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轉]楊柏齡:科技成果轉化應以企業為主體!

[轉]楊柏齡:科技成果轉化應以企業為主體!

“我國的GDP是世界的15%,占了一個很大的比重,但是我們的能源消耗占全世界總能耗25%。”

10月22日,中國科學院原副院長、中國技術市場協會名譽會長楊柏齡在2019“創響中國”西鹹站啟動儀式上指出,我國機關GDP能耗,比世界平均水準都要高,我們跟發達國家之間依然存在着相當大的距離,而這很大程度上是我們現在在衆多的工業生産中,技術含量沒有達到預期目标造成的結果。

他認為,經營管理并不是科學家的長處,應該承認企業比科學家具有更大的優勢。

20年前日本的一個國際燃料電池博覽會給楊柏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博覽會上看到,幾百家、上千家的企業同時生産材料、零部件、器件組裝,全方位參與燃料電池的研發。而一旦燃料電池商業化,這一批企業構成燃料電池零部件材料供應商,很快便能形成批量進入市場。

他指出,在發達國家的重大科研方向或者産業化前景運作模式中,一大批企業處于對商業前景的這種期望,會用自己的特長來參與研究,推動産業化創新,這在産業結構上是符合市場經濟的比較合理的布局。

而我們國家存在的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企業主體不到位,我們的研發工作全由工程技術人員推進,自己實在做不了的就靠采購,沒有一大批企業利用自己的特長來參與。而且,現在很多科技公司的人員擔心自我利益得不到保證,是以成果轉化過程中常常強調自己的話語權、主導權,非自己的長處卻做了很多并不适合的事情,是以轉化率不高。

楊柏齡強調,“雙創”的戰略行動的核心力量是以企業為主體的社會優勢資源的整合,能夠把社會上的優勢資源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形成一個完整的産業鍊,才能獲得最終的經濟效益。高技術研發的水準,要通過産業化的實效來衡量,企業家來做企業,科學家搞科研,才能聯合起來把産學研做到極緻。

在他看來,成果從實驗室走到商品化這個過程,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長鍊,很多問題并不是科學技術本身的問題。在産業化過程中,應該以企業為主體,需要有一大批的企業家能有主體意識,真正利用內建的手段站到主體地位上,把社會上的優勢資源整合起來,來突破科技成果轉化的瓶頸。

轉自創頭條,原文連結:

http://www.ctoutiao.com/2396684.html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