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難看”的網際網路電視,正被年輕人抛棄?

“難看”的網際網路電視,正被年輕人抛棄?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

文|陳橋輝

封面來源|視覺中國

“家裡的電視機已經快7年沒看了”,這樣的心聲,也是現在許多人的真實寫照。

近期,有一位使用者在網上吐槽新買的電視太難用:3個遙控器、開機後全是廣告、各種VIP收費、購買會員,“好懷念小時候的電視機啊。而這也是目前網際網路智能電視為人诟病的幾個槽點。”

“難看”的網際網路電視,正被年輕人抛棄?

網際網路智能電視的市場并不算小,根據奧維雲網的資料顯示,亞馬遜、LG、TCL、海信、小米、索尼、vizio、飛利浦+AOC、創維以及夏普,成為了全球出貨量最大的幾家廠商,其中TCL出貨1140萬台,同比增長13.6%;海信出貨840萬台,同比增長5.5%;小米出貨540萬台,在國内,網際網路智能電視的份額也多為這些品牌所占。

在盈利方面,根據奧維互娛推算,在2020年網際網路電視廣告營運總收入達121億元,其中系統層收入26.2億元,内容層收入80.4億元,應用及其他收入14.4億元,利潤仍然在不斷擴大。

相比于網際網路智能電視的快速發展和利潤的增長,使用者對其服務體驗下滑的吐槽,在近幾年卻連綿不斷。功能強大的網際網路智能電視,沒能給使用者帶來更多的歡樂,反而設下一些讓人防不勝防的“坑”,這種巨大的反差,不得不讓消費者疑惑:這些年網際網路智能電視到底經曆了什麼,讓自己與使用者漸行漸遠?

網際網路智能電視的“坑”

基于會員付費和廣告等盈利模式的一些服務,成為了網際網路智能電視最令人吐槽的點。

“像騰訊視訊、愛奇藝這種視訊開頭的廣告,是因為視訊免費,使用者沒花錢,視訊服務提供商用廣告播放量來盈利沒什麼問題。但電視開機廣告就不一樣了,電視是使用者花錢購買的商品,廠家強制要求使用者看開機廣告來盈利就過分了。這種行為就好像你花錢買個房子,每次回家進門之前,強制要求先去物業買點東西才能進門一樣 。”網際網路電視的使用者李星說道。

電視和智能挂勾後,似乎就免不了廣告,除了這種開機廣告外,電視機中内置的相關軟體也會突然強制蹦出廣告,隻有看完廣告才能點退出,否則根本不能繼續觀看。

此外,電視中内置的一些App也會嵌入廣告,跳過廣告的方法同樣需要充VIP,有使用者算了一下,一個月要充值400多元,才可能避免廣告帶來的不好體驗。

在一些論壇内,不少使用者也會出高招,其中一個獲得高贊的回答是:國産網際網路智能電視品牌在國外銷售的型号一般沒有強制捆綁廣告。加錢可以買sony、samsung、LG等品牌。或者考慮大屏液晶顯示器,不僅沒廣告,還能秒開機,可以自由連接配接電腦、藍光影碟機、遊戲機、電視盒子等。

雖然大屏液晶顯示器的尺寸比不上電視,但對于要求不高的使用者來說也合适。還可以強制清除電視中帶有廣告啟動的檔案,進而讓廣告消失等。當然,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售後說的那樣,隻要電視不聯網就好了。可見大家為了清除開機廣告,都絞盡腦汁。

“難看”的網際網路電視,正被年輕人抛棄?

此外,同一賬号下的會員服務,并不能在網際網路智能電視的App中繼續使用,仍需要收取額外的費用,比如,一些視訊會員,在手機中開通最低隻需15元一個月,然而在電視中,登入同樣的賬号,并不能繼續沿用手機端的會員服務,需要額外繳納一筆會員更新費用才能繼續使用,而這個多繳納的價格基本在5到10元每月。

使用者陳亮氣憤地表示,“當時在電視上花199元買的某網際網路品牌智能電視會員到期後,平台提醒我續費,于是我就開通了一個影視會員,結果隻能看電影之類的視訊,兒子想看一些兒童片,結果這種會員并不能用,必須要開通兒童會員才行,這種操作直呼内行。”

另外,網際網路智能電視對于老年使用者也不友好。現在花更多時間在電視上的是一大批老年使用者,網際網路智能電視的使用對于他們而言仍然有着一定的難度,比如在遙控器上,一台電視普遍存在2個遙控器以上,一個電視的遙控器、一個機頂盒的遙控器,如果安裝有網際網路視訊平台的盒子,還得去使用手機去進行調制,才能在電視上投屏觀看。

正是這些“坑”,讓網際網路智能電視越來越像一件花瓶擺在家裡,有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感覺。

網際網路智能電視那些不能說的“秘密”

雖然這些大大小小的槽點會影響使用者體驗,但網際網路智能電視仍然不得不這樣做。

看電視的使用場景一般都是:開電視之前使用者坐在電視前面,開電視的時候一直看着螢幕。每次看完電視都要關,下次還要開。開屏廣告的效果比手機電腦都要好,這也為電視中開設廣告業務提供了商機。而且電視的系統一般都是廠家高度定制的,電視廠家對于内置固件的有着更強的話語權。

