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家們一定聽過“支付并不是結束,而是使用者經營的開始”這句話。
解釋起來也很簡單,在傳統的購物場景裡,商家通過種種手段将使用者引到門店,就是為了最終顧客付錢的那一刻,此後便與顧客失去了聯系。
是以,商家們迫切希望沖破此類困局,與顧客搭建起長期穩固的交流關系,而這正是本文的主角“支付後推薦”能力最大的意義。
“支付後推薦”指的是商家可在使用者支付成功頁面,通過優惠券,鼓勵使用者收藏小程式,或者關注生活号。
由此一來,支付結果頁就成為下一次交易的開始,最終形成“從支付到支付”的正向循環。
現在支付後推薦已經逐漸成為商家标配,資料顯示:
- “好書搶不停”小程式使用支付後推薦功能推廣“收藏有禮”後,轉化率從原來的12%提升到17%,優惠券核銷提升40%
- “貨拉拉”上線支付後推薦之後生活号日均新關注使用者數增長140%。
……
好成績隻是最終展示結果,其背後離不開商家不斷營運。
如何結合自身産品形态、業務來配置這一功能呢?我們與幾位商家展開了一次深度對話,總結出一套營運攻略。
“收藏有禮”or“關注有禮”?
“支付後推薦”功能有一定的特殊性,商家上線這一功能時,雖然可以同時配置“收藏有禮”和“關注有禮”兩個玩法,一個導向商家小程式、一個導向商家生活号,但在使用者側隻允許展示其中一個。
也就是說,商家要做出抉擇,排出優先級。
1、高頻小程式,首選“收藏有禮”
對此,漢堡王并沒有太糾結,選擇了優先展示“收藏有禮”,把支付後的精準流量導向小程式。
他們認為,在高頻使用的餐飲領域,收藏小程式比關注生活号更加“短平快”。
快餐行業的節奏就是要快,這一點也展現在功能展示的優先級上。小程式在體驗、領券或者核銷方面,都十分輕便迅速,相比之下,生活号更多是内容産出口,使用者形成複購的反射弧會比較長。
對目前而言,提高使用者留存和複購才是核心,于是,選擇“收藏有禮”便水到渠成。
緊接着,下一個要面臨的問題是:商家常搭建小程式矩陣,該引導使用者收藏哪一款小程式?
在支付寶裡,漢堡王有“漢堡王King俱樂部”和“漢堡王自助點餐”兩款小程式,前者為會員小程式,使用者可以開通會員并檢視最新優惠;後者為點餐小程式。
漢堡王選擇了前者。
原因很簡單:支付後推薦頁的使用者,都已完成了訂單,體驗過漢堡王的服務,是以再提供一張爆款商品“皇堡”的優惠券,讓使用者收藏“會員小程式”并成為會員,進而領取其他商品的優惠券,留待下次核銷,這是非常順暢的場景承接:
使用者點餐——支付後——收藏小程式領取優惠券——成為會員——領取其他優惠券——再次消費。
2、非高頻小程式,更愛“關注有禮”
但對于例如搬家、送貨等非高頻業務場景的商家而言,就要另尋别策,慢慢“養使用者”。
專注于貨運服務的貨拉拉就首選“關注有禮”:為的是将支付結果頁的精準流量都沉澱至生活号,與使用者建立更深層次的聯系。
因為從自身業務上來看,生活号重内容、觸達、留存,小程式則更傾向于轉化。
如果使用者已經使用了貨拉拉,則說明小程式已在其使用清單上。但如果想讓使用者不斷複購,提高使用者粘性,引導關注生活号才是更合理有效的方式,畢竟生活号可以通過内容、模闆消息、活動持續觸達使用者。
另一個友善,貨拉拉在小程式使用中就已經通過各種入口引導使用者收藏小程式,如果有意願,不會等到支付後才收藏,是以,“支付後推薦”入口必然選擇“關注有禮”。
在資料上也顯示,貨拉拉“支付後推薦”展示的“收藏有禮”帶來的收藏量,不足總量的3%,而貨拉拉上線“關注有禮後”日均新關注使用者數增長高達140%。
留下還是流失,關鍵看送什麼禮
既然兩個活動都是“有禮”,便意味着商家用什麼“禮”也會影響到功能的效果。用得好可能效果翻倍,用不好則有可能适得其反。
在這一點上,“書袋熊”頗有經驗。
作為“支付後推薦”能力首批内測小程式,“書袋熊”小程式早在7月就已上線這項能力。在不斷試錯的道路上,這款小程式最終确認用“免費領書券”來當“禮”。使用者支付進入成功頁面,可點選收藏小程式,之後使用者可以額外獲得一張領書券(書費減免,郵費自理)。
書袋熊團隊看來,圖書的價值比較高,對應人群支付行動率也比較高。用免費領書的權益,可以更好的拉新、留存。
資料顯示,收藏有禮支付轉化率也從原來的12%提升到17%,月留存率提升約0.8倍,較之前都有很大的提升。
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漢堡王”。
之前,漢堡王曾用了一款單價較高的套餐來當“禮”,雖然折扣力度較大,但最終效果并沒有達到預期。複盤後總結的原因是用套餐打包的形式,會導緻使用者選擇餘地不多。例如,如果這位使用者不想喝可樂或雪碧,那麼他會覺得即使有折扣,這個套餐也不太适合。
于是漢堡王第二次嘗試時,拿出一款在中國頗受歡迎的單品皇堡來當“禮”,使用者收藏小程式後,就能獲得一張皇堡的減3元優惠券,其他則自由搭配。
漢堡王方面表示,皇堡是一款知名度很高的産品,使用者認可度高,是以這種“爆品+自由選擇”的方案上線後效果特别好。資料顯示,在調整後小程式日收藏量提升了4倍。
“支付後推薦”的兩種商業想象力
“支付後推薦”之是以能成為商家們極其看重的能力,是因為這個能力還大有潛力可挖。
首先,兩個“有禮”都要做。
有些商家認為,反正在使用者端隻會顯示一個“有禮”,那麼在“支付後推薦”上就配置一個功能即可。
這麼想你就錯了,“支付後推薦”能力雖然隻在使用者側顯示其中一個功能,但是它會判斷該使用者是否已經關注過生活号或已收藏小程式。假如該使用者已經收藏小程式,那麼系統則會展示“關注有禮”,反之也一樣。
隻有當使用者兩項“有禮”都已經領取後,才不會顯示“支付後推薦”。
其次,新玩法正在路上。
由天貓支付寶聯合推出,專為品牌商打造的“品牌輕店”,也将在雙十一前接入“支付後推薦”。這一功能對線下商家尤為重要,使用者在品牌商線下門店支付後,可一鍵收藏“品牌輕店”小程式,進而跳轉至天貓品牌旗艦店,将線下流量導到線上。
如果你想接入這一功能,點選“支付後推薦”能力上線即可獲得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