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年再出發!阿裡雲智能總裁張建鋒演講全記錄

十年再出發!阿裡雲智能總裁張建鋒演講全記錄

3月21日,“十年再出發”阿裡雲峰會于國家會議中心正式召開。阿裡雲智能總裁張建鋒(行癫)攜核心管理團隊首次悉數亮相,并對阿裡雲做了全面的戰略解讀。以下是演講全文。

張建鋒:今天是我們阿裡雲智能更新之後第一次和大家見面,是以我們給大家講一講阿裡雲智能,對雲智能的一些思考,對生态合作夥伴的思考。

十年再出發!阿裡雲智能總裁張建鋒演講全記錄

阿裡雲智能總裁張建鋒

阿裡雲到今天做了十年,大家看到我們這次主題叫“十年再出發”。在十年前,阿裡雲也是一件非常小衆的事情,那時候做電子商務覺得是一件非常小衆的事情,當時我們一直關注電子商務到底會對未來産生什麼樣的變化,包括2005年我加入淘寶網的第二年,馬老師突然有一天說,我們還要做一個支付寶,讓全國以後都要用支付寶付錢,大家也是覺得不可思議,到2009年馬老師說“沒有雲就沒有未來”,那個時候是覺得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阿裡巴巴就這樣一點一點走到今天,也走到了阿裡雲第十年。

在十年前,很多人在問一個問題,雲是什麼?第二個問題我為什麼要上雲?十年後,大家在讨論的問題是“我為什麼不上雲?”是以十年間發生太多的變化。我們看過去的十年,阿裡雲到底做了什麼樣的事情?

第一、開創了中國的雲時代。

這是09年阿裡巴巴、阿裡雲真正第一次在中國開創了這個雲時代,在此之前在中國是沒有一個公司把雲作為一個業務、作為一個技術的未來在看待。

09年之前,阿裡巴巴做淘寶,我們前六年都是處于虧損的狀态,我們也不知道商業模式是什麼,但是我們發現電子商務的滲透率在逐年提升,我記得到很長一段時間才慢慢提升到10%左右,也花了十年才有40%的人才用了這個電子商務。

現在應該大家知道各行各業基本上都跟這個電子商務挂上了鈎。現在是新零售,線上線下的一體化的融合。那今天我們十年之後再來看這個雲,德意志銀行分析報告,中國現在有84%的企業是有意願要上雲,他們覺得雲是未來,是以我們對雲在中國的普及開了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頭。

第二,研發了中國的雲作業系統和城市AI平台。

阿裡雲跟别的雲不一樣,别的雲叫雲,阿裡雲就叫阿裡雲,為什麼阿裡雲叫阿裡雲?因為阿裡雲的雲從第一行代碼開始是完全我們從頭開始書寫的,并不是我們拿了一個東西包裝一下作為一個雲産品在售賣,是以這個是我們跟别的雲最大的不一樣。2017年獲得了電子學會的科技進步特等獎的是飛天作業系統,就是我們雲的一個主要的作業系統,是電子學會15年曆史上第一個頒出去的特等獎。

我們對雲之上的應用做出了一些關鍵性的探索,特别是基于AI為資料、AI為核心能力的産業化的應用作出了非常大的一些努力跟探索,這裡面有非常多的一些代表,我覺得有一個非常代表性的就是這個城市大腦,阿裡雲在三年前就提出了城市大腦這個概念,并且在杭州取得了非常好的一個效果,這也是資料智能在一些傳統産業裡面大規模的一個探索,因為原來的智能都是跟網際網路資料、網際網路業務相關系,這是我們在産業化上的一個巨大突破。城市大腦也是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台之一。這些我們在努力做,從杭州走到了上海,走到了重慶,走到了更多的一些城市。

第三,阿裡雲今天已經有數百萬的客戶,各行各業都從雲的發展中,獲得了發展的新動力。

傳統行業跟網際網路、雲産生了密切的連接配接,中間發生了非常多的化學反應,包括我們現在有工業大腦,有農業大腦,都是通過雲及之上的一些資料智能的服務跟各行業的連接配接,産生了一些新的變化。

