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瞄準畢業生、榮民、農民工,半年40+定向政策出台|創業帶動就業觀察(一)

瞄準畢業生、榮民、農民工,半年40+定向政策出台|創業帶動就業觀察(一)

創業帶動就業,已然成為2019雙創的關鍵詞之一。

5月13日,李克強總理對全國就業創業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大力推動“雙創”上水準,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新興産業發展,拓展就業新空間。

會議指出,精準施策抓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加大對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幫扶。

根據創頭條不完全統計,2019年截至7月,國内出台創業帶動就業直接相關政策48個,其中1月、2月最為密集,分别出台了9個、13個。

創頭條梳理發現,創業帶動就業政策主要涉及高校畢業生、降費減稅、返鄉農民工、資金扶持、退役軍人等。其中,涉及高校畢業生的創業就業政策最多。

大學生創業:從直接發錢到設立大學生創業銀行

在48個創業帶動就業政策中,超半數涉及高校畢業生,高達29個。

1月,人社部印發《關于推進技工院校學生創業創新工作的通知》。

通知從開設雙創課程、引進創業導師、拓展畢業生融資管道等方面,為技工院校學生雙創進行了引導。

類似的,2月,工業和資訊化部、教育部聯合開展2019年中小企業與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對接服務,促進高校畢業生多管道創業就業。

随後,邢台市、河南省也出台類似政策。

相比中央部委政策,還是地方舉措更加實在。

專項資金方面,北京市鼓勵高校設立就業創業基金,支援大學生雙創,并為大學生創業提供項目對接、法律政策、管理咨詢等深度服務。

桐鄉市則設立大學生創業銀行:在桐鄉創業的大學生個體和創業大學生開辦的企業,最高可獲得300萬元的授信額度。并同步推出大學生小額創業貸款,不用抵押物也不需要擔保。

一些地方則出台了創業補貼政策。

天津市印發《關于支援“海河英才”自主創業的政策措施》,支援創辦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根據吸納大學生創業企業戶數和帶動就業人數給予最高500萬元補貼。

舟山首次設定“人才飛地”專項和高校院所專項,對創業項目給予最高500萬元的獎勵及最高1000萬元的配套資助,大學生創業項目落戶舟山後給予20萬元創業資助和大學生創業政策支援。

類似,銀川市興慶區為創業大學生發放11.2萬元創業補貼獎勵,優秀創業創新項目最高獲得5萬元一次性補貼。

其他配套補貼方面,《青島市青年人才在青創新創業一次性安家費稽核發放實施細則((試行))》規定:2018年6月6日以後,在青島市行政轄區内初次就業或創業,并購買首套商品住房的,按照博士研究所學生每人15萬元,碩士研究所學生每人10萬元一次性給予發放安家費。

馬鞍山市針對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天津市河東區針對大學生,也都出台了相應創業補貼政策。

返鄉農民工:先提供免費教育訓練,再提供補貼、貸款

從統計資料來看,返鄉農民工是繼高校畢業生之後,第二大創業帶動就業重點群體,涉及政策12個。

瞄準畢業生、榮民、農民工,半年40+定向政策出台|創業帶動就業觀察(一)

河南省對參加創業教育訓練的返鄉農民工給予創業教育訓練補貼,補貼标準為1500元。并設立農民工返鄉創業投資基金,對農民工返鄉創業項目擇優扶持。

攀枝花市在2月連下兩個政策。《促進返鄉下鄉創業二十三條措施》對首次創業且符合相關條件的返鄉下鄉創業農民工或就業困難人員給予一次性1萬元的創業補貼。

符合條件的企業招用貧困家庭勞動力的,按招用人數給予1000元/人一次性獎補,并落實社保補貼、崗位補貼等政策。

依托高校、職業院校、教育訓練機構,組織開展創業教育訓練,支援返鄉下鄉創業企業建立技能大師工作室,最高給予30萬元資助。

《農民工定向回引吸引培養十條措施》重點回引吸引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電商能人等有經營特長的農民工,以及項目負責人、專技人才、行業工匠等有管理、技能特長的農民工,分類培養技能型、管理型、營銷型農民工。

德陽市“51111”工程計劃5年内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0億元助力返鄉創業,確定每年樹立10個創業典型、實作100個就業實體擴大經營、帶動1萬人走上緻富道路。

創業教育訓練方面,四川省通過創業教育訓練講師大賽,建立了各類創業孵化園和返鄉下鄉創業基地140餘家,引導和幫助2萬餘名大學生、農民工返鄉下鄉創業,直接帶動就業32萬餘人。

