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Camp 2019,聯合更多高校和企業,為更多中國高校學生提供「看得見、摸得着、用得上」的真正産教融合的人工智能教育訓練項目。
昨天,由創新工場主辦的 DeeCamp 2019 人工智能訓練營正式啟動,即日起接受線上報名!

作為最大規模、最大咖、最實戰的人工智能訓練營,今年 DeeCamp 的整體規模将進一步擴大。
據介紹,DeeCamp 2019 将引入中國 AI 學術最強兩位學術大咖作為科學總顧問,同時有數十家知名 AI 企業參與,将于 7 月 15 日至 8 月 23 日在北京、上海、南京、廣州四地同時舉辦。
今年招生規模也将擴大,計劃招收 600 名大學生,進行為期 5 周的理論和實戰閉門教育訓練,培養出一批擅長用 AI 科技解決真實世界問題、滿足産業一線需求的人工智能應用型人才。
定位應用型 AI 人才培養平台
AI 作為最具颠覆性和變革性的技術,正不斷滲透進社會生産生活的各個方面,對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帶來極為深遠的影響。
但人工智能發展至今,面臨巨大的人才缺口和人才機構失衡危機。根據騰訊研究院的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書顯示,2017 年,全球 ML 人才需求是 2015 年的 35 倍。
而高盛《全球人工智能産業分布報告》顯示:2017 年全球 AI 人才儲備,中國隻有 5% 左右。而在已有的 AI 人才裡,學術人才和産品研發人才比例嚴重倒挂,懂技術又懂商業化邏輯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要推動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發展,需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打造多種形式的高層次人才培養平台,加強後備人才培養力度,為科技和産業發展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撐。
創新工場啟動 DeeCamp 人工智能訓練營公益項目的初衷,正是希望通過聯合産業、學界力量,打造應用型 AI 人才培養平台,提升高校 AI 人才在行業應用研發中的理論與技能水準,豐富 AI 人才的實踐案例經驗,同時推進 AI 技術的商業化探索以及産學研的深度結合。
在 DeeCamp 2019 人工智能訓練營啟動儀式現場,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翁啟文表示:「創新工場一直緻力于推動科技創業、科技投資、人才培養以及國際交流合作,取得了驕人業績。近幾年,又設立了人工智能工程院,開創『科研+工程實驗室』的模式;創辦了 DeeCamp 人工智能訓練營,探索出 AI 人才培養的新機制。」
DeeCamp 2019 人工智能訓練營啟動儀式上,翁啟文發言現場
1個目标:用AI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
近年來,華人在 AI 領域取得巨大學術進展,論文水準有超越美國的趨勢。
2019 年 3 月 13 日,艾倫人工智能研究所 (Allen Institut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釋出報告指出,「中國在已發表 AI 論文領域的表現已超過美國」,中國有望分别于今年在引用率前 50%的 AI 論文領域、明年在引用率前 10%的 AI 論文領域,以及 2025 年在引用率前 1%的 AI 論文領域全面超過美國。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 CEO、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長李開複認為,基礎研究固然重要,但是使用好目前已有的 AI 技術,就已經能夠對當下社會創造出巨大價值。未來,核心科技的突破仍依賴于學術界的努力,但工業界同樣可以大力推動 AI 技術與行業知識的結合,創造 AI 技術在商業落地方面的巨大機會。
DeeCamp 2019 人工智能訓練營啟動儀式上,李開複演講現場
李開複表示,今天 AI 已經進入商業應用時代,偏重科研發現的「AI 黑科技」已不再是 AI 創業的主旋律,「AI 賦能行業」的應用模式在未來将迎來高速成長。但目前中國「AI 賦能行業」的研發與應用場景面臨嚴峻的人才瓶頸,大批從校園和研究機構走出來的 AI 研發者急需在行業實際場景中曆練、更新。是以,今年的 DeeCamp 人工智能訓練營會更加偏重學員的實踐能力培養,希望通過 5 周的集中教育訓練,能夠将大學生培養成能「用 AI 解決真實世界問題」的應用型 AI 工程師。
2位重磅科學總顧問加盟授課
DeeCamp人工智能訓練營由創新工場于 2017 年發起,面向熱愛 AI 技術、具備計算機基礎的高校學生,并首創學術+産業「雙導師」制度,引入學術大咖和産業大牛組成堪稱「奢華」的導師團隊,其規格之高是目前國内任何其他訓練營都無法比拟的。