雲從技術角度來講,它跟以前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電是一樣的,今天沒有一個公司一定要去建自己的電廠,因為雲它就是這麼一個基礎性的公共服務,但是跟原來的行業産生連接配接之後,發生了非常非常多的創新跟變化。基于雲基于資料基于智能的結合,肯定會對這個行業帶來新的變革,這個也是技術革命帶來最大的進步。

在中國,我們通過十年的努力,受到了非常多客戶的認同,市場佔有率超過第二到八名的總和。感謝大家對阿裡雲的信任和支援。

從雲變成雲智能意味着什麼?阿裡巴巴的雲跟别的雲有什麼不一樣?我們跟AWS不一樣,跟微軟的雲也不一樣,我們跟其他中國各式各樣的雲也不一樣。阿裡巴巴的雲是個怎麼樣的雲? 我覺得有三個關鍵點。

第一,我們在講的是IT基礎設施的雲化。

我們原來要做一項工作就必須要自己去建或者租一個IDC,自己去維護去購買裝置,這對任何一家公司來說都是一個額外的開銷。我們大部分企業的核心能力并不是去建一個基礎設施,它隻是要用好這個基礎設施。

我們回想之前做電子商務,為什麼像淘寶網這種新的商業模式獲得巨大的一個成功,因為原來你要在自己做一個零售,你要開一家店,那你一定得租個門面對吧?第二你要去進貨,第三要去搞裝修,去營運這家店鋪。

這樣一套下來,沒有5萬塊錢或者沒有10萬塊錢,是沒辦法啟動一家店鋪的,你沒辦法再在現實的地方開一家店,而且你的客流量還受地域環境的影響。

電子商務第一個突破就是今天你不用花一分錢就可以在網上開一家店,你一分錢都沒有花的時候你就開了一家店,你還能連接配接供應鍊和消費者,隻要做好你自己的服務、對消費者的認識、跟商品的認識就可以了。

那雲對絕大部分的傳統産業來說,對數字化來說,它起的就是這麼一個關鍵作用,今天你不用花大量的投資,每個月可能花幾千塊錢,或者甚至幾百塊錢,甚至幾十塊錢,你就能擁有一個跟阿裡巴巴一樣先進的基礎設施。這個是IT基礎設施雲化帶來的一個最大的價值,使得數字化門檻大幅度降低。

第一天開始你可能隻要五台伺服器,你第二天可能要十台伺服器,你以前是很難規劃的,你一定得為你最大的那個負載做規劃,比如說你今天要搞個活動,你要50台機器,你就必須要按照50台機器去配置,那事實上你可能平常都隻要10台伺服器。

那阿裡巴巴第一次走上去IOE的道路也完全是這樣一個邏輯,我們當初發現要擴容的話,一定要一倍一倍地擴容,每增加一倍我們的投資是幾千萬,但你擴容的那一刻到你容量用完的那一刻,中間的時間是非常長的,可能有50%的時間一直是處于容量不足的這個情況,是以是巨大的浪費。基礎設施雲化之後,它可以非常平滑地進行過渡。

第二,核心技術的網際網路化。

基礎設施的雲化,它不是簡單的雲化,它帶來了一個新的技術體系。原來傳統IT領域的體系都是像小型機,像高端存儲,傳統資料庫這麼一套體系,但今天雲化之後,它有一套新的體系,它是比較廉價的PC機,通過大規模分布式的一些排程,把一些廉價的PC機變成可以跟原來這套體系一樣、甚至優于原來這套體系的能力,這是基礎設施雲化後一個最大的變化。

從一個傳統的體系變成新的體系,是需要一套新的系統去營運它的。這裡包括一些大規模的排程、消息的處理、分布式的資料庫、負載均衡,都是原來基于硬體大型裝置的,現在都需要基于網際網路技術來進行改造,是以我認為這是雲之後第二個核心的能力,是用網際網路的技術來建構整套IT系統。今天大多數的傳統IT産業,它最大的問題第一是基礎設施是老的,第二技術體系還是老的體系。

今天來看,雲為什麼說一定是個趨勢?

