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駐雲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蔣爍淼,馬雲湖畔大學第一期學員,公認的“湖畔第一大腦”。

七問技術創業者(一):AI、IoT,你是等技術成熟後用,還是提前布局?
雲計算、大資料以潤物細無聲地方式改變着人們的生活,當坐着家裡叫外賣,半小時就能吃到澳洲龍蝦時,當開車在路上,app裡提示如何躲避擁堵時,當走到阿裡園區,掃臉就可以通過時,背後都是有強大的IT支撐。
面對技術浪潮,作為一家公司的CEO,是等到這個技術成熟了再去擁抱它,還是要提前預判這個技術的趨勢來做一個布局?
阿裡雲MVP時間特邀上海駐雲科技創始人蔣爍淼,與技術創業者們促膝長談。
七問技術創業者(二):雲計算、大資料,你要掌握底層技術,還是會用就夠了?
對開發者而言,首先“勿在浮沙築高台”,很多名詞都會變,什麼AI、IOT,包括大資料等等,這個變化是很正常的。包括再往十年、二十年看,什麼資料庫、EIP這些詞語也是在層出不疊的出來。今天看的比較Low的Web,包括所謂的HDP請求,可能當年作為前端開發工程師,很多人如果經曆過十年前,會覺得所謂的異步資料請求都厲害的不得了。但實際上回頭去看,這些東西已經成為所有人的必備品或者标品的時候,它就變成一種基本的技能了。
是以回到本質,對于開發人員,管理者判斷一個開發者的水準,不是他會用多少工具,會用多少産品,而是他要有能力對于計算機最本質的技術要有足夠的了解。
作為開發者很多時候都會去想,當有一些熱門出現的時候要怎麼學習它,或者選擇哪一個熱門技術學習未來會有更好的發展。未來對于開發者而言最能獲益的技術是什麼?
七問技術創業者(三):被雲廠商綁架 vs. 被技術人員綁架?你怎麼選?
所謂避免Lock in,更多的是從技術人員角度出發的。舉個簡單的例子,所謂避免Lock in,就是說今天可以在雲上面搭建一套容器的服務,這個容器服務背後的節點可以跨多個雲,甚至不受雲廠商所有本身提供的技術所束縛,通過開源的技術去建構一切應用。也就意味着今天如果對阿裡雲不滿,可以一鍵很快的遷移到亞馬遜或者其他地方去,或者反過來也是可以的。看起來帶來一些技術上的便利性和所謂的靈活遷移性,但也帶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很難發揮出雲原生的價值。這個雲原生不是CNCF的雲原生,而是雲廠商原生的特定技術的價值。
在CNCF所推崇的理念裡面有個叫做避免雲廠商的Lock in,試圖通過一些跨雲廠商的通用技術架構,來避免被雲廠商鎖定。作為駐雲,很多時候有機會接觸一線的客戶,被雲廠商鎖定是一個核心痛點嗎?
七問技術創業者(四):“業務中台”and “資料中台”,你真的了解嗎?
阿裡提出雙中台概念,包括業務中台和資料中台。他們的概念是什麼?
業務中台這個概念,現在阿裡雲總裁行颠提過,包括在湖畔大學馬校長也提過。其實業務中台更多的是戰略選擇,不是純粹的技術選擇。
企業要上業務中台的目的,不管是全管道營銷也好,現在講的私域流量也好,亦或是業務打通也好,業務複用也好,所有的價值展現點都在兩個字“業務”。當一個企業要上中台的時候,一定要讓自己變得更好,讓自己的管道也好,營銷也好,客戶管理也好,訂單也好,亦或線上化也好,變得更好。如果這點不成立,上一套業務中台是不會讓企業變得更好的,隻有業務想清楚,業務中台會加速發展,加速突破。但如果這一點沒有想清楚,可能最後從企業角度來說,上了業務中台隻不過上了另外一個ERP。
七問技術創業者(五):創業者,如何讓你的商業得到快速驗證和落地?
主持人:駐雲是一家成功的創業企業,老蔣能不能給我們簡單分享一下駐雲創業的經曆?
蔣爍淼:駐雲創業是始于2013年的7月,當時也挺懵懂的,因為之前接觸了阿裡雲,也在阿裡雲上做了很多事情,認識了很多阿裡雲的同學。在當年王堅博士的感召下,加上阿裡雲之前也沒有整體的生态合作夥伴體系,我們就誤打誤撞進入了這個領域,開始了駐雲這段旅程,這是駐雲一開始的過程。
駐雲科技今年步入第六個年頭,而且中國雲計算如果從阿裡雲開始算的話,今年也正好是十周年。這六年來從一路發展,駐雲無論從人員規模還是收入規模都有了非常大的成長。那麼同為創業者,如何讓你的商業得到快速驗證和落地?
七問技術創業者(六):這輪融資你憑什麼拿?
技術創業者的優勢和劣勢或者說缺點其實是一體兩面,技術創業者最大的優勢是對技術的了解,對技術的了解和通透可以使得他在技術上的花費,或者是他的成本消耗可以降到非常低,甚至更有效的用到最好的技術或者最優的技術解決當下面臨的問題。
但技術創業者的劣勢也在這個點,往往陷入于技術的迷思,把自己的成敗鎖在技術上。實際上今天除非你是一個硬核的開發者,是核心技術的開發者,否則絕大多數成功都是來自于商業,或者商業模式,或者資源調配上的成功,而不僅僅是技術,技術隻是讓這件事情變的可能的一個重要的催化劑或者黏合劑。
創業領域有個說法叫精益創業,即通過使用雲計算的技術,或者技術的賦能,可以幫助創業者快速驗證他的商業模式,快速去試錯。那作為一個技術人員去創業,作為開發者去創業,有什麼優勢,又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七問技術創業者(七):5G、中國制造2025,你如何抓住這其中的機會?
未來這個世界會怎麼變,創業者在這個過程中能抓到什麼機會?
5G時代很多東西會發生變化,因為帶寬更快,響應速度更快,也可能會帶來無人駕駛等等,但這些東西真走到那一天會不會發生,還要看下去,也許實作這些東西可能要到6G、7G時代也不一定。
技術革命,5G是下一代的基礎設施。而時代給了這一代中國人,或者中國的開發者一個好的機會,在這個時代開創一個新的中國軟體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