2019年暑期DeeCamp訓練營導師團隊繼續更新,由來自卡内基梅隆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悉尼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國内外頂尖高校的學術導師,以及創新工場CEO李開複老師領銜的來自創新工場、華為、路孚特(Refinitiv)、快手、追一科技、科大訊飛、文遠知行、Google、曠視科技、地平線等頂尖公司的産業導師組成強大的導師陣容。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今年Deecamp還引入周志華、張潼兩位重量級科學總顧問兼學術導師,還有何曉飛、孫劍、俞勇等AI産學跨界大咖。
周志華教授是國際 AI 相關重要學會「大滿貫」Fellow 華人第一人,目前擔任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院長。張潼教授是機器學習領域的世界級專家,目前任教于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系和數學系。
此外,何曉飛是機器學習領域世界頂尖級學者,飛步科技創始人兼 CEO,浙江大學教授、博導。孫劍是曠視科技首席科學家、研究院院長,西安交通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院長。俞勇是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伯禹人工智能學院創始人,其 2002 年創辦的上海交大 ACM 班,被稱為「中國 CTO 搖籃」。
從左至右分别為機器學習領域世界級專家張潼教授、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系特聘教授餘勇、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執行院長王詠剛
打造DeeCamp的3級課程體系
2019 年 DeeCamp 訓練營課程體系将更為緊密,分為學術課程、産業課程、實踐課程三級課程體系。學術課程主打基礎理論梳理,産業課程幫助學生拓展行業應用知識,實踐課程由合作企業基于真實世界場景精心設計,力保貼近産業一線需求、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DeeCamp 暑期訓練營總時長為 5 周,延續「1+4」的課程設計,突出産學研相結合的特點。
開營前學生需自學視訊課程,今年 DeeCamp 将為學生提供優達學城的十餘門人工智能課程。
第一周學術導師和産業導師将密集講授學術課程和産業課程,将包括計算視覺概論、深度強化學習綜述、機器學習的幾何觀點、可證明的機器人安全性、機器學習現階段挑戰、智能語音技術原理及最新進展、人工智能從科研到實踐、資料驅動下的計算金融實踐、TensorFlow 基礎與實踐、自動駕駛的前沿發展與産業實踐等知識課程。
完成知識課學習後,學員會被分成 AI 實戰項目組,接受來自産業一線的實戰課題的挑戰。在這 4 周的實踐課裡,來自産業界知名 AI 企業的研究員和工程師将指導學員們按照工業界的标準從事研究與開發,體驗完整的 AI 原型産品開發周期,使用來自工業界的真實資料或案例,完成頂級 AI 原型項目的設計、研發和示例示範。
從左至右分别為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執行院長王詠剛,快手AI技術副總裁、快手Y-tech負責人鄭文,科大訊飛研究院副院長王海坤,路孚特中國研發中心董事總經理、全球移動開發副總裁吳震操,瑪氏中國數字化創新技術選型負責人于龍,華為Atlas人工智能産品規劃總監楊豔明
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執行院長王詠剛介紹,今年 DeeCamp 的課題都非常有趣,比如:AI 神筆馬良——随手塗鴉變成精美卡通畫、AI 文本濾鏡—用 AI 給稿件潤色、AI 小向導—複雜室内環境下的機器人重定位、AI 定雨神針—提高降雨預報的時空準确度、AI 經濟學—交易和投資的智能輔助決策等。
DeeCamp 2019 人工智能訓練營啟動儀式現場,王詠剛回顧 DeeCamp 亮點并作出年度展望
4個城市同時開課,計劃招生600人
據介紹,2017 年首屆 DeeCamp 訓練營吸引了國内外近 1000 位高校學生報名,最終招生 36 人。2018 年第二屆 DeeCamp 訓練營,來自全球 600 餘所高校的近 7000 名大學、碩士、博士經過申請材料稽核、線上筆試、視訊面試,最終來自 85 所國内外高校的 300 位學生通過激烈競争、層層考核,被錄取成為 2018 年 DeeCamp 人工智能訓練營學員。
在對學員個人發展追蹤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前兩屆畢業的學員目前分布在創新工場、微軟亞洲研究院、曠視科技、商湯科技、阿裡巴巴、騰訊、百度、地平線、大疆、好未來、愛奇藝、UCloud、中科視拓、中科院計算所、創新奇智、北京大學計算語言所、尼爾森、深動科技、獵戶星空、英特爾亞太研發中心、拼多多、航天科工集團二院,等優秀企業中實習或就業。
經過兩年的課程演練,DeeCamp 已經成功地證明,用五周時間培養出滿足産業一線需求的人工智能應用型人才,是完全可行也是完全可以進行規模化複制的,而類似的深度培養計劃将不僅僅惠及少數的優秀學生。
王詠剛表示,DeeCamp 作為規模最大、最專業的人工智能訓練營,已初步建立了以創造性的團隊工程實踐項目為主幹,以打通學術、産業邊界的系統性知識教育訓練為支撐,成規模、可複制的人工智能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
DeeCamp 緻力于為更多來自全球的高校學生提供真正将學術知識、工程技能、實踐項目和系統化的方法論融合在一起的人工智能教育訓練。