因為所有面向下一代的技術,它一定是建構在網際網路技術、建構在雲化基礎設施上的。若幹年後,如果還是老的那套體系,我覺得可能會招不到合适的工程師。因為所有的工程師慢慢地都向新的體系遷移,開源生态,所有的雲,它都是建構在這麼一套新的體系之上。阿裡巴巴是這條道路上一個堅定的實踐者,也是一個探索者。

我們營運了全球最大的零售平台,也營運着全球最大的支付平台,我們通過這麼多年的努力,把自己一整套的系統用網際網路技術來建構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最佳實踐,這都是經過雙11、雙12反複考驗的一套系統,證明這套技術體系是可行的,也是一個未來。

今天我們談新零售談新技術,這個“新”最關鍵的就是對未來的看法。新技術的未來到底是什麼?商業的未來到底是什麼?今天我們可以很明确地說,它一定是在雲化的基礎設施之上,也一定是“一個網際網路技術武裝起來的雲”。

第三,阿裡雲跟别的雲有一個非常大的不一樣,我們的雲上做了資料化跟智能化這兩大比較關鍵的基礎設施,這也是我們今天從IaaS層走向智能化最大的不同。

十年再出發!阿裡雲智能總裁張建鋒演講全記錄

傳統IT設施基本上是硬體為主,資訊系統基本上是以流程控制為主,但今天我們還在看所有成功的網際網路公司都是資料驅動的,智能驅動,沒有一家公司例外。隻是說網際網路公司它擷取資料處理資料這個過程更為自然,理念也更為先進,是以它走到了前面,但我們并不是說傳統的企業、業務沒有資料。它有很多資料,隻是沒有去處理這個資料,資料這個東西是越處理越多的。今天阿裡雲智能最關鍵的兩大能力,一個是資料,第二個是智能。

那我們怎麼來了解這個資料?很多人了解資料就是能源。資料其實是一個企業的血液,不僅是個簡單的能源問題,隻有把這個資料完全利用好了,才能做一個智能化的判斷跟決策,才能把原來純粹基于流程的公司改造成基于智能的公司。

以阿裡巴巴自己為例,電子商務有20億的商品,1100萬個賣家,每天大概有3億人通路,每天會産生大量的資料。

那怎麼利用好資料?手機淘寶今天能做到每個人看到的每一個頁面都是不一樣的,每一次點選之後,會根據點選實時生成後續頁面。這裡邊有兩個概念,第一怎麼樣處理海量的資料?第二個你怎麼樣實時地處理資料。這是兩個關鍵能力。實時更難。實時不是說一分鐘就叫做實時,是使用者覺得沒有體感才叫實時,都是秒級的,每秒都要處理這麼多的資料,為每個人處理不同的資料,是以是一個非常非常關鍵的能力。

我們需要真正能夠支撐大資料智能化的關鍵基礎設施,從資料的收集、處理、存儲,要建構一整套技術。

首先是智能。今天處理資料絕大部分都不是單純靠算力,算力是基礎,而主要是靠上面的智能化的算法,算法跟各行各業的業務有密切相關,是以阿裡巴巴通過與各行各業合作,沉澱了一個完整的智能化平台。我們認為在基礎設施的雲化、核心技術的網際網路化以及在之上疊加大資料+智能化的平台和能力,完整地組成了阿裡雲智能的整體能力架構。這是我們核心的能力。

我們再看一下「雲上的阿裡巴巴」。當阿裡巴巴要營運這麼大的經濟體,每天要售賣出上百億,卻隻有幾百個營運人員。對比一下傳統公司與網際網路平台公司的巨大的差别就在這裡。因為阿裡巴巴電商大量地用好了資料,用好了智能做出的決策。

