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用智能工業體制抓住制造業的紅利?

從拼多多的增長解讀制造業的紅利?

截至2019年6月30日拼多多活躍使用者達到3.66億,超過京東的3.21億,成為中國使用者體量第二大的電商平台。拼多多的成功帶火了一個現象:下沉市場。

專家評論:拼多多做的是下沉市場,下沉到三線、四線、五線甚至縣城鄉村,下沉市場的成功帶來了整個電商天花闆的上升。然而,筆者認為,真正的下沉市場是下沉到産品制造的源頭、下沉到産業鍊的最前端、下沉到制造業的工廠中。

表面上看,拼多多通過使用者的智能營運、數字化平台,讓産品從工廠直接觸達使用者。帶來大批的工業品、消費品、農産品的大規模上行,改善了産業結構,讓産品更便利流通的體系。

如何用智能工業體制抓住制造業的紅利?

其成功的本質,是享用了制造業轉型智能更新的紅利。用智能化的平台技術重新定義産品,使企業從設計、研發、生産到觸達使用者的路徑更近。

拼多多的下一步戰略一定是賦能工業企業的智能化的能力,打造基于産業鍊改善平台内企業的智能制造體系,實作“體系産業鍊+價值鍊”的智能+服務。

拼多多無形中做成的是工業網際網路平台,解決了制造業的如上問題,恰是工業企業所需。

目前,傳統銷售步履維艱,單純産品性能的提升,已經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随着人力成本的提高,原本應急式的裝置服務讓裝置服務商難以為繼,各類裝置制造商希望通過遠端故障診斷和遠端監控來預防裝置當機,傳統的工業正在被網際網路平台企業吞噬,工業企業急切需要往智能化轉型,但是大部分人對智能還存在一些認知錯誤。

工業智能化四大認知誤區

現行的工業改造中容易出現一些智能定義上的認知錯誤,傳統認為的大資料、AI技術、機器人、資訊化等,并不是真正的智能。

如何用智能工業體制抓住制造業的紅利?

第一, 大資料就是智能

智能化并不是隻是有大量的資料就可以,而是要搭建一個從資料到知識再到執行的閉環系統。資料作為資訊的載體,把資訊轉化為有用的知識進行複用,代替最頂尖專家的思考能力才是關鍵,從大資料開始隻是智能的一個起點。

第二, AI技術就是智能

AI技術解決問題的邊界在于單點問題的解決,但是更多的智能需要結合場景進行優化疊代。同時AI技術不能單獨應用,如果平台缺位,AI技術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第三, 機器人就是智能

以機器人為中心的無人工廠近年來在德國工業4.0的宣導下,似乎成了新一代工業智能的代表。

機器人目前應用于單一、枯燥、流程化、繁重、甚至有害的工作場景中。但是機器人需要資料賦能,而資料需要搭載在平台上使用。

某上市企業,花上千萬購買的搬運機器人成為擺設,竟是因為搬運機器人在限定儲物箱卡槽的搬運過程中随着數量誤差的累計,不能有效的将批量物品放入限定儲物箱,而這個資料的解決還要依靠智能資料分析技術。

第四, 資訊化就是智能

有了資訊化與自動化技術的幾十年,工業企業在資源管理能力、自動控制能力、資訊傳遞能力上有了顯著提高,但是資訊化技術依然無法解決所有問題,原因是:

①現在工業企業的競争,已經轉型為整個産業生态價值鍊上的競争;

②以銷售核心商品實作價值的傳統模式逐漸走到盡頭;

③傳統的資訊化,因為流程僵化、響應速度、協同能力、OT和AT等問題,造成目前所有資訊化的解決方案并不能成功實作工業智能。

新工業時代:智能工業的平行世界

工業企業需要的智能,是可以帶來價值指數級增長、利潤指數級增長的智能,是沒有供需沖突、需求即服務的智能。

現行全球性的買方市場帶來的産能過剩、杠杆居高等經濟問題,實際是制造業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不能靠傳統的資訊化、自動化、或者兩化融合,甚至是CPS、無人工廠,因為技術的閉環,不代表價值的閉環,也不代表産業鍊的閉環。

我們工業需要新智能的經濟模式,這種模式的理念化稱為——智能工業平行世界。

在實體世界中的決策和控制是應急的,在平行世界中将有更大的柔性、自決策性。我們打造平行世界,将以新一代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智能新技術要素在平行世界中進行應用。解決生産、銷售、品牌、營運等問題,達成産能、供需的平衡。智能工業平行世界實作各流程、各組織、各級别人的認知、決策的大一統。在這個智能工業平行世界,逐漸積累并具備學習、成長的能力,就像一個新生兒從出生到成長的過程。

