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I算法工程師太貴惹同僚羨慕嫉妒恨?36名CEO說他們這樣來平衡 | 36氪阿裡AI賽道明星班

AI算法工程師薪資高已是行業共識,也成為影響AI創業公司發展的重要難題。不給高薪,或難以找到高品質人才,可能錯失商業機會;給出高薪,又可能影響公司内部的穩定與平衡。36氪此前接觸的多家AI 初創公司均曾面臨這樣的難題。

2018年8月,阿裡巴巴攜手36氪,啟動了“AI賽道明星班”項目。8月20日,“AI賽道明星班”第一次集結,開啟為期四天的教育訓練課程。活動第二天,金沙江創業投資基金董事總經理朱嘯虎分享對AI領域創業投資趨勢的見解之外,也向現場的36名創業者提出一問——AI算法工程師這麼貴,公司如何平衡他們與其他員工的關系?

包括雲估價CEO孫傑、鲸倉CEO李林子、随身聽CEO湯巍敏、深維科技CEO樊平、極熵科技CEO孫東來、友傑智新CEO楊漢丹、測評學CEO劉勁松、火星盒子CEO聶迪、高新興機器人CEO柏林、知量科技CEO武繼坤、看看社保CEO耿敢超、蛙聲科技CEO辛鑫、哈哈零獸CEO樊偉、重慶小愛科技CEO龍汝倩、喜圈科技CEO熊偉、怡水科技CEO阮晨海、找大狀CEO尚宏金、百芯網絡CEO宋俊緯、精臣科技CEO李頗、Speakin CEO陳昊亮、簡尋CEO何斌、存信資料CEO黃敏強、極光物聯CEO高明、閃寶科技CEO曾金鶴、鼎納自動化CEO秦應化、米卡迪智能CEO陳順軍、時代拓靈CEO孫學京、盒盒搭CEO楊立東、小立教育CEO牛曉莉、MatchU CEO錢寶祥、氦氪CEO蘇立挺、頭等艙CEO張鑫、圈圈網絡CEO許峰、卓視智通CEO吳柯維、擎朗智能CEO李通在内的36名學院參與了讨論,并分享了他們的實戰經驗。

AI算法工程師太貴惹同僚羨慕嫉妒恨?36名CEO說他們這樣來平衡 | 36氪阿裡AI賽道明星班

一、開源

招聘到優秀的AI算法工程師,并通過政策避免因為算法工程師薪資太高影響團隊穩定,需要從“開源”、“轉化”、“留存”三個方面入手。

開源,即是發現優秀人才。除了平時正常的招聘網站、獵頭等正常招聘途徑,還可以通過做活動,諸如舉辦大賽來發現優秀的人才。這個過程很類似網際網路營運中的“拉新”。

1、矽谷的高端人才便宜

雖然大量的AI公司注冊在中國,但招聘則可以将目光投向海外。對比中美,矽谷的AI算法工程師更加便宜。舉例來說,,挖國内BAT中的人,往往需要200-300萬元人民币總有。但在矽谷,類似背景的人,很可能隻有三四十萬美元,高端的人才矽谷其實更便宜,反而是中國因為BAT中P9、P10這樣的稱号,帶給AI算法工程師很高的溢價。

2、引入外部科研院所合作

除了自己招聘團隊做外,也有可能通過與外部科研院所合作。多名CEO認為,可以與關系比較好的科研院所或者高校合作,即可以獲得技術上的支援與幫助,也有可能一起申請相關經費做研發。當然,一般來說,與科研院所的團隊直接接觸并洽談合作,會比與學校本身合作投入要少至少一個數量級。

3、通過相關的技術工具解決

目前,AI公司算法工程師太貴,但有一些技術與解決方案已經開源,或者被其他公司做成了标準化産品。創業公司要善于應用這些工具。

二、轉化

1、重視資料對算法工程師的吸引力

AI技術實作的觀點在于算法、算力、資料三點,其中資料是否關鍵,隻有給到AI算法工程師足夠多的資料,才能挖掘出真正的價值,否則也很可能是英雄無用武之地。有足夠多場景資料的公司,則可以以此吸引一些算法工程師。

2、用企業的價值觀感染算法工程師

初創公司往往要與大公司及其他公司競争AI算法工程師領域的人才。創業者應該像給投資人介紹公司一樣,給算法工程師們講清楚公司的價值,讓員工真正知道公司要幹嘛,怎麼去兌現價值。當把這個過程梳理清楚以後,算法工程師特别是高端人才往往會非常認同。

三、留存

1、設立研究院這樣的機構

為了平衡内部薪資的差異,可以設定研究院這樣的機構。哪怕這個研究院的規模很小,但是至少在公司内部制造一個研究院的人,應該拿更高的薪水,在公司層面先做一個平衡。

2、合理設計期權

在設定了研究院這樣的機構後,可以研究院設立了一個單獨的期權,對其他人的期權不共享。拿未來的錢來吸引這些算法工程師。

原創文章,作者:石亞瓊。轉載或内容合作請點選 轉載說明 ,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尋求報道,請 點選這裡 。

本文圖檔來自:視覺中國 正版圖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