信,這是對當今巨頭的一個巨大威脅,情況不停改變,它們需要去改變、去适應。

一個沒有中間商的新金融體系建立起來之後,銀行等中間機構會消失嗎?我覺得不會,因為技術無法完全代替人工。但是,區塊鍊确實能讓銀行業産生巨變:金融業會變得越來越民主,普通人将會被真正公平地對待。

以色列嘉賓Nimrod May在多年前就對此感同身受。2014年,以太坊剛剛啟動不久,Nimrod May坐在一個聚會的人群之中,聽到台上有人提問:“有誰喜歡你們的銀行?”當時隻有一個人舉手,而這個舉手的人後來被發現原來是個銀行家。當Nimrod May還在思考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時,提問的人解釋說:“我們不需要被這些銀行家們束縛,不要在使用銀行服務時像挂着腳鐐的囚徒,也不要因為銀行去改變自己。你把錢存在銀行,銀行應該感恩你才對。”區塊鍊技術和去中心化思想就像閃電一樣,一下子擊中了Nimrod May,讓他看到了光亮。

Nimrod May告訴自己,現在就是嘗試的機會,要去了解人類潛力的極限,要去思考怎樣在該系統中占得一席之地。多年之後,回顧那時,這一瞬間真的改變了他的人生:很多迷茫都煙消雲散,他突然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前進方向。他越來越相信該技術曾經的承諾,并迫不及待地想看到更多人參與其中。同樣,以色列發展最快的視訊共享網站MetaCafe的創始人、企業家、投資人Eyal Hertzog也持同樣的看法。在他看來,區塊鍊技術的一個偉大之處就是能夠幫助人們實作潛在的金融創新。

帶你讀《區塊鍊真相》之三:區塊鍊對金融行業和世界經濟的影響第三章

關于此方面,我的觀點是,不單是銀行業,世界上所有的金融服務中間商,甚至包括其他領域,比如說音樂、通信等領域的中間服務商,遲早都會遭遇這一切。因為區塊鍊自帶一種價值觀,一種消解壟斷、拉平世界的正能量。然而,如同網際網路技術一樣,區塊鍊技術肯定也有一個從弱變強、從單一到豐富的過程,随着技術的發展進步将不單會刺激金融機構,也會對金融技術、應用的創新帶來影響。

現在的金融系統并沒有公平對待每位顧客,存入銀行财富的多少會影響顧客享受的服務範圍。銀行的商業模式旨在增收,這就導緻有更多存款的客戶可以享受更好的待遇,而在區塊鍊中則遵循人人平等的原則,相同的技術産生相同的費用。毋庸置疑,區塊鍊技術沖擊了現有的金融體系,現有銀行的主營商業模型将被取代。但同時,出于安全性考慮,我們還是會需要實體來保證資産安全,是以銀行也将繼續存在。因為現有金融體系不能保證其提供高效的服務,是以區塊鍊會被應用其中來促使銀行提升競争力。

3.2 區塊鍊驅動金融創新

Daniel Peled推斷,任何技術出現後,使用者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技術的應用。無論是網際網路還是區塊鍊,終究隻是一項技術,而每項技術的應用都有兩面性,最終取決于我們如何操作和應用。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基礎和核心。在今天的金融體系中,銀行充當了不同群體間分類賬和會計系統提供者的角色。雖然網際網路一直在推動着金融體系的重構,去中心化、去中介化的商業理念和商業前景也得到了市場的普遍認可,但核心技術保障體系的欠缺仍然是這一理念得以實作最大的掣肘。

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雖讓我們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傳統的中心化機構的束縛和操控,但我們距離完全的去中心化依舊很遙遠,甚至部分所謂的網際網路金融平台,既無法實作完全去中心化的服務體系,又缺乏傳統中心化機構所擁有的信用保障和風險防控能力,導緻平台使用者往往承擔着巨大的潛在風險。

