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雲一連多個動作,助力南京“領跑”智能産業“新賽道”。
1月16日,“京東雲智能産業華東區域總部簽約揭牌儀式暨京東雲産業創新雲釋出會”在南京圓滿落幕。現場,南京市委常委、江甯區委書記、麒麟高新區管委會黨組書記李世貴,麒麟高新區管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主持工作)趙洪斌等政府上司,以及京東集團副總裁杜正平、京東雲副總裁劉辰、京東雲公共業務副總裁謝海波、京東雲華東大區總經理趙彬等京東集團代表及其他企業代表出席會議。

之後,圍繞智能産業、數字經濟産業生态發展需求,南京麒麟高新區與京東雲攜手打造以“京東雲智能産業協同創新網絡華東總部”、“華東數字經濟産業集聚中心”、“華東數字經濟産業服務中心”三大闆塊為核心的“京東雲智能産業華東區域總部”,搭建了立足麒麟、覆寫南京、聚焦長江三角洲、輻射華東的産業賦能平台,助力南京“領跑”智能産業“新賽道”。
現場釋出産業創新雲,助力企業上雲轉型和創新
出于對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等方面的考慮,“企業上雲”已經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而在大環境中,就在去年8月,工信部印發了《推動企業上雲實施指南(2018-2020年)》,鼓勵各地加快推動開展雲上創新創業,支援各類企業和創業者以雲計算平台為基礎,利用大資料、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鍊等新技術,積極培育新業态、新模式,并提出“三年(2018-2020年)百萬企業上雲”的目标。
于企業而言,此時不上、更待何時?而在雲服務商這裡,則是他們的機會。而從近年來的表現來看,“企業上雲”已經成為一種常态。
這方面,京東雲一直緻力于“助力中小型企業雲化”。而針對這一目标,京東雲副總裁劉辰現場也宣布了一項新産品的上線——京東雲産業創新雲。
圖 | 京東雲副總裁劉辰
據其介紹,該産品将重心放在智能産業領域,以智能産業創新鍊要素補齊為核心,圍繞“研産供銷”産業鍊條,通過産品創新、産業孵化、産業加速、規模銷售四個可循環發展階段,助力創新企業發展,打造智能産業叢集。
與此同時,“京東雲智能産業華東區域總部”也正式落地麒麟高新區,雙方将共同推進實施“3個1”計劃——即1個創新總部、1個集聚中心、1個服務中心。而人加智能、優加科技等14家企業代表也與麒麟高新區和京東雲達成正式合作,之後,這14家企業将借助于京東雲完成“上雲轉型”,而麒麟高新區也将進一步完成“雲上産業集聚”。
圖 | 京東雲智能産業華東區域總部簽約儀式
圖 | 合作企業簽約儀式
成立京東雲AIoT科技基金,深化智聯網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項底層技術支援,随着新技術、新需求的出現,雲服務也需要與時俱進、更新疊代,譬如AI、區塊鍊等等。
眼下,繼AI、雲服務、大資料、物聯網之後,集它們于一體的“AIoT”成為了新趨勢之一。京東也于去年年底喊出了“AIoT”的口号。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早些時候,京東雲宣布發起了第一支百億級雲計算産業基金,為雲計算、大資料、企業服務和智能制造等新興行業的優質企業提供資金支援。在京東喊出“AIoT”口号之後,這一隻基金也開始有所動作。
16日活動現場,“京東雲AIoT科技基金”進行了簽約,參與簽約的為京東雲與麒麟高新區。未來,圍繞這一基金,雙方将進一步深化在AIoT方面的合作,通過資本賦能數字經濟産業、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産業,打造新經濟生态環境。
圖 | 京東雲AIoT科技基金簽約儀式
資金輸出之外,技術輸出也是必不可少的,畢竟兩條腿才能安穩的走路。去年,京東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院正式落地,這也是其于總部之外在國内建立的首個人工智能研究院,承擔着技術研發、産學結合等重責任。
京東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京東AI研究院機器學習實驗室負責人易津鋒表示,人工智能正在助力産業更新,而他們所需要做的就是深入了解産業鍊各環節痛點,判斷使用者需求、洞察使用者看法……助力企業智能化。
圖 | 京東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京東AI研究院機器學習實驗室負責人易津鋒
最後
大會現場,在京東雲基金合夥人楊延華主持下,易津鋒、南京市工業和資訊化局軟體與資訊服務業處張增全、藍艦資訊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春娥、南京弘谷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華君等重量級嘉賓,圍繞“人工智能技術背景下的産業創新趨勢”展開了探讨,呈現了一場政、産、學、研及資本間的對話。
圖 | 圓桌論壇:人工智能技術背景下的産業創新趨勢
此外,我們也見證了“京東雲協同全球創新中心(南京)”、“京東雲智能産業華東區域總部”的揭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