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前,我國還将發射12顆衛星。
12月27日,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對外宣布,即日起北鬥三号系統完成建設,開始提供全球服務,這意味着我國的導航系統進入新的裡程碑,在全球範圍内和傳統的GPS展開競争。

據悉,北鬥三号開啟全球服務後,其定位精度水準10米、高程10米,測速精度每秒0.2米,授時精度20納秒(以上均為95%置信度),系統服務可用性優于95%。其中在亞太地區,北鬥定位精度水準5米、高程5米,置信度95%。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主要由兩個獨立的部分組成,一個是2000年開始運作的區域實驗系統,主要包括北鬥一号以及北鬥二号,他們主要在國内以及亞太地區提供定位服務。另一個是已經開始面向全球服務的全球導航系統,也就是開頭提到的北鬥三号。
其中,北鬥系統第一顆衛星發射15年後,它每年為幾家大型企業産生的營收高達3150萬美元,其中包括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高德軟體有限公司和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在應用方面,北鬥導航系統已經為617萬輛道路營運車輛、3.56萬輛郵政和快遞車輛、36個中心城市8萬輛公共汽車、3230座内河導航設施、2960座海上導航設施提供服務。其中,有部分國産手機也支援北鬥系統。
在今年11月19日,我國發射了北鬥三号的第18顆、19顆衛星。預計到2020年,我國還會繼續發射11顆北鬥三号、1顆北鬥二号衛星,進一步提升系統性能。
雖然北鬥系統比國外的GPS晚建設了将近20年,但是在技術實力上兩者的差距卻隻有兩年之差。不過,因為全球GPS服務已經營運多年,北鬥的海外市場擴張之路想必會非常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