毋庸置疑,區塊鍊能夠幫助金融行業有效地降低成本、提升業務處理效率,并降低潛在的風險系數。區塊鍊意圖建立一個更開放、更透明、更易被便捷擷取的金融體系,創造出新的價值連接配接方式和商業模式。有了區塊鍊,我們能建立起一個沒有中間商的新金融體系,移除金融服務雙方對中間機構的依賴,進而加速金融交易的完成,降低交易成本,解決底層交易的成本和效率問題。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區塊鍊無須借助任何第三方機構,隻通過分布式節點之間的互相驗證和共識機制即可記賬,可以在數字傳輸的同時完成價值轉移,有效避免數字資産雙花(二次支付)的問題。

在Daniel Peled看來,在西方,人們對擁有儲蓄賬戶和貸款都習以為常,對對沖風險的概念也并不陌生。但是實際上,當今世界的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接觸到這些金融服務的途徑。尤其在開發中國家,有30億人雖然拿着勞動所得的工資,但是根本接觸不上現有的金融系統。

Daniel Peled認為,技術的進步可以應用于解決開發中國家存在的諸多痛點,能夠深刻地影響這些開發中國家的金融服務。未來,區塊鍊技術會成為很多國家金融産業體系中的主幹。

Eyal Hertzog在以色列加密貨币領域長期擔任精神領袖角色。他的觀點是,有了區塊鍊技術之後就可以創造新的交易方式,比如證券型代币。雖然該種代币會受到更多限制和規範,但它的運作方式也非常有意思。舉例來說,證券型代币能確定投資者從企業營銷收入中擷取回報,而不是從利潤中擷取。股份能讓你從企業盈利中分紅,而證券型代币能確定你從營銷收入中分成,是以就不用擔心企業是不是開支過高或者利潤留存,因為投資回報是由營銷額決定的。

帶你讀《區塊鍊真相》之三:區塊鍊對金融行業和世界經濟的影響第三章

我們正在見證從一種舊網際網路金融技術向新網際網路金融技術轉變的過渡期。現在,很多企業都在發行證券型代币。改變才剛剛發生,一些金融機構已經開始意識到了這種轉變,并且開始有所行動,進駐到區塊鍊這一新領域中來,來有效應對在經濟新常态下金融業出現的一系列挑戰,構築更普惠、更實時、更智能、更跨界、更高效的金融新格局。屆時,區塊鍊這一極具廣闊發展空間的新技術,就像網際網路一樣,會在世界範圍内釋放巨量的潛力和創新力。

Nimrod May認為,首先,金融服務将會被區塊鍊技術徹底颠覆;其次,區塊鍊能給服務提供者或服務接受者帶來更多價值。大量應用區塊鍊技術來降低營運生産、傳輸成本的情況,在很多行業已經發生。每一個行業、每一種服務都會使用區塊鍊來提升并保證高安全度和可信任度。

2018年7月3日,花旗銀行首席技術官Amit Varma曾公開表示,通過使用區塊鍊技術可以降低70%~80%的供應鍊管理成本,區塊鍊技術将為全球貿易各環節(從制造業到航運再到分銷)的參與者大幅度縮減成本。上海證券交易所于2018年7月在其釋出的一份研究報告中也明确指出,區塊鍊技術在證券發行、交易、清算、結算和客戶管理方面都有其适用的可能性,并且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目前,全球第一家區塊鍊茶交易服務平台—茶鍊(tea chain)便利用區塊鍊技術和智能合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其營運成本僅為中心茶交所的1/10。

對于金融産業能否适應區塊鍊時代的問題,Eyal Hertzog認為,想要展現區塊鍊技術對全球金融産業的影響,最好的方法是類比網際網路對全球傳媒行業的影響。金融産業應當适應區塊鍊時代,就像當年的傳媒行業已經适應了網際網路并且得到重生一樣。網際網路曾在不同的時間、地點,以不同的方式,深刻影響過許多行業和人們的生産、生活。而如今,區塊鍊再次把人們帶到了變革前夜,帶到了一個嶄新的十字路口。全球金融行業正面臨着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現狀,隻有不斷适應正在變化的新環境,努力尋求适應經濟發展的新契機,将不适應時代發展要求的舊元素逐一剔除、增強核心競争力,全球金融生态才能永葆旺盛的生命活力。

