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預防大資料詐騙?

網際網路時代普遍達成了一個共識:資料即資産。

我們每天的行為都會産生大量的資料,人類間從未如此這般關注彼此的行動。不可否認,我們的一舉一動對商家來說,都意味着财富。

物極必反,過度投入帶來的過度競争,對财富的渴望滋生了大量不法機構,靠竊取資料、詐騙為生,最終自食其果。

如何預防大資料詐騙?

01

風聲鶴唳

最近的資料行業,一點也不安甯。

據知情人士透露,很多公司的人都被警方帶走調查,這些公司包括有8大征信機構中的一家、知名咨詢公司艾瑞,還有一家支付公司和即将上市的大資料公司。

在此之前,警方也對北京一家新三闆上市公司“瑞智華勝”的涉案人員實施了跨省抓捕,大資料行業的嚴打,進入了最嚴厲的實施階段,開始了最後的收網……

如何預防大資料詐騙?

02

資料外洩

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以來,資料一直是一個敏感的問題,而大資料概念的提出,又把這個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這一波的嚴打和抓捕,也是因為近期越來越猖獗的利用資料詐騙的行為。

最近有很多僞造成公檢法人員的電信詐騙事件,而詐騙分子利用的,就是流出的網格照片。

所謂網格照片,就是公安身份查詢接口傳回的高清網紋身份證照片。

這些帶網格的照片,被“電信詐騙”用到了極緻。

有使用者稱曾經接到過這種詐騙電話,對方謊稱是快遞公司,發現他的快遞裡有毒品,被警方截獲。接着會有警方的人聯系他,并給他“公檢法”的網址,輸入自己的資訊就能看到“通緝令”照片,真實的可怕。

如何預防大資料詐騙?

接下來,對方會讓使用者把資産轉移到安全賬戶接受調查,“否則就立即抓捕。”

大量的使用者是以受騙。但由于抓捕幫派很難,很多都在境外操作,是以有關部門把重心放在了追蹤資料源頭上。

嚴打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公民資料的外洩和濫用。

“對于大資料行業的管理和定義,還存在很多模糊的邊界。”是以,現在還有很多公司采取“撞線式”操作。

瑞智華勝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他們最早通過競标,和營運商合作,給他們提供精準營銷的服務。後利用權限,安裝插件或者木馬,把使用者資料采集下來,其涉及到的使用者資訊多達30億條,由此獲得大把盈利。

監管對此,當然不會坐視不理。

整個資料行業,都進入了一個生死攸關的節點。

如何預防大資料詐騙?

03

資料洗牌

在這樣的監管之下,大資料行業,正在呈現極快的洗牌趨勢。

以前的大資料行業,其實存在很多所謂的“黑産資料的搬運工”公司。

它們表面高大上,号稱高科技,其實就是收集黑産資料,要麼自己養一幫黑客去盜取,要麼去黑市上購買。

拿到這些資料後,它們再進行清洗。

新的安全法出來後,這樣的行為已經行不通,對于它們來說,目前隻有兩條路可走:要麼洗白,要麼退場。

很多的大資料公司,借着時代的東風,靠着清洗後的資料做成了上市或者即将上市的公司。但是很多小公司隻能面臨退場的命運,起碼一半的大資料公司已經出局。

如何預防大資料詐騙?

這樣的結果,導緻之後的發展局面是,原本承擔資料工作的公司忙于洗白和脫身,但是處于地下行業的黑産部分開始自我進化。

這些黑産出現很多小的工作室,靠着清洗資料和分類,賺比之前多很多倍的錢。

黑産資料的分類分層,象征着黑産也從蠻荒時代,進入了精細化營運的時代。黑産資料在被加工和清洗之後,将呈現出更強大的“殺傷力”。

大資料行業就處于這樣一個過渡期。

一方面人們小心翼翼保護着自己的隐私,另一方面,有人想方設法拿到我們的資訊。大資料行業的發展帶動了我們整體的進步,但是要健康的維持下去,還需要度過很長的陣痛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