網際網路智能電視内自帶各種廣告的問題,并非一天兩天,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态。少數動手能力強的使用者,研究出了各種屏蔽廣告的方法,而其他使用者隻能選擇忍耐或者選擇通過付費方式去解決。

這背後的原因,仍然是平台方的成本還在持續擴大。

廣電總局在電視作為終端的網際網路視聽方面,進行了嚴格管控,隻允許獲得了牌照的幾家公司進行視聽内容播放,像騰訊、愛奇藝都不是牌照擷取方。要在電視上提供播放源,必須獲得牌照。

公開資訊顯示,廣電總局共頒發了七張網際網路電視內建業務牌照,分别是央視國際——CNTV、杭州華數、百視通、南方傳媒、湖南電視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以及中央人民電台。

合作後的電視App也會進行改名,比如優酷和CIBN合作改成“酷喵”,騰訊和南方傳媒合作,改成“雲視聽極光”,愛奇藝和中央廣播電台合作改成“銀河奇異果”等,合作帶來的成本也在持續擴大,因為影視播放平台除了要給牌照費的合作費用外,還要給版權方費用,而這種增加的成本,隻能通過增設電視會員來轉嫁給使用者。

當然,這種會員費給網際網路智能電視帶來的利潤也非常可觀。在去年12月底,樂視網接連兩天更新了“樂視漲薪了”、“樂視宣布不裁員”等關鍵詞的微網誌。

“難看”的網際網路電視,正被年輕人抛棄?

樂視的滿血複活,讓不少人都大吃一驚,其中樂視電視和廣告業務起到了關鍵作用。

通過其在2021年的上半年财報可知,上半年樂視網營收1.96億元,同比增長38.55%。樂視員工内部信指出,“2021年11月,電視端營運、移動端營運、廣告商業化等業務均提前達成年度經營目标。在不考慮曆史債務影響的前提下,最新的經營資料實作了經營利潤和現金流的雙平衡,這是過去數年來的第一次,意義非凡。”

樂視的業務回春,是網際網路電視行業快速發展的一個注腳。

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的資料預測,全球網際網路智能電視市場規模2021年預計将達到1844億美元,而到了2025年市場規模預計會有2926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2.24%。網際網路電視這塊大蛋糕仍然還會吸引不少玩家進入。

“套路”使用者、犧牲體驗,是飲鸩止渴

如今,光看電視,已難以滿足人們愈發豐富多元的娛樂視聽需求。是以,電視行業不斷在更新電視的功能,增加使用者留在電視面前的時間。

但這些功能,更多的展現在網際網路智能電視中各種廣告頻出,以及眼花缭亂的會員等增值業務上,讓電視不再那麼的“單純”,而是想着法和套路從使用者身上賺錢。這種不好的體驗,讓使用者苦不堪言,更與網際網路電視的高速發展情形,格格不入。

目前國内市場上,網際網路電視成為了客廳經濟的重要入口,扮演愈發關鍵的角色,根據CTR的資料顯示,到2021年第二季度,我國網際網路智能電視的整體滲透率已超50%,達到53.3%。

“難看”的網際網路電視,正被年輕人抛棄?

CTR的另一項資料顯示,25-34歲的主力消費人群對網際網路電視媒體的關注度、信任度和廣告品牌預購影響的認可傾向更高。65-69歲的老年群體,對網際網路電視的信任度和購買意向增加名額也具有較強的認可傾向。

上述市場資料意味着,網際網路智能電視在未來仍有較大的市場發展空間,同時也需要網際網路電視廠家開拓多元化的盈利管道。

以已經實作盈利的芒果TV為例,其開發了“長視訊+社交”的模式,通過小劇場,互動遊戲等形式增加了使用者黏性。更重要的是,芒果TV還開發了小芒這一垂直電商平台,把視訊使用者轉化為平台消費者,網際網路電視平台深入内容互動和服務交易可能是一個新的方向。

此外,最近随着元宇宙概念的火爆,VR遊戲成為了一種新趨勢,電視廠商可以發展VR電視互動娛樂,在網絡電視平台上賣遊戲,而這種變現模式在海外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得益于VR和電視的關系越來越密切,VR在家庭中落地已經是大勢所趨。

而且,随着物聯網産業的發展,特别是在AI的推動下,AIoT成為各個企業的發展重點,智能電視主要展現在“人機互動”方面,即人與電視機之間的互動,除此之外,生态關聯也是其中的一個重點。電視成為了控制終端之一,可以協助使用者控制其他家居關聯裝置,滿足使用者的其他需求。通過打好電視的口碑,也會從側面帶動AIoT中自家其他硬體的銷售增長,成為重要的營收助力。

由此可見,網際網路智能電視的商業化并不局限于會員付費和廣告這兩項,仍然存在多個實作盈利的方向和空間,而廠家在電視中處處設下“套路”,讓使用者被動付費,反而是一個不明智的選擇,容易使口碑下滑,在競争中處于不利。網際網路智能電視在這條修正的路上,依舊任重而道遠。

(備注:文中出現的人名皆為匿名)

“難看”的網際網路電視,正被年輕人抛棄?
“難看”的網際網路電視,正被年輕人抛棄?

加入交流群&内容轉載&合作相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