區塊鍊作為一種更先進的解決方式和更先進的技術,具有低成本信用創造、分布式共享、唯一性、不可篡改性、可追溯性、自适性等優良特性,最終将造福于融入金融體系中的每一個人。在這裡,我們将一起見證舊技術向新技術的過渡、各行業的飛速轉換和全球經濟的巨變。

3.3 區塊鍊将深刻影響全球經濟

第二章已經介紹了區塊鍊将帶來的八大變革,包括創作者的權益将得到保護、普通人将參與大型平台的利益配置設定以及大規模全球協作系統的形成等,都是從區塊鍊如何影響個體的角度來探讨的。在接下來的部分,我們将聚焦區塊鍊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3.4 每種商業模式都可以建立自己的網絡

帶你讀《區塊鍊真相》之三:區塊鍊對金融行業和世界經濟的影響第三章

以色列企業家、投資人Eyal Hertzog始終相信,區塊鍊技術允許人們通過建立行業的網絡來完善各行各業。我們可以反思現有的模式,思考如何将其與新技術結合,使其更開放、更高效,帶來更多創新潛力,因為有太多的創新技術尚未實作。

以太坊就是網絡連結服務中一個很好的例子。以太坊本質上是經濟體系,而不是公司,是以以太坊自身并不是一種商品。任何經濟體系的主要目的都應該是發展,而不是營利。當你創造一個連結衆多交易的經濟體系時,你就創造出一種具有金融動力的上層結構,因為每一個參與以太坊的人,都會從經濟體系的增長中獲利。

帶你讀《區塊鍊真相》之三:區塊鍊對金融行業和世界經濟的影響第三章

Eyal Hertzog認為,在這種結構或者體系下,人類可以創造出很多之前不可能存在的合作模式。拿雲服務來說,作為一種中心化的服務,過去一直是由谷歌、亞馬遜這樣的巨頭提供,但是,現在一些去中心化的雲服務出現,新的産業經濟正在形成。壟斷被打破,衆多企業在雲服務行業中參與競争,對使用者來說當然是好消息。這意味着,大家能以最低的價格獲得最好的服務。

區塊鍊技術的一個偉大之處就是能夠幫助實作潛在的創新技術。它不隻能實作資訊轉移,還可以實作廣泛資訊的記錄、追蹤、共享,并幫助解決方案盡快落地。基本上,這一技術可以在不同的時間點、通過不同的方式,重塑所有我們可以想到的經濟。

網際網路就曾在不同的時間、地點,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影響過許多經濟,區塊鍊技術對經濟也會産生相似的影響。是以,現在的問題不是區塊鍊将如何改變其他經濟形式,而是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改變其他的經濟。因為最終,所有的經濟都會受到區塊鍊技術的影響。

常有人說,現在的共享經濟不是真的共享經濟,隻有區塊鍊驅動下的共享經濟才能達到真正的共享。為什麼現在的共享經濟不是真正的共享經濟?區塊鍊驅動下的共享經濟将會是怎樣的一番圖景?這對普通人的生活又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王飛躍的答案是,現在的網約車根本不是真正的共享經濟。首先,所謂的“共享經濟”并不是真正的智慧經濟,因為它不受限制、不高效、牟利方式不正确,既不是真正的分布式,也不是全中心,更不是去中心化,也沒有實作自主自動化。它不是真正的組織化的有序性。區塊鍊智能驅動下的共享經濟才是真正的共享經濟,是真正可靠、可信、可用、高效、有結果的共享經濟,這才是未來的智慧經濟。

從攝影愛好者吳國勇的作品《無處安放》中,我們看到了包括上海浦東、廣州天河、北京通州、廈門同安等在内的全中國近20個共享單車墳場。這些畫面告訴我們:所謂共享經濟,目前還處于嬰兒期。區塊鍊将怎樣為共享經濟賦能?進入成年期後的共享經濟,将來會是一番怎樣的圖景?

