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料中心的智能化管理

資料是當今企業最重要的商品之一。無論企業是專門處理和銷售還是隻是使用,資料都是王道。世邦魏理仕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歐洲的資料中心市場仍在蓬勃發展,企業租賃的資料中心容量又創曆史新高。

但是為了滿足資料增長的需求,資料中心正在不得不采用更多的伺服器、機架和硬體,而這些硬體越來越難以監控。資料中心的人員、電力和資産的動态環境管理的複雜性正在造成巨大的資料盲點,這意味着需要解決效率低下的問題。而這個問題就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随着物聯網裝置在2018年日益廣泛的應用,更多的資料大量湧入,傳統的資料中心在沒有适當規劃的情況下将不堪重負。

如今,資料增長的速度以及業務需求的增長速度都是不争的事實。智能監控和自動化必須滿足日益複雜的管理要求,才能在可預見的未來達到所需的水準。

如果組織正在尋求實施新的解決方案,那麼必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規劃。更好的體系結構可以使網絡裝置更具彈性、可程式設計、更加靈活。

但是,規劃不當是一個必須避免的嚴重缺陷。即使組織采取了适當的解決方案,如果沒有适當的政策,組織也會很難從這些解決方案受益,最終會影響到組織收入。

組織需要制定一份包含目标和期望的執行計劃,以明确實施會帶來哪些好處,更重要的是,解決方案和架構如何能夠被現場人員使用。

沒有這一點,新的軟體和硬體将被安裝到位,工程師們對這些裝置真正的潛力幾乎一無所知。

除此之外,越來越多的裝置被添加到企業網絡的直接結果是,資料中心現在部署了更多的機架來存儲這些資料,功率密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同時還要運作所需的應用程式和服務。這将根本的問題和潛在的問題推到前沿,這是組織不容忽視的。

首先,在機房中部署更多的機櫃會導緻資料中心環境溫度上升,這可能會對IT裝置的性能産生巨大影響,如果不加以解決,可能會導緻IT裝置崩潰當機,而IT人員隻能試圖挽救核心資料。

但是,如果有能力跟蹤整個中心的資料,了解其在整個機房中的細微位置,将使冷卻更有效地平衡,讓資料中心工作順利,而不會出現當機。

具有這種能力也意味着資料中心管理人員不必尋求擴充機房的實體空間。通過安裝新的和改進的工具包,資料中心管理人員可以跟蹤資料并檢視如何更有效地存儲資料。

如果沒有這個願景,資料中心管理人員可能需要更多的預算,浪費時間和費用建設新的機房空間或安裝更多的機架。

資料中心的電力中斷和停機時間将會給使用者和營運商的利潤帶來了很大的破壞和影響,例如2017年的微軟Azure為北歐地區客戶提供的服務意外停機。如果沒有從這樣的事件吸取教訓,會對資料中心營運商未來的收入流産生巨大的影響。畢竟,如果得不到使用者的信任,那麼營運商的聲譽影響慘重。

現在是組織保護自己的時候了,使用監控軟體來確定企業不僅能夠保持營運,滿足其收入需求,而且還能夠與機房空間的最新增值相結合,進而為未來服務的智能規劃做好準備。

從簡單的成本效益分析來看,如果沒有實施DCIM解決方案,而是依賴于陳舊過時的(通常是人工實施)解決方案是不值得的。組織采用DCIM可以實作對整個資料中心監控、網絡和使用模式的智能實時決策。另外,還可以引入故障保險機制,這可以采用自定義的警報建立形式,向正确的團隊或個人擷取正确的重要資訊,以便他們采取規避措施以避免将來發生資料中斷。而采取預防措施總會帶來一定的好處。

DCIM可以成為減輕現有基礎設施日益增長的負擔的保護措施,確定組織盡可能高效,而對資料中心内的資料和性能問題需要一個單一的看法。它不再是一個附加元件,而是組織的資料中心節省資金和時間,提高性能的重要組成部分。

風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