反過來說,但凡企業複雜到一定程度,任何一位CEO其實很難做出科學客觀的決策。但有了資料之後,任何一位普通員工,其實在他自己的崗位上都可以跟CEO一樣做出一個正确的決策。資料是個非常客觀的指導意見。阿裡巴巴的客服小二是憑什麼作出客觀的決策? 因為客戶打電話進來的那一刻,系統就在背景有一個資料上的智能分析,給到客服小二,幫助他做出比較客觀的評價,這樣才會大幅度地提高決策的公平性跟效率。

當客戶打電話進來的那一刻,系統可以推理出大概要問什麼問題,這跟很多因素有關。這就是從智能來改變業務流程,一個非常典型的這個例子。阿裡巴巴自身幾乎所有的流程裡面都有資料、智能的作用。

整個阿裡巴巴今天大概有60~70%的流量是跑在公共雲上,我們接下去花1到2年的努力,将阿裡巴巴100%的業務跑在公共雲上。

第二,雲智能更新之後,把阿裡巴巴的技術跟阿裡雲的技術完全拉通,以後阿裡巴巴用的技術跟阿裡雲上的産品是完全一樣的。大家第一時間用也是跟阿裡巴巴用的一模一樣的底層。

阿裡巴巴集團的整個技術都變成一個雲上的技術。所有的技術的輸出,産品的輸出,對to B的服務都必須通過阿裡雲智能這個平台,包括我們的金融雲,包括我們像釘釘這樣的協同辦公系統,包括新零售的核心技術和新産品。

三年前成立了達摩院,我們在持續加大投入。在量子計算、機器智能、嵌入式晶片、資料庫進行了廣泛投入。在晶片端我們在IoT端嵌入式晶片發展非常快,去年銷售約2億片晶片,下半年自己研發的第一款阿裡巴巴NPU将會正式釋出,這個性能在這個同等晶片裡面都是非常非常領先的,它不是領先一倍兩倍的問題,是領先十倍以上的。

2013年,我們第一次的大的突破是把5000台計算機作為一個整體來做計算。今天阿裡巴巴的計算平台總共有7萬台計算機在做大資料的處理,我們每天要處理超過一百個P的資料,我們雙11當天處理了超過1300P的資料。我前兩天跟央視的人聊,央視60年積累的影像資料是80P。我們在雙11當天就能夠處理超過1000P以上的資料,每天都處理超過100P的資料。剛才我講了,第一是海量,第二是實時,這是對我們系統一個非常大的考驗。

是以我們從達摩院開始,就下決心從基礎技術上開始突破。我們從晶片到作業系統到網絡,到我們的神龍伺服器,一層一層,在逐漸建構我們端到端的核心技術能力。

對于戰略性的行業,阿裡巴巴有太多的産品可以輸出,可以去賦能這個行業。一個是零售,大家知道對新零售阿裡巴巴一直在持續投入和探索,我們有大量的産品可以輸出,可以被我們的客戶所使用。第二個是金融,大家知道我們螞蟻金服在金融上用網際網路的技術、用智能,和金融行業結合,做出了非常多的創新,例如餘額寶、芝麻信用。像餘額寶這樣劃時代的産品,幾乎是每一個消費者都知道了。還有一個是思路的轉變。這是網際網路的技術和傳統的産業結合的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金融行業從基礎設施基于oracle、EMC和IBM這套體系到新的體系,到怎麼樣利用網際網路的技術,利用大資料、智能化的能力,以及最重要的是新理念跟思路去服務消費者,都有巨大的一個空間,是以這方面我們會持續持續加大投入。

第三是數字政府。從浙江開始,從浙江的最多跑一次開始,全國有很多地方開始利用了網際網路技術和智能,讓我們的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實惠。從原來基于部門的系統到今天變成基于使用者、基于資料的系統。第一是理念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第二,支撐這個理念的技術,轉變是因為有了新的技術。在各地政府的實踐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剛才我講了阿裡雲要做什麼,做好自己最核心的能力。第一是怎麼樣把基礎設施更好地雲化。第二,怎麼樣迅速地加強加厚我們的網際網路技術。第三,我們做好大資料、智能化的平台。