2019 年暑期 DeeCamp 訓練營将于 7 月 15 日至 8 月 23 日,在北京、上海、南京、廣州四地同時舉辦,計劃招生超過 600 人,培養出一批滿足産業一線需求的人工智能應用型人才。
北京地區的訓練營課程将在中關村科技園管理委員會、北京市經濟和資訊化局指導下,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澱園管理委員會支援下,由創新工場和中國科學院大學關聯合作;上海地區将在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政府、上海市徐彙區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下,由創新工場和上海交通大學關聯合作;廣州地區将在廣州市工業和資訊化局、廣州高新區管理委員會指導下,由創新工場主導營運;南京地區将在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指導下,由創新工場和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關聯合作。
王詠剛表示,通過筆試、面試考核的同學們可以自願選擇,參加這四個城市中的任何一場暑期訓練營。
全球最熱5個AI研究方向,20 多個産業夥伴深度參與
DeeCamp 2019 人工智能訓練營的學術與産業課程設計将圍繞全球最熱的 5 個 AI 研究方向展開。這 5 個研究方向包括: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機器人與自動化、自動駕駛。
來自前沿人工智能企業的研究員和工程師會基于這 5 個研究方向,從金融、零售、醫療健康、教育、公益、移動網際網路等領域的真實世界場景中,精心設計出最貼近産業一線需求、最能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實踐課題,供學員選擇。
「DeeCamp 将為 600 餘名學員提供利用最新學術成果,深入真實世界場景,展開工程實踐的最好機會,這是對大學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機補充。」王詠剛稱。
目前,有 20 多個全球産業夥伴深度參與 DeeCamp 2019,其中既有國家氣象局等政府機構,也有 Google、Refintiv、瑪氏、軟銀等跨國巨頭公司,還有快手、科大訊飛、華為、創新奇智、地平線機器人、文遠知行、追一科技、飛步科技、愛庫存、盒子魚英語、惠安金科、上海新客農業科技、牛客網、小小牛創意科技、Openbayes.com 等等國内科技新銳公司,更有優達學城、實習僧、愛思益、量子位等平台公司支援。
即日接受報名,不收取任何教育訓練費
創新工場表示,DeeCamp 2019 人工智能訓練營報名正式啟動,面向計算機、數學、自動化等專業大學生開放招生,不限年級,本碩博均可,鼓勵學員有多學科背景,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對工程研發的興趣。海外招生也同步啟動。
即日起,大學生可通過活動官網(點選下方閱讀原文)報名。DeeCamp 人工智能訓練營為公益項目,不收取任何教育訓練費用。報名截止日期是 2019 年 5 月 16 日。
DeeCamp 的發展同步于人工智能科技和産業的快速變革,緻力于彌補人工智能商業化大潮中,應用型人才的不足,從根本上提升中國在全球人工智能産業中的核心競争力。DeeCamp 2019 緊跟全球最熱的 5 個研究方向,聯合更多高校和企業,為更多中國高校學生提供「看得見、摸得着、用得上」的真正産教融合的人工智能教育訓練項目。
今年,最大咖、最實戰的暑期 AI 訓練營 DeeCamp 2019 等你來一起實作!
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
2016 年 9 月,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成立,李開複博士親任院長,王詠剛擔任執行院長,與 來自世界頂級機構的著名工程師和頂尖科學家共同探索技術、資料、人才、商業價值的結合,推進人工智能在科學研究與商業領域的實踐探索,緻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領域的科研轉化實驗室 和人才培養基地。
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以「科研+工程實驗室」模式,規劃研發方向,組建研發團隊。目前設 有醫療 AI、教育 AI、機器人、機器學習理論、計算金融等面向前沿科技與應用方向的實驗室。同時,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在 AI 生态方面積極推動資料開源、人才培養兩大基石建設,舉辦「AI Challenger 全球 AI 挑戰賽」、「DeeCamp 人工智能訓練營」等大型 AI 人才生态建設項目。
創新工場的創業投資能力與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的科研轉化及人才培養能力相結合,形成 了獨具風格的「VC + AI」的生态布局,從人才、技術、産業、資金等全方位的角度,助力科技 革命、提升商業價值、推動産業變革。
報名連結:
http://deecamp.chuangxin.com/apply?channel=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