帶你讀《區塊鍊真相》之三:區塊鍊對金融行業和世界經濟的影響第三章

3.5 區塊鍊帶來真正的共享經濟

以色列嘉賓Yaniv Feldman介紹,我們現在雖然有優步(Uber)和愛彼迎(Airbnb)等許多所謂的“共享經濟”平台,但這樣的模式中仍然有一個中心化的大平台,從各方抽成賺錢。但區塊鍊可以提供更大的市場空間,且不需要中心化的中介平台來監管使用者并從中抽取利潤,是以,未來區塊鍊中的交易一定會更受歡迎。

共享經濟的目的就是賦予大衆更多權力,讓大衆可以公平享有社會資源、互助互利互惠,通過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從中獲得經濟紅利、最終實作配置設定的合理性和公平性。網約車一方面讓司機賺錢,一方面讓乘客也有了更多選擇,但這并不是真正的共享經濟,而是“平台經濟”或“分享經濟”。平台的價值來源于平台使用者,而這種模式的本質是依附第三方網際網路平台,以租代買,使資源的支配權和使用權分離。

理論上來說,真正的共享經濟應該是:用區塊鍊來直接運作整個系統,如借助token這種技術要素來作為區塊鍊網絡上的價值傳輸載體,将使用者對平台或社群的貢獻量化并自動結算,給予相應獎勵,讓使用者與網際網路平台所有者可以共享平台價值的增值,而非讓網際網路平台所有者單獨享受這一紅利。

Yaniv Feldman認為,區塊鍊的網絡系統将會取代當今社會中許多大型服務中介平台的角色。未來,這種中間商營運和管理平台從中交易抽成的模式不會長久存在。區塊鍊中會有一個自治的網絡取代這個平台,并基于區塊鍊的激勵模式推進分享經濟向共享經濟更新,成為一個更高層級的新型平台經濟。區塊鍊将借助分布式賬本和智能合約技術大幅降低契約建立和執行的成本,打破信任障礙,真正實作去中介化,進而打造真正的共享經濟,全面開啟共享經濟的全新時代。

2017年,迅雷推出中國首個共享計算(以區塊鍊技術為基礎,通過已授權的智能硬體裝置記錄、彙總社會普通家庭中閑置的帶寬、存儲、計算等資源,并通過跨平台、低功耗的虛拟化技術,以及節點就近點對點通路的智能排程技術,提供實作更快、更易擴充、更環保的計算資源)場景下的區塊鍊應用—玩客獎勵計劃。通過玩客雲智能硬體和區塊鍊技術的結合,迅雷使共享經濟業務規模實作了跨越式增長。截至2018 年4月16 日,迅雷通過玩客雲與區塊鍊技術構造了可信任的共享計算生态,通過區塊鍊技術促使共享經濟模式形成了規模化的商業應用,為全社會提供了150多萬個加速節點和超過1500PB的海量存儲空間、30Tb/s 的儲備帶寬,可以滿足企業對存儲、網絡加速、邊緣計算、函數計算等的各類需求,有效提升了社會資源的利用效率。

在王飛躍看來,中國人有很多夢想,從古人所說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大同世界”等概念可見一斑。區塊鍊技術,讓這些夢想從文學描述變成科學描述、技術方案,最後将在未來真正給人類帶來“人機結合、知行合一、虛實一體”的“合一體”智能經濟、智慧社會。

