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借AIoT之力将智慧城市落到更實處?

這一次,我們将走進合肥,通過沙龍會面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得将技術運用到智慧城市建設之中。

現在,智慧城市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其重要性也不言自明。自2012年我國正式啟動“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工作”開始,國家從未停止過對建設智慧城市的投入和支援。

但是智慧城市到底應該是什麼樣的形态?這是一個至今尚未明确和具象化的概念。

城市群湧入,“智慧”始分高下

最初,這一概念是由IBM提出,它認為智慧城市應當囊括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能源、智慧運輸和智慧通信等方方面面,最重要的是,智慧城市應該能夠解決城市中的三方面問題:利用大資料技術,使得城市管理者能夠做出最合理的決策;使用創新科技(如AI),提前發現潛在問題;利用資訊技術,整合各方資源,使得城市的營運、管理更加的有效。

簡言之,智慧城市就是能夠幫助政府更加高效的管理城市,幫助市民更安全便捷的生活。關乎人人,這一概念是以迅速傳播并備受推崇,2018年期間包括重慶召開的智博會、南京的軟博會、雄安新區的全球推介活動等,都無一例外的在重申和強調智慧城市的重要性。

現如今,我國已經有400多座城市在推廣或者在建智慧城市。但是城市各異,技術如何在“個性化”場景中切實落地,這是每一個人都在探讨和思考的問題。也恰好因為需要嘗試與高度的創新,每一座城市都在同一起跑線上。

2019年,兩會中政府工作報告格外強調了“網際網路+”與“智能+”,即對技術落地生活場景的重視,而這也無疑預示着智慧城市程序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在智慧城市推進進度上,有一座城市可謂格外引人注目。

2018年7月,在國際标準化組織ISO/TC268/SC1第七次全體工作會上,中國合肥、日本川崎、英國劍橋正式入選“智慧城市國際标準試點城市”;2018年末,合肥因在智慧城市建設上卓有成效而被新京報評為“中國智慧城市潛力榜”十強之一;而後于今年1月8日,新華社特别刊發了《安徽合肥——從“資料孤島”到“城市超腦”智慧生活悄然走來》一文,表彰了合肥在智慧城市建設上的成績,引人側目。

一向默默無聞的合肥在近半年來屢獲榮譽,這不禁讓人心生疑惑,此前格外低調的合肥到底是如何做到如今的成績呢?

如何運用AIoT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技術無疑是重中之重。

如兩會中政策所倡導的,智慧城市的實作還需仰仗“網際網路+”、“智能+”概念的落實,而這背後的關鍵還在于對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研究與落地。特别的是,在今年AIoT技術風口上,人工智能與物聯網應用得以融合,而智慧城市這一宏大的工程顯然少不了它的發力。

但僅有技術卻是不夠的,隻有将技術與場景需求很好得融合在一起才能夠真正推動智慧城市的落實。

為了走進城市更深入得探讨AIoT技術在特定場景中的應用執行個體,結束了無錫站活動後,我們發起的十二城關聯AIoT技術沙龍終于迎來了這一站。

2019年4月11日,由塗鴉智能主辦、鎂客網承辦、騰訊衆創空間協辦的“AI賦能 智聯萬物——2019塗鴉全球開發者沙龍·合肥站”将在合肥市高新區騰訊衆創空間路演廳正式舉辦。

這一次,在合肥,塗鴉智能AI産品總監趙賀楠、藝賽旗聯合創始人&進階副總裁胡立軍、飛爾智能科技CEO方律、新松機器人投資有限公司産業合作本部總經理申绯斐、科大訊飛AI服務市場總監董暢、高仙機器人算法總監宋樂、哈工大機器人(合肥)國際創新研究院研發總監徐國、松松雲倉供應鍊總經理高松将在現場,與數百位到場業内人士一起探讨如何借助AIoT之力更好得推動智慧城市建設。

如何借AIoT之力将智慧城市落到更實處?

活動連結:https://www.huodongxing.com/event/3485332551200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