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過去的雜草現在是一個舒适的公園

過去的雜草現在是一個舒适的公園

桂城延長了環衛清潔時間,道路更清潔。

過去的雜草現在是一個舒适的公園

經過改造的海三道,它又是全新的。

在桂城84.16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居住着60多萬人,數字背後展現了人口流動性大、人口密度高、城市管理壓力大等特點。

桂城街道通過初步建立精細化的管理體系,将觸角從中心城區向鄉村,促進城市品味,居民文明素質不斷提高,城鄉差距不斷縮小,投資和生活環境不斷優化。如今,城市管理逐漸進入新常态,農貿市場幹淨,農村社群公園變得美麗,居民"主人翁"意識更加強烈......

優化環境 社群公園變得美麗

"斷奶的健康死胡同變成了小公園,這是我們沒想到的。"平溪社群居民梁毅說。由于年久失修,平溪小區公園的路燈壞了,居民的座位基本受損,園内的綠化也無人看管,大部分植物死亡,影響了平溪社群的形象。

"由于村莊原因,未能實施主要建設主體,使該項目無法實施。社群從業人員介紹,為使項目順利實施,桂城街道辦公室主任唐賽光組織相關部門召開協調會議,最終落實主要實施市級管理辦公室,并要求市管辦邀請專業設計公司到平溪公園設計,提升平溪社群形象。

該項目在問題解決後迅速實施,現在平溪公園煥然一新。桉樹頭不再堆積垃圾,而是滿是居民前來酷聊,街道上不再停車和堆積雜物,平整幹淨的讓人感到舒适,新的籃球場也成為年輕朋友鍛煉和健身的場所,居民們樂于去公園開展各種活動。

近年來,桂城已成功實作了城鄉市政管理一體化,包括建立20個建立環保公共廁所,有效改善了人流密集區域市政配套設施;

推進農貿市場清潔改革

桂城農貿市場近兩年的更新改造取得了顯著成效,但誤賣、失持等問題難以解決。如今,進入布格列崗南小區關于佳高市場,賣的衣攤沒有,賣水果三輪車、推車也沒了,整個市場都清幹淨多了。

從7月開始,桂城街以月桂花市、超益市場等19個市場為一期整改,季度評價結果達到優良評級,市場給予5萬元獎勵,達到良好評級的市場給予3萬元獎勵。"紅黑名單"建立後,"黑名單"将向社會公布,取消所有優惠扶持政策,釋出消費者警示,予以曝光。

與以往農貿市場及周邊綜合整改工作相比,二次更新為"獎勵促改革"和"試促管理"等措施,引導市場和經營者從"隻注重經營收益"向"經營服務"管理模式轉變,有效提高整改效果。

農貿市場及周邊全面整改除了與市場相關部門和市場各方互相配合外,還需要市場商家、保安、清掃人員盡職盡責。街道要求不少于50%的獎勵金額用于獎勵市場清潔工,保安人員和市場文明守法的商人。

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居民"主人翁意識"

"城市管理就是讓城市更美麗,讓居民生活得更好。"唐賽光說。為了讓居民更直接、更深入地感受到城市管理帶來的變化,本報與桂城街聯合組織了"我是城市管理者"桂城管理、城市管理體驗系列活動。

"我是城市經理"系列活動将從7月持續到12月,共10個不同主題的體驗活動,從園林綠化、環衛清潔、市政設施、公交站營運、數字化城市管理、臨時賣點、供氣站等,讓居民全方位體驗城市管理者如何管理、保持清潔、美觀、有序。

系列活動的第一站将走進乾遠湖公園、平洲公園、三山郊野公園,體驗桂城公園美麗有序的園林綠化管理措施,然後走進智慧島污水處理廠,感受雨水與生活、工業用水"重生"的魔力,以及城市高效運作的環形。

"組織居民參觀和體驗貴城各類設施的建設和管理,通過所見所聞展示貴城市建設和管理的有效性,引導居民了解、尊重和關愛城市管理工作者,支援市政建設和管理,關愛環境和市政設施, 促進居民文明品質的提高。桂城街道官員表示,通過一系列體驗活動,共同就城市的面貌和整改問題,引導居民和城市管理團隊成員共建美好家園,傳播文明執法、和諧城市理念。

<<亮點

七個示範項目改造更新

桂城确定了東洋、南、西、北約、霞東五室沙地、光湖社群桂絢麗風景社群和桂南社群教師村為2015年城市管理轉型更新示範項目。

街道聘請專業設計公司開展七個示範項目的整體規劃設計,并多次召集相關部門和地域社群對規劃設計方案進行審查和修改。截至7月15日,更新改造資金已經到位,兩個城區改造項目已啟動項目招标程式,五個農村社群正在瞄準藍圖目标沖刺。城市中的舊住宅區和村莊将被改造。

疏浚與城市病害管理的結合

在疏浚組合的方式上,積極探索和嘗試各種有效方式來規範移動廠商和大排流量的營運。

自2012年以來,共設定了9個臨時賣點,充分考慮了餐飲店的經營情況和群衆的實際需要,允許定期定點戶外作業,開放大型疏浚點,不占用市政人行道,造成其他影響。同時,桂城街道以阜平路2号和西洋大道為試點,開展"三包門"檢查評價活動。

不斷清理戶外廣告牌

桂城于2014年8月開始了戶外廣告标牌設施清理作業的第三階段,并制定了月度整治計劃和計劃。

截至今年5月底,城市考核資料庫主幹道等共40條道路、小巷已經建成,1600多個戶外廣告牌不符合全市外觀标準;

溫/塗江時報記者 曾偉記者 徐桂斌 唐玉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