以色列嘉賓Daniel Peled認為,與區塊鍊相關的技術像是一個大型社會實驗,而這個社會實驗對全球經濟的持續撞擊,是任何力量都無法左右的。這是人類曆史上首次不需要中心化系統就創造出了數字化稀缺資産。有了區塊鍊之後,控制者想關閉掉這項服務會變得非常困難。因為區塊鍊不隻是一項技術,同時也是一項社會運動。對于參與其中的正在鑽研的人來說,它有着重大的哲學意義。越來越多的資本正在從傳統的金融系統、從傳統期權等市場中,轉入到加密貨币系統中去,這也是近年來加密貨币發展迅速的原因。

預測未來并不容易。未來十年,世界将會怎樣?我們腦子裡可以想象這樣一種畫面:物聯網會幫助這個世界随時随地緊密相連;25%的法定貨币會被數字貨币取代,這意味着,包括國際貿易在内的未來很多交易,會用數字貨币來進行;許多職業會因為機器人的存在而消逝,老齡化将會變成一個世界級的問題;而生物制藥的發展,可能會讓很多制藥公司宣布,癌症、糖尿病将會被徹底攻克。

帶你讀《區塊鍊真相》之三:區塊鍊對金融行業和世界經濟的影響第三章

3.6 未來預測:“剛剛好”社會即将來臨

段永朝得出一個結論:未來,我們所有熟悉的一切,都會被重新定義。在這種情況下,對我們每一個普通公衆來講,最大的挑戰就是盡快地更新過去的假設:對人的假設、對世界的假設、對财富的假設以及對這個世界運作規則的假設。其中,最重要的假設就是,工業時代讓我們越來越習慣于假設人是機器,這個假設今天已經徹底崩塌。我們需要了解,資訊社會正在緻力于把機器變成像人那樣的狀态。

區塊鍊正在孕育一個偉大時代的到來,它是過去25年來網際網路發展史上為數不多的幾次重大變革之一。當新技術逐漸滲透于經濟、社會和生活複雜的動态過程中,它會為人類社會及其經濟組織的運作方式帶來颠覆性的變化。是以說,區塊鍊帶來的是一場深刻的革命,它對過去兩百年來工業資本主義的基本的商業模式、商業邏輯和生産方式,将進行一次完全的颠覆,它所瞄準的就是過去商業社會的底層邏輯。這種颠覆性的技術,未來将重構網際網路金融乃至整個金融業的關鍵底層基礎設施,突破約定俗成的無數的條條框框的限制,進而踏入此前無法涉足的一系列全新的應用領域。

2017年7月,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在其釋出的名為《金融科技發展的國際經驗和中國政策取向》的報告中指出,區塊鍊在金融領域的根本性創新主要展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徹底的金融資産資料化。區塊鍊上的資訊不可篡改和去中心化的資料存儲方式,以及技術使用的便捷性和低交易成本,都可使其成為包括貨币在内的各類金融資産數字化的最佳載體。

二是全新的實時數字化交易模式。不同于目前各類金融交易的T+N模式,區塊鍊網絡中将不存在“清算”的概念,所有的交易都是“發生即清算”,在交易完成的瞬間,所有的賬本資訊瞬間都完成同步更新。

三是革命性的“去信任”過程。區塊鍊技術的運用将徹底颠覆金融體系中的信任模式,即從信任金融機構等中間機構的模式轉變為交易雙方互相信任的模式。也就是說,傳統銀行商業模式的底層邏輯将受到重大調整,銀行的部分中介功能将不複存在。過去被我們認為是颠撲不破的那些法則、原則,通通都可能消散于無形。它會被這個越來越連接配接的世界、越來越信任的世界融化掉。

趙剛在《區塊鍊—價值網際網路的基石》一書中,也同樣表達了他對未來區塊鍊社會的憧憬:“區塊鍊将建構起一個基于數學的全球信用體系,逐漸改變市場中人們交易的方式,優化按價值配置設定利潤的體系,在點對點的透明網絡中,清晰地還原大衆市場的供給與需求,激發人們互相認識價值、創造價值和互動價值。”區塊鍊打造的可信社會體系,将幫助人、物、資料都變得真實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