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寫的顔體看似很好,但其實漏洞百出!

學書法,有些人從四大楷書入手,在對比“歐顔柳趙”之後,不少人選擇了顔體楷書。認為顔體“相對輕松”“易入門”,實際呢?你寫顔體看上去挺美,但其實漏洞百出!

你寫的顔體看似很好,但其實漏洞百出!

上圖是一張很常見的書法學生臨帖作業。初看上去,還是比較符合臨帖規範的,甚至有很多細節都看到了而且表達了,但是稍加端詳,就會發現問題百出。

我就通過這個案例,系統挖掘一下絕大部分同學在絕大部分情況下容易出現的問題,再談談怎樣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

01

筆法有,但基礎薄弱

這個同學是有能力識别到很多技法點的,比如下圖箭頭位置,形态,粗細,彈性,都還是不錯的。

你寫的顔體看似很好,但其實漏洞百出!

然而,他的基礎筆法卻很薄弱,一是頂紙,一是中鋒,來看——

你寫的顔體看似很好,但其實漏洞百出!

箭頭所辨別的地方為什麼會出現鋸齒?長撇為什麼會出現肥厚之後的忽然變細?

根本原因是沒有養成良好的用筆習慣。缺乏對顔體楷書最重要的特征“篆籀氣”的筆法了解,沒有頂住紙,也沒有在起筆之後把調鋒動作做到位。

拖筆,而不是頂紙,側鋒,而不是側轉中,這兩個基本動作沒有做到位,這個字就顯得拖沓,沒有精神。

02

筆畫形态塑造的粗疏

古人寫字,無論是寫信或者書碑,多數是基于實用性質的“自然書寫”,筆筆之間肯定是自然的形态表現。

你寫的顔體看似很好,但其實漏洞百出!

看到畫圈部分。緊接着上一筆短橫的順入,這樣的“短豎”又變成了重新起筆。這就又回歸到“畫字”性質了,脫離自然的書寫。這種錯誤太多太多人觸犯了。

你寫的顔體看似很好,但其實漏洞百出!

長撇起筆的逆入,完全變成了順入,橫折銜接處交代不清晰。這些地方沒有照顧到,展現出這位同學專業水準欠佳,讓内行人一看就有破綻。而這些專業水準的習得并不困難,隻是意識沒到。

03

造型的缺憾

很多人對顔體的了解很淺,比如橫細豎粗,比如肥,然後就憑印象依葫蘆畫瓢。自以為對,孤芳自賞,忽略造型、意象之美,這也是一種明顯而常見的缺憾。

你寫的顔體看似很好,但其實漏洞百出!

顔體的重量質感、開闊豪邁、寬博的氣息,被作者寫成了局促、猥瑣,長寬比顯然失調,右半邊過于局促。

你寫的顔體看似很好,但其實漏洞百出!

疏密關系失調,不知聚散擒縱。長撇的筆勢完全不對。

04

工具體系不對

請看下圖,墨汁反光的地方,都到了拍照的階段,墨汁還不入紙,隻能說明紙不對,不吃墨。筆也可能偏軟,彈性有限。

你寫的顔體看似很好,但其實漏洞百出!

顔體是大量初學者們所摯愛的書體,更是大量教育訓練班的熱門教學科目。學顔體很容易陷入形而上學的誤區,表面看到的就以為是核心了、符合想象的就以為是精準了、寫得有點像了就以為對了…這些問題的核心是什麼?

1、筆法意識淡漠;

2、審美定位不夠高古;

3、治學态度不嚴謹;

4、造型分析不專業;

4、臨帖态度散漫,沒有深入讀帖的方法和習慣。

想要紮實、準确和高妙地學好顔體,上面這5個問題一定要深入去解決。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