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慧城市看烏當

作為國家第一批智慧城市試點之一,貴陽市烏當區建構了覆寫全區的統一大資料平台——“智慧烏當”,不僅讓智能技術惠及友善了政務管理,也讓資料真正從雲端飄下來,飛入尋常百姓家。貴州綜合廣播數博會特别策劃《數“聚”貴州》,今天請聽貴州台記者汪汐、實習記者黃龍江的報道——《智慧城市看烏當》。

【出錄音壓混:我們現在随便搜一個人,通過這個人口的姓名然後能找到這個人居住的地方,進入之後,除了能看到他自己的資訊以外,還包括他家庭的資訊、戶籍的資訊,還有社保的資訊……】查戶口不用再挨家挨戶登記、詢問,通過網格化服務管理指揮平台,一鍵就能找到居民的詳細資訊;交通事故不用再報警驗證拍照,一鍵定位就能看到實時事故畫面……在烏當區,小到井蓋丢失、居民辦證,大到政府決策、社會預警,都可以靠雲平台輕松搞定。烏當區智慧城市綜合管理平台技術人員楊桃說,以物聯網、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技術作為支撐,原本無法實作的城市服務和管理得以實作。【出錄音:烏當區網絡化社會管理系統是2013年建設的,到目前為止已經有7萬多戶的人口資料,我們想要實作的一個目的就是把人的所有資訊納入之後可以實作對這個人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從這個人的出生,到他成長教育,然後到後面的醫療、養老等等。】

在烏當區,智慧城市已經從一個抽象的詞彙變成老百姓可觸可感的便利。烏當區智慧城市綜合管理平台從業人員程豔琳說,智慧城市就是利用新興資訊化技術,更好地建設和管理城市。【出錄音:依托資訊化管理手段,以網格為基本工作單元,對我區5個新型社群,所轄的25個居委會,總服務面積58平方公裡的城市區域進行網格劃分,共劃分了186個網格,并将工商、城管、住建、消防、衛計等部門人員按一格多元的方式配備片區聯系人,不斷提高社會治理現代化水準。】

有着良好生态基礎的烏當,不僅是林中泉城,還是高新技術的聚集地。自2013年烏當區成為智慧城市建設試點至今,通過與華為和貴州智源資訊産業孵化基地有限公司合作,智慧烏當“一平台、二中心、三體系”的總體架構已基本建成。貴州智源資訊産業孵化基地有限公司總經理肖燕:【出錄音:一個平台呢,就是智慧城市的綜合指揮平台,兩個中心呢就是政府的一個決策中心和管理中心 ,我們要滿足群眾的生活便利、滿足企業在我這裡的生存發展、滿足政府的社會治理要良好的,是以我們說三個體系實際上是針對政府、企業、民生。】

惠及民生、友善政務的同時,也吸引了企業。2015年6月,集呼叫中心、展示中心、資料中心機房于一體的貴州(烏當)大資料智慧産業基地投入使用,目前已有軟體、電子商務、資訊推廣等領域的70多家科技型企業入駐。預計到今年底,孵化基地總産值将達1200萬元。肖燕介紹,烏當區所有智慧城市建設内容有望在2020年全部完成,屆時,作為“雲上貴州”首個智慧城市的烏當,将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出錄音:我想象當中的智慧城市的願景,就是應該,政府的社會治理讓群眾感覺到它是一個真正的一個服務型的一個政府;對群眾來講呢,讓他生活便利、便捷的;對于企業來講呢,是給他營造了一個很容易生存發展的這個樣子一個土壤。在我們貴州省的這個發展大資料的背景下,我認為這個願景要實作的時間并不會很遠。】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