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Quora 上的一篇回答,作答的是 Cloudera 的 Founder/CTO Amr Awadallah , 原文
在這裡。第二次翻譯文章,還有點喜歡上它了呢!
以下為翻譯全文:
早在 2012 年當我成為 Cloudera 的全職 CTO 時,我就四處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做了許多線上調研,也訪談了一些我尊敬的軟體公司 CTO 們(見文末)。
我用以下四個關鍵問題來總結我的發現:
- CTO 的使命是什麼?
- 如何衡量 CTO 的表現?
- CTO 應該如何劃分内部時間和外部時間的比例?
- 作為組織的主要組成部分,CTO 的具體職責是什麼?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的角色描述特指純粹的 CTO,而不是那些仍然掌管着技術團隊操作層面業務的 CTO 們,并且偏向企業軟體的 CTO 而非其他領域。
1 - CTO 的使命是什麼?
CTO 的使命可以總結為以下三個次元:
A) 長期技術戰略的受托人
- CTO 必須有效地把握、演進、闡釋和持續推進公司的技術戰略方向。
- CTO 負責保證公司在動态發展、高度競争的市場環境下仍然保有最佳的技術方案。
- CTO 要在商業和技術戰略之間取得适當的平衡。CTO 通過資訊提煉出公司下一步關鍵趨勢的方式,有效地連接配接外部世界群組織内部,并最終校正公司的技術戰略和商業戰略。
B) 技術布道師
- CTO 必須能夠圍繞公司願景激勵内部成員,同時又能夠說服外部群衆相信這才是世界的未來,他/她的公司才是帶領大家走向未來的最佳選擇。
- CTO 必須就市場需求與業界權威商讨,對顧客保持誠信,并能對不同層次閱聽人闡釋商業價值和投資回報率。
C) 工程師的精神領袖、技術文化的捍衛者
- CTO 必須能夠整合技術團隊,向着公司的長期目标奮鬥。
- CTO 必須既能夠引導新工程師快速融入技術團隊,又能夠發現、甄别優秀的人才。
- CTO 必須協助确立和維護技術文化,以保證公司能夠持續留住、吸引頂尖技術人才。
2 - 如何衡量 CTO 的表現?
我能想到三個次元,以下為大概輪廓:
A) 技術戰略是否在正确的軌道上
這是一個雙重衡量标準,如果公司錯過一個關鍵技術趨勢,那麼減分。同樣,如果商業與技術戰略有重大脫節,那麼減分。為此,這裡我重點引用 Greg Papadopolous(Sun 前 CTO)的一句話:
CFO 不負責為每季度做收入,但如果有重大差池,炒她鱿魚。相似的,CTO 不負責每季度傳遞産品,但如果他錯過一個關鍵拐點(比如:網際網路),炒他鱿魚。
B) 工程師文化的健康度
這可以通過在技術團隊中,做一個他們是否既高效又快樂的調研來衡量。不好的結果意味着頂尖人才的重大消耗浪費,或公司在吸引新人才方面的無能。
C) 内部的客戶滿意度(CSAT)
從很多方面來說,CTO 與 CFO 很相似,它是公司其他所有組織的服務中心(後面會提到這些責任)。是以,這些組織的客戶滿意度(即:CSAT)是一個很恰當的衡量标準。如果這些組織都不認為 CTO 為他們提供了價值,那麼就該炒丫鱿魚了。
3 - CTO 應該如何劃分内部時間和外部時間的比例?
這個問題沒有一個完美的答案,但是正确答案是兩者兼具。如果缺少外部世界的資訊,CTO 不可能出色地完成内部工作,反之亦然。如何組合内部和外部時間,從根本上來說,還要看 CTO 如何能最大化其對商業的價值。另外,為了可持續的工作,你還要考慮旅行、家庭的因素,是以找到屬于你自己的最有效點。這個答案也還要根據公司所在階段有所調整。考慮到上述情況,我回這樣規劃我的時間:
A) 外部:70%
- 銷售與客戶:35%
- 市場、布道、分析:20%
- 業務拓展、合作夥伴:15%
B) 内部:30%
- 消化從外部收集的資訊,然後有選擇性地輸出給恰當的内部團隊。
- 持續地融合技術、産品和商業,確定對外闡釋的願景正是公司内部正在踐行的,確定技術路線與願景保持一緻(特别是對于新項目)。
- 以擔保承諾或白皮書的形式闡釋公司願景,協助營銷團隊工作。
- 掌管、進化、保持工程師文化。
- 保護旗下的知識産權。
4 - 是以,對于公司的每個組織來說,CTO 的具體職責是什麼?
