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UTO
速度 深度 态度
導|語
2022/1/8
“去重塑合資豪華品牌所長期占據中級轎車市場的格局,做一次智能電動車品牌從未有過的嘗試。”
記者丨崔力文
責編丨杜餘鑫
編輯丨朱錦斌
此刻,距離2021 NIO Day結束,已經過去近半個月的時間。每當回想起那個夜晚,随着舞台的燈光逐漸聚焦,李斌身後緩緩駛出兩輛蔚來ET5時,那股莫名激動的情愫,還是會再次湧上心頭。至于原因,非常簡單。
“品牌成立7年,蔚來總要學會自己長大。”

作為旁觀者,在經曆足夠多沉澱所推出的ET5身上,看到了這家新勢力造車,對外毫無保留所展現出的決心。而前者對于企業本身的意義,以及上市傳遞後所肩負的使命,同樣重大且深刻。
就像2021 NIO Day的主題,被早早确定為“Hello World”。
一句“你好,世界”,已然可以了解為:有了ET5的加入,身處電動化轉型浪潮所催生的全新賽道上,蔚來正面向所有勁敵,彬彬有禮地問好,随即開始一場絲毫不留情面的“決戰”。
必勝的決心
平心而論,ET5所使用的打法,還是蔚來熟悉且習慣的方式。
從2017 NIO Day,作為旗艦SUV的ES8橫空出世,立住“高端、豪華、科技”的産品序列标簽,到之後售價更低、囊括使用者更為廣泛的ES6、EC6接連到來,再到2020 NIO Day,轎車序列的旗艦擔當ET7驚豔亮相,均為ET5的到來,做好了十分充沛的預熱與鋪墊。
令人感到驚喜的是,回顧後者的整個釋出過程,能夠感受到蔚來,悄然間發生的一些變化。
首先,在所有人最關心的售價方面,ET5 75度電池包補貼前起售價32.8萬元,100度電池包補貼前售價38.6萬元,分别采用BaaS車電分離方案後,補貼前起售價下探至25.8萬元。
老實說,如此定價的背後,更多是蔚來撲面而來的“誠意”,而李斌看似也放下了對于過分追求品牌高端化的“執念”。
其實,早在2021 NIO Day開始之前,就曾與身邊的友人探讨過關于新車售價的情況。當時,共同擔憂的點則集中在:很怕ET5與ET7,類似ES6與ES8一樣,沒有拉開很大的價格差,進而失去沖量的機會。
但最終結果證明,有些擔憂完全是多餘的。ET5在擁有足夠具有競争力的價格優勢後,再去看它所展現出的産品力,已然起到正向疊加效應。
具體來看,擁有雙電機布局,最大功率360kW,最大扭矩 700N·m,零百公裡加速4.3s,百公裡到零制動距離33.9米,風阻系數低至0.24。
擁有75度、100度以及150度三種不同動力電池容量選擇,最大續航裡程可以達到1000公裡。
擁有蔚來引以為傲的NAD自動駕駛輔助系統,配合NIO Aquila超感系統與超算平台Adam。
擁有33個高性能感覺硬體,總算力達到1016 TOPS、4片英偉達Orin晶片,标配19項輔助駕駛功能,後續逐漸實作高速、城區、泊車、換電等場景下,全程點到點自動駕駛。
而車身顔色、氛圍燈、全車音響,包括那個将AR/VR技術成功落地的全景數字座艙PanoCinema,多元度都能發現ET5仍在不斷進化,盡可能“讨好”年輕消費群體。
顯然,除了誠意,還能看到這款新車,全力開拓的決心。
活動現場,李斌面向所有使用者承諾,ET5傳遞日期将會在明年9月。即便他深知,這将實打實的考驗蔚來自身的供應鍊與産能。最終,新車釋出後,被“擠爆”的蔚來APP,亦在證明ET5已然受到終端使用者的熱烈追捧。
沖量的意義
試問,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蔚來自身最大的痛點是什麼?在我心中,沒有孵化出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爆款”,或是答案之一。
尤其是當特斯拉Model 3、Model Y位于中國新能源市場,呈現收割之勢,月銷早已紛紛破萬,反差尤為明顯。
是以,ET5對于蔚來的意義,就是成為爆款,幫助其實作更大的量變。
“肯定是有史以來我們釋出的訂單最多的車。對蔚來來說,大家了解一下,我們不發具體的數字。但能說的是,包括從ES8開始,這是我們在過去五年NIO Day釋出的新車中,訂單量最多的一輛車。”
活動結束的第二天一早,有幸與李斌進行了一場小範圍專訪。明顯能夠感受到,ET5的訂單量向好,令他十分欣慰。
之後,在被問及明年,有了ET5的幫助,加之另一款誕生自二代平台的産品加入序列,蔚來的傳遞預期目标,将會達到多少時,李斌也承認:“2021年,從銷量端來看,雖然仍保持了接近100%的上漲,但是仍未跑赢大盤。是以明年切入更多細分市場後,希望能夠多保持一點上漲勁頭。”
言語間,更多了一份謙虛。不過在更多人看來,即便遭遇疫情、缺芯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憑借ES8、ES6、EC6三款産品,蔚來今年的傳遞量依然無限趨近10萬輛大關。
那麼,不禁大膽預測,有了ET7、ET5以及另一款誕生自二代平台的新車加入産品序列,傳遞新車20萬輛,或是極有可能觸及的裡程碑。
而本文的主角,必然将會是其中,對于銷量提供最有力支撐的存在。并且不斷用實際表現證明,何為:“沒有爆款,就去創造一個爆款。”
變革的使命
“你認為過去七年間,蔚來究竟做對了什麼?”