這是一個屬于工業時代的盛世,由于人工智能、5G、區塊鍊技術的到來讓平行世界成為可能。平行世界能解決傳統實體世界所不能解決的問題,但是傳統的智能工業體制已經無法承載“平行世界”,需要一種新型的工業體制承載平行世界,同時指引企業工業全面系統的智能化。

智能工業體制——今天少走的彎路,都是未來的财富

筆者曾走訪了上百家工廠,并幫助國内外很多電廠、化工廠、工業園做智能化的改造, 從這些經曆中,總結出了目前中國工業企業智能化的特點:盲目自嗨,所有決策的背後,缺乏全面系統化。

智能工業不是某一部分的智能,而是基于工業全要素的智能化,智能工業的特點是基于工業制造的本質出發,去制造智慧。

針對當下工業企業存在的不同問題,結合實際經驗和研究,我們研發出九大智能工業體制。從制造智慧的目的出發,用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幫助企業創造最大的價值。為智能工業的更新改造提供标準,為中國制造行業提供技術支撐,能夠滿足任何企業在未來幾十年的發展需求。

九大工業體制分别為:智能工業管理體制、智能平台管理體制、智能工業技術架構、智能企業法人體系、智能工業産品體制、智能支付平台體制、智能傳媒體制、智能營銷管理體制、智能工業政策體系。

九大工業體制三大層級:

如何用智能工業體制抓住制造業的紅利?

在仙俠世界有修煉的級别一說,在這裡,我們也把九大工業體制從低到高劃分為三個層級,成功完成三個層級的企業,能夠從容應對未來所有的不确定性。

智能工業第一級:工業科技化--不破不立

智能時代的工業是一條順勢而為的技術變革之路,是向科技的進擊,是工業本質的回歸。

在這個過程中,工業面臨着五大更新,企業上雲、系統內建、智能改造、AI更新和營運精算。每一次的更新,對于企業都是撕碎再生長的過程,正所謂不破則不立。

智能工業體制通過社會化智能化的SSEPC營運管理模式,改變企業傳統的科研、設計、生産施工、裝配、調試、營運,實作初步的頂層設計。應用GURU智能工業架構和九化一鍊技術,實作計算機和與各種終端上跨平台、多語言的應用開發,完成系統內建。

過去利用工業複制生産,提高生産力,未來的工業內建的是人的智慧,依靠人智慧的複制,才能夠實作商業資産的裂變。

智能工業第二級:制造智能化——加速疊代

制造業的核心優勢是系統化、規模化,可以實作快速複制,這一點目前商業和網際網路都在學習。但是傳統的制造業生産力不足,裝置老化等現象阻礙制造業進一步發展,機器換人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缺陷。

制造業需要借助智能科技,擁有自己的資料智能平台,不僅可以實時分析生産情況,優化産業鍊效率,降低生産成本;還可以與商業結合,為商業營運提供高效的決策支援,提升生産效率、決策效率,拓展經營邊界,賺取更多的社會财富。傳統行業的重資産、重人員更新改造為輕資産、輕人員的新模式。

工廠的智能AI系統,讓每個組織都能成為高效的智能機器人,包括生産的機器人,營銷的機器人,财務的機器人,法律的機器人。此外,更重要的是擁有自己企業的資料、場景、應用內建,實作自我深度學習。讓每個生産節點達到社會最高标準的效率。

智能工業第三級:産業社會化——請收獲超能力

智能制造不僅是要解決生産智能化的問題,更是以制造業帶動全體産業,或者說未來所有行業都從産業鍊次元進行智能改造,促進這個社會向新經濟模式的轉變。從傳統市場經濟的重資産、重資金、輕資料、輕營運、進化到智能經濟的輕資産、輕資金、重資料、重營運的新經濟模式。最後讓産業智能、智慧的能力與工業化一樣高效産出。

總結:

基于平行世界理念打造的智能工業體制架構,提供的将是産業鍊說與價值鍊共生的企業智能+工業解決方案,它不僅是基于單個企業工廠端的人、機、料、法、環、體系、流程等方面的管控,實作對生産、産品、裝置運轉等進行控制,而是為了實作從經驗驅動生産到使用者資料驅動生産的轉變,轉化為對利潤名額進行控制,對産品滿足最終的使用者需求進行控制。

智能工業體制是我們圍繞工業體制進行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一種新探索,在我們中機内部及我們的工業園、産業客戶進行驗證的一種新型模式,希望更多企業結合自身發展情況進行借鑒,希望中國工業走出自己的新型道路,讓中國工業快速走向世界工業的發展之巅。

編注:時間及篇幅有限,不足之處望大家多多指導,關注智能工業體制更多細節内容大家可以關注我在年底在電子工業出版社的圖書《AI工業》 聶潛“nq1919”

歡迎大家掃碼進群領取物聯網最新資料以及擷取一手直播資訊

如何用智能工業體制抓住制造業的紅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