CTO 主要服務于以下 5 個機關:
- CEO/戰略
- 工程/産品
- 銷售
- 商務拓展
- 市場
接下來我分别說明 CTO 對每個機關所負有的主要職責:
A) CEO/戰略
- 預測并保持領先于任何可能顯著影響公司的技術拐點。
- 在長期戰略方向、未來應該做什麼或不該做什麼、大的技術戰略決策上向 CEO(也包括 CFO 和 COO)提出建議。
- 在公司技術方向上為 CEO 提供不同的選擇,并且,在任何給定時間上,都能為決定何為最佳選項上提供充足的資訊。
- 以公司長遠利益高于一切的中立視角,成為 CEO 的參謀。與 CFO 類似,CTO 處在能夠有效完成這項任務的獨特位置上,因為他/她并不直接掌管重大的商業資源。
B) 工程/産品
- 雖然 CTO 并不負責每天的戰術安排,但是他應該與負責産品和技術的 VP 們緊密配合,以確定整體的研發方向與公司的技術戰略願景高度一緻。
- CTO 應該去影響大型技術戰略決策的資源配置設定優先級,但是一旦優先級設定完畢,CTO 就不應該參與到每日的具體執行中。事實上,重要的是放下每日具體執行情況所帶來的困擾(盡管很難做到)。但是隻有這樣你才能在不受限制的前提下聚焦長遠戰略思想,而這一點至關重要。
- CTO 的一個主要挑戰是,如何在不掣肘産品/研發日常管理的前提下,全力支援人才、項目和奇思妙想。這就是為什麼你必須刻苦訓練成為強大的影響力人物,并有權自主選擇将精力花費在何種想法上的原因(你有權選擇自己的戰場)。
- 你需要協助工程 VP 驗證觀點,允許他發洩,協助他對研發團隊正面臨的不同挑戰進行頭腦風暴。從很多方面來說,CTO 和工程 VP 是一根繩上的螞蚱,這是非常關鍵的關系,是以多花些時間在上面。
- 協助招聘和留人(包括與學術界的關系)。
- 持續組織優化以避免重複勞動,鼓勵跨部門合作。
- 確定向更卓越的技術組織看齊,有必要時還需要解決以技術為中心的雞毛蒜皮小事、架構沖突等等。
- 通過定期組織黑客馬拉松活動,管理早期創新點等方式,培養創新精神。
- 擔任跨産品線的架構大師。可是,這一點上我自己在 Cloudera 做的并不多,因為我們有許多真的非常棒的工程師,他們在架構方面比我更優秀,是以我最好還是不要擋道(隻有在發生特别嚴重的分歧時我才會出面,不過這在 Cloudera 很少發生)。
C) 銷售
- 與銷售部門通力合作,有效接近客戶。
- 與銷售部門通力合作,有效接近客戶。(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與戰略級客戶的同行建立強有力聯系,以此支援銷售部門。
- 參加客戶會議,清晰地闡釋長遠技術路線,以此加強客戶對公司正引領行業的信心。
- 與市場權威對話;傾聽客戶的需求;快速了解客戶痛點;向客戶為公司産品提出好建議。
- 這一點非常重要:知道何時該說「我不知道」,然後把客戶交給可以繼續跟進此問題的适當資源。一個合格的 CTO 絕對絕對不能滿嘴跑火車。
D) 商務拓展與合作夥伴
- 協助商務拓然部門簽約戰略級合作夥伴,并與這些夥伴的同行建立良好的關系。
- 提供對合作夥伴和收購對象的技術盡職調查,確定他們符合公司的平台、報價和文化。
- CTO 應該持續追蹤本領域的技術創業公司,并基于他們未來的潛力給出排名。CTO 應該非常清晰的知道(這方面我非常依賴我的聯合創始人 Jeff Hammerbacher):
- 潛在的收購對象;
- 公司欠缺哪些專業技術?
- 在從屬領域裡哪些公司做的最棒?
- 哪些公司有最棒的技術團隊?
- 竟然對手會做出哪些傷害我公司利益的收購行為?
- 代表公司參加技術會議,以加強公司在合夥夥伴面前的存在感和聲音。
- 預測一項新技術是否會對公司的長遠技術路線産生重大影響(如:新的存儲類型或計算機裝置)。
- 預測由于市場持續變化而産生的長遠競争趨勢。
E) 市場
- 充當公司對外的技術顔面。
- 通過會議、演講、新聞、媒體、分析等活動,布道公司願景和技術方向。
- 保持與特定關鍵的行業分析師的良好關系。
- 協助市場團隊組建圍繞公司産品的大型活躍社群(見面會、黑客馬拉松、行業會議等等)
- Twitter、部落格、文章、白皮書等社互動動營銷
總而言之,一個好的 CTO 是公司的無價之寶,因為他/她能窺一斑而知全豹,擁有捕獲客戶和員工心聲的能力。無論你是小鮮肉 CTO 還是老油條 CTO,真心希望這篇文章能給你帶來幫助。
最後,感謝以下幾位朋友和文章:
- Greg Papadopolous ,Sun 前 CTO
- Steve Herrod ,VMware 前 CTO
- Scott Dietzen ,Zimbra and BEA Systems 前 CTO
- Steve McCanne,Riverbed 前 CTO
- What does a CTO do?
- What does a startup CTO actually do?
- Daddy, What Does a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Do?
- CTO vs. VP of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