或許,會有人把選票毫不猶豫的投給,其接連推出ES8、ES6、EC6、ET7四款主攻中高端市場的産品。
或許,會有人把選票投給,自品牌建立之初,其就堅定的想要成為一家使用者企業,為此建構出整套的服務體系。
或許,會有人把選票投給,起初确立補能技術路線之時,堅定不移的将“換電模式”納入其中,并堅持下來,與其它友商實作差異化。
甚至,會有人把選票投給,作為創始人的李斌,自身所具有的人格魅力,源源不斷地在為這家企業提供多元度的加持。
不可否認,上述四種選擇的背後,的确都有着各自的道理與出發點,但總感覺稍顯片面。相反,七年過去,如果要評選蔚來身上最為彌足珍貴的東西,個人會堅定地把唯一一張選票,投給這個“高端新能源品牌”的塑造。
因為整個過程中,完全沒有任何可以參考的模闆。中國汽車行業曆經幾十年的發展,沒有誰能夠同時觸及産品均價超40萬元與賣出10萬輛的雙重目标。
而此刻,伴随ET5的正式進場,我的答案又增加了一項:去重塑合資豪華品牌所長期占據中級轎車市場的格局,做一次智能電動車品牌從未有過的嘗試。
實際上,“5大于3”在2021 NIO Day進行傳播的過程中,總是被不斷提及。前一個數字很好了解,代指ET5。後一個數字,在部分人眼中,可能會認為是同賽道最大的競争對手特斯拉Model 3。
殊不知,望向更深層次,同為智能電動車的一員,ET5與Model 3之間的厮殺,雖然不可避免,但更多時候共同的敵人,還是傳統燃油車。是以數字“3”代指的更多是寶馬3系,甚至包括奧迪A4L、奔馳C級。
其實,據乘聯會公布的1-11月高端轎車銷量排行榜顯示,前兩位不出意外的被寶馬5系、寶馬3系所占據。同時,前10名中,并未見到智能電動車品牌任何一款産品的身影。
是以當綜合實力足夠與之抗衡,體系架構提供的支撐足夠給力,無論ET7,還是ET5,在設計、配置、科技感等多個次元,不僅實作了對寶馬5系、寶馬3系等豪華燃油轎車的超越,并且成功引領了自動駕駛旗艦轎車的設計趨勢。
而它們肩負的使命,就是在明年,令上述榜單中,出現蔚來的身影,就此牢牢占據一席之地,甚至沖擊銷冠的位置。從目前的趨勢來看,變革的使命,隻有這家新勢力造車能夠承擔。
“我們内部經常說的一個詞叫NBA,大家都說BBA。随着我們進入高端,對于高端主流豪華燃油汽車的替代,也希望蔚來跻身到那個行列,把BBA的格局變成一個NBA的格局。”
同一場專訪,相比李斌的謙虛,秦力洪可能是更鋒芒畢露的。放在這即将開啟的決戰時刻,并沒有任何的不妥。反而,可能是我們太久沒有看到過智能電動車品牌,充滿信心的向奔馳、寶馬、奧迪所宣戰,是以覺得無所适從。
文末,想要再次強調的是,品牌成立7年,ET5的到來更像是給這家新勢力造車,所獻上最好的生日禮物。回顧過往,有痛苦、有遺憾、有失落、有不甘,但終歸都會被欣慰、驚喜、興奮、激動所沖散。
蔚來,真的長大了……
|崔力文|
愛車如命,
更愛電動汽車的小編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