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1928年7月4日,一隊穿着軍服的人馬,浩浩蕩蕩的開進了距離北京市區125公裡的清東陵。

清東陵是一塊與世隔絕神聖不可侵犯的皇家禁地,可這約3萬多人的隊伍,進入皇陵之後竟然安營紮寨,似乎有着一個長久的打算。
這是一夥什麼人呢?他們打的又是什麼算盤呢?
軍事演習?
很快,緊鄰清東陵的馬蘭峪各街道路口的牆壁上出現了這樣一張告示:
中國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指令 鑒于本部軍即日起在東陵地區進行軍事演習,黎民百姓被限令迅速撤出,不得延誤,發生意外本部概不負責
軍事演習竟然搞到皇陵去了!這也是聞所未聞的,老百姓這心裡雖然有着各種各樣的猜測,但是,東陵畢竟是大清帝國最大的帝王後妃陵墓群,料想這些當兵的也不敢怎麼樣!
可這第十二軍到底是個什麼樣的部隊呢?
對于國民革命軍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老百姓還是很陌生,隻知道是當兵的。
不過說到第十二軍的軍長孫殿英,那在華北地區也算是一号人物。
孫殿英出生于河南省孫莊村,小時候出過天花,是以又被人叫做孫大麻子。孫殿英父親早逝,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窮困度日,後來他結識了一些流氓、賭棍,便經常出入賭場、錢莊,逐漸成為賭場高手,以賭為業,發了不少财,到了1925年秋,孫殿英投奔奉系軍閥張宗昌。
三年後又投靠了蔣介石,從軍閥搖身一變成了國民革命軍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這就是孫大麻子——孫殿英。
孫殿英
看上去還真有那麼點匪氣!
不過雖然是一軍之長,但這個時候孫殿英卻顯得很窩囊,因為他的手下已經半年沒有發軍饷了,部隊瀕臨瓦解。
可就在這個時候,已經揭不開鍋的孫殿英,還接到了一個讓他更加郁悶的任務。
1928年初,原奉軍收編的匪徒馬福田率部叛逃,直奔清東陵旁的馬蘭峪,蓄意長期挖墳盜寶。
得知消息後,國民革命軍派出第十二軍孫殿英部前往剿撫。孫殿英指令師長譚溫江連夜率兵前往,趕跑了馬福田。
路途中,孫殿英見到東陵的殿宇富麗堂皇,但地面建築卻被軍閥和當地人偷盜拆毀,廟宇内的銅制裝璜也全部被盜,就連窗戶、門檻、窗棂,也都被拆卸一空,一邊是缺少軍饷的尴尬,一邊是藏有大量寶物的皇家陵園,這孫殿英開始動起了心思,他想要幹上一大票!
不過,要想盜掘皇家陵墓,不僅大逆不道,這聽上去好像也是癡人說夢。
按照大清王朝的規定,皇陵是有專人保護的。
光緒朝中期,駐紮在東陵的八旗兵就有一千一百多人。除了紫禁城,這皇家陵區那可稱得上是頭号禁地了。
可北伐混戰時期,清朝皇室已經是朝不保夕,昔日的神聖禁地,還能夠保持那份尊嚴嗎?答案很顯然:不能!
盜墓!
盜匪們從洞口魚貫而入,地宮内陰森潮濕,擔心觸碰到什麼機關暗器,幾名士兵被派下去先行探路。士兵們小心進入到了一段二三十米長的斜坡,那是為運送棺椁進入地宮而留下的甬道,斜坡甬道上散發着陣陣黴臭,士兵們摸索着前進,精神高度緊張。
終于他們看到一道高大的漢白玉石門,大部隊随後趕來,他們開始用力推門。可地宮裡的石門重達3噸,門後還有頂門石,是不可能推開的。
心急的盜匪們就在石門下方一陣狠砸猛砍,可即使這樣,大門依舊緊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