但是我們知道從基礎設施到中間件,一直到這個智能化資料化在上面,才是真正的各行各業自己的應用,這裡面的應用非常非常廣闊,非常非常多,是以這方面阿裡雲會跟所有的合作夥伴建立深度的關系。我們幫助他們換完成三個轉型:幫助他們把基礎設施雲化,幫助他們把核心技術網際網路化,幫助他們把應用系統從原來的流程化為主,變成流程、資料智能并重的系統。

我們也希望合作夥伴跟阿裡雲一起更多去探索這個行業的未來。今天我們提出一個口号叫“被內建”,我們希望阿裡雲的産品技術變成他們解決方案的一部分。這是我們非常認真思考做出的一個重要轉變,我們會跟整個行業一起去探索。

我們希望這個行業的解決方案,行業的實施,行業的複制,要交給我們的合作夥伴去做。阿裡雲隻做最擅長的部分——基于技術的創新和突破。

我們今天提出一個理念:阿裡雲自己不做SaaS,讓大家來做更好的SaaS。剛才我講了阿裡雲的核心能力就在于三個能力,是以我們要把SaaS交給各行各業的合作夥伴來做。

SaaS意味着什麼?SaaS意味着要進入客戶的業務流程,這裡有太多各行各業自己獨特的知識跟價值,需要客戶和合作夥伴自己去發掘。SaaS意味着什麼?SaaS意味着要做咨詢,要去幫助客戶去做咨詢,但這個咨詢不等同于傳統的咨詢,傳統的咨詢完全是基于流程的。我們要把我們的數字化的理念變成咨詢方案裡面的一部分。是以在這個前提下,我們跟德勤、埃森哲、畢馬威等建立更廣泛的合作。幫助他們,他們也幫助阿裡。

為什麼叫互相幫助?因為幫助他們把資料化的理念、智能化的理念變成他們解決方案的一部分。第二,他們把自己的解決方案裡面的核心産品,帶上阿裡巴巴的核心能力,共同去賦能客戶,這是我們的理念。

各行各業的合作夥伴,基于雲、基于資料、基于智能、基于網際網路技術,去完成系統更新改造。雲化、智能化、資料化一定是未來,是以我們希望共同去拓展廣闊的行業,從制造業到流通到零售等等,我們都希望是以這個思路去拓展,是以今天我們提出來,阿裡雲要被內建。

當然,被內建對阿裡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挑戰。很多人都會問我,阿裡雲憑什麼會被內建?這是我們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也是我們的信心和能力所在。我們一定有信心和核心能力,因為我們不僅有技術,而且有理念,最重要的是有在阿裡雲、在阿裡巴巴體系裡面的雲上最佳實踐。

總結一下,阿裡巴巴雲智能的四個關鍵點:

十年再出發!阿裡雲智能總裁張建鋒演講全記錄

第一、技術,達摩院加持的雲。整個阿裡巴巴的技術變成阿裡雲的一部分,我們有達摩院的先進技術,作為雲智能的一個基礎部分。

第二、産品,資料智能的雲。我們産品一定是基于資料智能的、非常穩定可靠的雲。

第三、商業,最佳實踐的雲。我們和絕大多數雲服務商不一樣,我們是自帶最佳實踐的雲。我們營運了最大的電子商務平台,也營運了最大的支付平台。我們有非常多的技術實踐、産品實踐和商業實踐,阿裡雲是一個最佳實踐的雲。

第四、生态,被內建的雲。我們會跟合作夥伴建立更緊密的關系,我們的合作夥伴成功了,我們的客戶成功了,才說明阿裡雲這個雲智能模式、這個系統、這個産品、這個技術是成功的。今天是阿裡雲第一次明确說我們是一個被內建的、生态化的雲。

今天我的演講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9-03-20

本文作者: 十年再出發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

阿裡技術

”,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