四川榮縣開展創業教育訓練,為返鄉農民工講授創業理念、創業知識、創業方法、創業技巧、相關扶持政策等内容。白城市對農村青年緻富帶頭人、貧困創業青年和返鄉創業青年開展農村青年電商創業教育訓練。

退役軍人:定向就業幫扶成主流

退役軍人在創業帶動就業政策中被提及的頻率也較高,統計資料中就有至少9個政策提及退役軍人。

陝西省釋出10項措施服務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涉及金融服務、創業導師、孵化基地、線上招聘、教育教育訓練、建立聯盟、會展經濟、分享交流、經驗轉化、常态服務。

新疆稅務系統圍繞退役軍人就業和随軍家屬創業就業稅收優惠政策及新出台的系列減稅降費政策進行宣傳輔導,與士兵簽訂“一幫一”聯系卡,為其退役後的就業創業活動提供“零距離”納稅服務和稅收政策服務。

山東省則推出“青春戎光行動”,滿足青年退役軍人創業就業、教育教育訓練等現實需求。并成立青年退役軍人創業聯盟,釋出一批就業創業項目。“青春戎光行動”還與滴滴出行合作,将組織退役軍人專場招募會、提供教育訓練補貼、成立老兵車隊。

資金扶持方面,秦皇島為退役軍人、軍人軍屬等群體提供小微企業政府采購貸等專項金融服務。

發錢:專項資金、補貼、定向貸款

除了對重點群體的定向政策支援外,對于創業帶動就業的配套政策也不少。

關鍵就是發錢:資金扶持方面,創頭條不完全統計顯示,相關政策達到14個。

比如,山東日照市就統籌安排了6646萬元,重點向支援創業帶動就業和困難群體就業傾斜,為穩定全市就業形勢提供支撐。

安徽銅陵市,則設立市級現代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于培育服務業發展載體,對服務業企業給予專項資金獎補,幫助貧困人口創業就業。

還有就是發補貼。

福建出台的促進就業實施意見指出,對獲評國家級就業扶貧基地(典型企業)的,吸納建檔立卡勞動力穩定就業達到30人以上的企業,可給予一次性最高20萬元獎補。

瞄準畢業生、榮民、農民工,半年40+定向政策出台|創業帶動就業觀察(一)

上海:舉辦創業新秀評選活動,在滬創業5年以内、年齡45周歲以下并成功吸納3人以上就業的創業者均可報名參加,獲獎者每人可享10萬元的助力發展金支援,入圍選手可申請享受最高50萬元免擔保創業貸款。

此外,深圳市、蕪湖市、上海徐彙區對特定企業都提供了對應的創業帶動就業補貼或資金扶持。

擔保貸款方面,一些地方也給出了針對性的政策。

新疆将創業擔保貸款個人最高貸款額度從10萬元調高至15萬元,将小微企業貸款額度從200萬元調高至300萬元,并按政策給予貼息,支援創業帶動就業。同時,貸款期限放寬至3年。

綿陽市2019年計劃發放創業貸款9000萬元,為返鄉下鄉創業者提供創業擔保貸款服務。

玉門市2019年将為個人創業和小微企業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000萬元,吸納帶動就業5000人以上。遼甯省、福建省、南昌市均出台了類似政策。

降費:不裁員企業可以返還保險費

發錢同時,就是降費減稅。

根據創頭條不完全統計,針對創業帶動就業的減稅降費政策,2019年至今至少有7個。

2月,财政部、稅務總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務院扶貧辦聯合釋出《關于進一步支援和促進重點群體創業就業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

規定重點群體從事個體經營的,自辦理個體工商戶登記當月起,在3年内按每戶每年12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限額标準最高可上浮20%。

企業招用重點群體人員,3年内按實際招用人數予以定額依次扣減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業所得稅優惠。定額标準為每人每年6000元,最高可上浮30%。

随後,天津市跟進,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從事個體經營人員,3年内按每戶每年144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

企業招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失業人員,3年内按實際招用人數予以定額依次扣減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業所得稅優惠。

降費方面,1月北京市出台《關于做好目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促進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自2019年1月1日起,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

承擔失業人員、農村轉移勞動力等職業技能教育訓練的機構将獲補貼,将鼓勵用人機關招用本市城鄉就業困難人員、退役士兵、企業分流職工等的崗位補貼标準由每人每年50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8000元。

同月,遼甯省、福建省、南昌市均出台相同的失業保險費降費政策。

轉載自創頭條,原文連結:

http://www.ctoutiao.com/2205071.html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