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可謂是“資料中台元年”,過去幾年企業市場對大資料的不斷積累與沉澱,人們對資料中台、數智化轉型的讨論也是非常火熱。幾乎每個企業都在關心如何建構自己的資料中台,如何利用資料中台建構企業自己的資料銀行。
作為專注為企業數智化轉型賦能的踐行者,在2019雲栖大會《數智商業論壇》現場,奇點雲COO劉瑩分享了《數智化營運中的資料中台建構解析》,并以“接地氣”的方式為大家奉上數智化轉型過程中的避坑指南。

01 從IT到DT時代,亟需AI賦能
IT時代由人編輯資料庫,而在DT時代由機器編輯資料庫。三年前我在成都聽馬老師講,DT時代中國是可以直道超車的,因為中國有人口基數的優勢,産生的資料最多。阿裡巴巴CEO張勇也提到了我們從五新邁向了百新,五新裡面最核心的是新能源,而新資料就是新能源。中國有十幾億人口,每天産生新能源、新資料也最多,是以人工智能一定在中國先誕生,并且人工智能的技術會複制到全球,全球優秀的企業都會采用中國的大資料和人工智能技術。同時,資料中台将是每一個企業做戰略轉型和整個業務轉型的一個基礎設施。企業數字化、智能化就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02 數智化轉型中的四大常見誤區
01 拿來主義
在拜訪客戶過程中,有些客戶會問我們有沒有資料可以借用給他們,答案想必是否定的。因為資料是最核心的資産。我們認為把自己業務系統産生的資料先用起來,形成閉環以後才能慢慢地看怎麼把三方的資料融合起來,并把自己的資料和别人做簡單的碰撞和交換,資料一定是和應用場景相結合才能被應用起來,拿來主義要不得。
02 業務和IT部門誰主導
數智化轉型過程應人人參與,各司其職。其實IT很多時候是對業務的了解,隻是在前面十年IT的建設中對業務有很強的了解,以往業務和IT之間的溝通有所限制。事實上IT在整個過程中通過機器發現了很多業務,這個時候需要有一種新的機制群組織來保障運作,應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關系。IT要更多地了解業務痛點,通過跨部門的協作和整個行業内的資料協作找到業務曾經發現不了的規律。
03 切入點怎麼找
在找切入點的過程中,經常說先建一個平台,把所有資料聚進來,再慢慢清洗整理,或是先做一個小的資料應用看它跑得如何。其實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切入點,如果一開始很難下手做數智化轉型,不妨看一下我們釋出的《大資料咨詢方法論白皮書》。我們說人都是千人千面的,每一家企業當然是不一樣的,切入點通常是在大家共同的探讨之後,通過一些方法論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切入點。企業要做的首先是把不同的業務部門的資料做體系化的梳理,并且找到創新業務最需要的業務應用點,再反推到怎麼建資料中台。是以我們常說以用帶通、以通帶存,以存帶采。
04 有存、無通、想用
現在大部分企業有把資料存下來的意識,他們也會找一些資料公司把存量的資料用起來,但所有的資料都沒有通起來,真正能夠通起來的企業非常少。很多客戶覺得資料隻有大而全才可以用,其實不然。我們發現其實資料是有多少就可以用多少,關鍵看你怎麼用。
解開以上四大誤區的五個方子:
1、采集并用好自有資料,再結合三方
2、IT與業務深度融合
3、以用帶通、以通帶存,以存帶采
4、資料可以不全,但可以有多少用多少
5、面向數智化轉型的組織保障
03 賦能商業,助推企業降本增效
我常說自己承擔了技術和商業落地的翻譯官的工作。上圖從資料采集開始,大家之前都是業務系統裡有很多的資料,并且這個資料很多時候次元比較單一,也比較少。我們會通過網際網路的資料和三方資料做一些資料升維,資料不全、資料品質差,資料沒有被充分利用都是沒法做好數智化應用。
我們在深耕資料智能應用,也就是我剛才說的IT到DT時代的核心改變,我們把智能應用分為人、貨、場。在人貨場裡面做了人貨關系、貨場關系之間的資料智能應用。在這個智能應用之下到資料的通、存、采集,它才能夠跟行業做更多結合。但這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認為今後的資料智能應用将會是它的幾百倍甚至幾千倍。而我們在數智化應用之上,也為零售領域各行業客戶數智化轉型賦能,助推企業降本增效。在此分享兩則奇點雲賦能客戶數智化轉型的案例:
1、某家居标簽體系建設及精準營銷
奇點雲為某家居建設統一的客戶标簽體系,實作了:
• 資料中台總資料量達到100T,客戶數量達到3000萬;
• 新增有效客戶标簽200個以上;
• 基于統一的算法标簽實作客戶精準投放,管道投放成本每年節省500萬元;
• 基于精準營銷,複購率比原來提升4%,營收比原來增加2億元左右。
2、某商超資料中台建構
奇點雲為某商超建設業務應用和資料中台,實作了:
• 資料中台應用,結合企業微信管理,員工報表使用率提升20%;
• IT運維成本下降,通過雙中台的更新,裝置故障率下降為0;
• 财務處理人員成本下降,通過資料中台中提供的财務及發票的資料智能處理,每年節約30萬左右的人力成本;
• 通過資料中台中智能化,支援優化新業務拓展流程,每個新業務(需求)建設平均時間原來為15-30多天,現在下降為3-15天。
04 建構一個面向未來的資料中台
資料中台是企業數智化轉型的必然選擇。作為一個企業,不管是業務方還是IT方,或是董事長、CEO,一定要建構一個面向未來的資料中台,而不是一個小型的資料倉庫。因為現在是資料大爆發的時代,業務系統資料到網際網路資料再到5G和萬物互聯的資料,資料應該是大于指數級的增長,怎麼樣從海量的資料中找到優化業務和精細化營運的點。這是我們在AI+算法定義的世界裡面要孜孜不倦去挖掘和發現的一個持續十年不斷努力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