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料中心子產品化和标準化(5-1)

萊澳 技術保障 技術運維IDC 專家

前言

近幾年,資料中心發展如火如荼。伴随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等從概念到實踐,作為支撐這些業務發展的資料中心基礎設施行業面臨巨大的機遇和挑戰。國内資料中心以投産機架或投資計算,近2~3年基本保持20%以上增速,尤其是國家政策引導資料中心向富裕能源和氣溫适合區域發展,超大型資料中心(1000個機架以上)如雨後春筍,發展迅速。以國内三大營運商的内蒙/貴州等園區為例,均規劃有上萬個機架,單體規模均重新整理全國乃至亞洲最大資料中心園區。同時我們也看到,國内資料中心從整體設計,能效、施工、運維,乃至标準等整體水準相比國外仍然差距較大。當然國内也出現了網際網路、營運商等公司推動的子產品化IDC概念,近3年在國内變得炙手可熱,也衍生了各種子產品概念。到底什麼是子產品化,目前為止業界依然沒有一個廣泛認可的解釋。有趣的是,從傳統資料中心對比說明子產品化的優點時,傳統資料中心的定義也模糊不清。據筆者的調查研究以及國外同行交流,很多歐美的“傳統資料中心”設計,實際TCO和PUE也非常出色,有好些甚至超過國内某些“微子產品”概念資料中心。這些所謂“傳統”資料中心設計通常包括高頻UPS/飛輪UPS、高架地闆下送風、精密空調和冷凍水系統,在同等氣候條件下,年平均PUE可以做到1.25以下,那是否TCO和PUE甚至某個電力系統是區分傳統與子產品的标志,抑或關鍵點呢?

筆者從很多疑惑開始,在驗證和實施資料中心子產品化的道路上,從最佳實踐着手,探尋資料中心發展的路在何方?在理論體系方面,施耐德APC釋出的第160号白皮書,系統解釋了子產品化的概念以及一些應用,當時給筆者很大啟發;後續通過在工作中,梳理了一套從業務、IT伺服器機架,IT子產品化,網絡、機電子產品化,乃至資料中心和園區的子產品化體系之後,整理思路,和業界人士溝通交流之後,筆者決定重寫一稿子產品化的文章,并引申出标準化程序實踐理念和方法論,向施耐德APC白皮書的創始人NeilRasmussen緻敬。施耐德APC的第160号白皮書連結如下::

http://www.apcmedia.com/salestools/NRAN-7ZE9R3/NRAN-7ZE9R3_R1_CH.pdf?sdirect=true

本文篇幅較長,盡量做到通俗易懂,滿足不同水準閱聽人,水準有限,如有謬誤,請聯系筆者。

個人聲明:本文引用圖檔為網絡公開材料的圖檔或筆者自行創作圖,盡量從個人專業角度解釋一些人們本該了解并一直沒弄清楚技術本質,不代表本人所在公司的任何觀點和看法;論述針對技術和科學本身,不針對任何公司的技術或産品;更多是提出問題并給出思考推導過程,希望讀者一同思考以下問題:

子產品化的概念如何定義?怎樣判斷是否子產品化?

産業鍊什麼利益者推動着子產品化資料中心前進?背後的驅動力?市面上宣傳各種子產品化優勢,例如快速部署和降低PUE是否真實,使用者應該怎麼判别和選擇?

國内市場微子產品成為關注點,到底怎麼回事?使用者是否必須部署?

有各種的子產品化方案可以實施,使用者應該先做哪個,找誰做,怎麼做?

2 子產品化資料中心核心要素定義

查子產品化詞條定義:子產品化是指解決一個複雜系統時自頂向下逐層把系統劃分成若幹子產品的過程,有多種屬性,包括接口、功能、邏輯、狀态,功能、狀态與接口反映子產品的外部特性,邏輯反映它的内部特性。在系統的結構中,子產品是可組合、分解和更換的單元,具有更好的可管理性。

為了簡單解釋資料中心子產品化,就是把子產品化的關鍵屬性拿出來,在此筆者稱為子產品化核心要素。筆者先給出兩個例子作對比。

例子一:

資料中心子產品化和标準化(5-1)
資料中心子產品化和标準化(5-1)

圖1:上圖為APC的英飛系統,下圖為Facebook的IDC設計(均來自網絡公開圖檔);

簡要解讀上圖内容:APC英飛系統有一套子產品化UPS(N+1)設計,一台輸入輸出櫃和電池櫃、列間空調,機架頂部上走線,空機架;而Facebook設計為一套48V直流電源+電池,6個定制含電源子產品的空機架,上走線;大家發現,如此不同的兩個方案都是子產品化,我們看看兩者差別。

資料中心子產品化和标準化(5-1)

再來看看另外一個例子:

資料中心子產品化和标準化(5-1)
資料中心子產品化和标準化(5-1)
資料中心子產品化和标準化(5-1)

圖3 IO Anywhere的IT子產品

同樣,兩者的差別:

資料中心子產品化和标準化(5-1)

通過上面例子可以發現,對子產品化的不同點歸類後,我們就得到子產品化屬性類别,和4個核心要素,分别是:

接口、功能、邏輯、狀态;

功能對應系統設計;

邏輯對應關聯業務的裝置容量;

接口對應組合方式;

狀态對應實體平面布局;

是以,子產品化資料中心,就是在傳統資料中心的基礎上,對複雜的系統做進一步的子系統子產品分解重構(組合方式),對系統容量進行與業務關聯的定義,并按照對應的接口和外在實體形态進行組合,以實作簡單可複制,規模傳遞,更好的營運管理。

3 子產品化市場參與者推動者

首先必須承認一點,筆者認為子產品化是資料中心的潮流和方向,是資料中心的一種系統解決方案方法論。子產品化概念之是以受到業界接受,是最終使用者通過子產品化解決方案解決了問題,獲得收益;賣方市場,宣傳包裝子產品化方案價值,提高銷售擷取利潤。在施耐德APC的第160号白皮書開篇也闡述了很多子產品化解決傳統資料中心的問題,摘錄如下:

資料中心子產品化和标準化(5-1)

在此筆者不想論述子產品化解決哪些問題,白皮書已經有較多闡述。筆者提出一個不同的思考角度,不是從最終使用者,而是從市場角度看,哪些人推動着子產品化?答案很簡單,每個資料中心項目,涉及設計、産品、解決方案三部分,分别對應咨詢設計院、裝置制造商、內建解決方案供應商。

下面簡要列舉幾個賣方對子產品化的典型宣傳說辭:

咨詢設計院:設計從一個資料中心園區由幾棟資料中心大樓、分期部署、每個資料中心設計也标準一樣成子產品,每一層有多個主機房,每個主機房有多個通道密閉微子產品等等。

裝置制造商:裝置子產品化設計,例如子產品化UPS,有監控子產品,功率子產品,輸入輸出子產品等等。

內建解決方案供應商:解決方案有多個裝置,可以靈活滿足Tier1~Tier4設計,例如目前國内市場熱門高頻詞微子產品,一個子產品裡面含有空調、配電、電源、電池、機架、布線、通道密閉等。

市場宣傳術語和方法看似大同小異,但很明顯,咨詢設計院、裝置供應商、內建解決方案供應商各自表述的子產品化取決于自身能提供的産品和方案。簡而言之,咨詢設計院關注設計理念,因為他們的傳遞物是中大型資料中心設計圖;裝置制造商關注裝置直接帶來的功能;內建解決方案供應商關注不同裝置打包銷售+工程能力,他們傳遞物是一攬子産品+工程+部分深化設計能力。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