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鄉村紀實:70歲的老爸外出打工,做女兒的我卻沒有阻止

作者:愚伯的自留地

文:過眼雲煙

圖:大俗攝影

爸爸1952年出生,按老家人的算法,他70歲了,這個年齡的城裡人已經是頤養天年的時候,而作為農民的爸爸,除了種小麥、玉米、大蒜外,還栽了兩畝多葡萄樹,而上個月居然又進廠打工了。

鄉村紀實:70歲的老爸外出打工,做女兒的我卻沒有阻止

這兩年老家雨水特種别多,莊稼老是被淹,我家的葡萄地地勢比較低,一下大雨就存水,地裡水排不出去,爸媽隻能沒日沒夜的想辦法排水,即便是這麼辛苦,差不多成熟的葡萄也會爛掉很多,收成差強人意,累死累活也賣不了多少錢。

為此,我們姐妹勸他們把葡萄樹砍掉,和他們商量了無數次,都無濟于事,他們的想法就是能賺一分是一分,自己賺點錢也不用拖累幾個孩子。

前兩個月家裡農活忙完了,本可以休息一個冬天的爸爸,卻突然又去打工了。他去打工不是第一次了,去年冬天的時候,就跟我大爺去外地栽綠化樹,因為他腰有舊患,幹了一星期受了風寒,舊患複發腰直不起來了,胃也出了問題,才不得不回家歇着。

這次去的廠子很小,隻有幾個人,是熟人的親戚開的,離家隻有四五裡路,他每天開封閉電動車來回,早上七點半到下午五點半,中午包吃一餐,之前說好是幹女工組裝的活,80元一天工資。

誰知道過去幹的卻是焊接,老闆也沒提加工資的事。爸爸雖然年齡大了點,但是手巧,廠裡很多活他都會幹,經常是有人請假了,老闆就叫他頂那人工位的活。

鄉村紀實:70歲的老爸外出打工,做女兒的我卻沒有阻止

我爸這人是老實人一枚,一輩子沒和誰紅過臉,幹活麻利又實誠,不惜力,除了中間吃飯喝水去廁所外,他都沒停過手,老闆兩口子很喜歡他,一天到晚爺爺長爺爺短(按照輩分)的叫着他,還一再和他商量,想留他長期幹。

開始我們幾個都持反對态度,叫他别幹了,畢竟一把歲數了,他卻總是說:“冬天地裡沒活了,天天在家歇着沒事幹,閑的慌,去年歇了一冬天,胖了好幾斤。現在家裡哪還有什麼人,年輕的都出去打工了,年齡大點的要麼給孩子帶小孩去了,要麼在家裡不出門,天冷沒地方去,想找個拉呱的人也沒有,天天窩在沙發上看電視。”

老爸還說:“我幹活幹慣了,一歇下來渾身難受,不是這裡疼就是那裡疼。活累是累了點,沒事,能幹動喽,在屋裡幹活也不冷,中午吃的頓頓有肉,比在家吃的還好。我這活比你大爺那活強多了,他都74歲了,還天天跟着人家幹綠化種樹,路又遠,早上四五點就得起來,開着電動車帶着保溫瓶和友善面過去,天天中午就泡友善面吃,晚上八九點才回到家,一天才70元,就這活,他都幹了一年多了,冬天這麼冷,他都不舍得歇一天。年紀大了不好找活幹,我幹的這裡人家又不缺人了。”

我不了解的問:“您說大爺他都這麼大年紀了,累死累活掙那麼多錢幹啥?”

我爸告訴我:“他為了誰,還不是為了他子兒和他孫子,這孫都快該結婚了,他還不是想多掙點幫下他們。恁媽俺兩個比其他人都是好的了,後面恁那個叔都是天不亮就上地了,摸黑才回來,天天都是自己随便糊弄吃兩口。前面恁嬸子,輪流給幾個孩子帶小孩,帶着兒的小孩,去伺候閨女坐月子,她沒說,天天大的哭小的叫,都不知道咋熬過那一個月的,你看看誰容易。”

哎,這就是中國的農民,活到老幹到老,養大了兒女,還得為孫輩操心。

我不再反對他去打工了,叫家裡其他人也支援他,生命在于運動,一個幹慣活的農民,叫他突然停下來什麼都不幹,也不是一件好事。不叫他幹這個活,他肯定還會去找其他活,再找,活不一定比現在的這個輕松,上下班時間和吃的方面也不一定比這個好。

去年老爸胃不舒服吓壞了我們,帶他到縣城做了胃鏡沒什麼大問題,可是吃藥卻沒什麼效果,妹妹兩口子又特意開車回家,又帶他去南京大醫院看了專家。我又做了姜汁布墊寄回去,叫他晚上睡覺時貼身蓋在肚子上,經過大半年的調養,他這胃才好不容易養好,現在實在不敢再叫他冒險了。

于是我叮囑老爸:來回的路上和操作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累了就請假,幹不了了就辭工回家。

鄉村紀實:70歲的老爸外出打工,做女兒的我卻沒有阻止

我們都不在身邊,也照顧不到他們,老爸隻要身體好,願意去幹就去試試。不在于錢掙多掙少,總比天天在家閑着看電視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