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周見聞

标簽(空格分隔): 生活事件

事件一:

    上周天,10-11号,社團納新,我去六個社團詢問這社團是做什麼的,看看社團是怎麼介紹自己的,聊着聊着,結果每個社團都知道我不是大一的。

原因:

    1、沒有大一來的時候那麼無知了,看起來眼神就不夠單純。

    2、自己是工學院的,喜歡拿出來炫耀自己是工學院的。常常說工學院是做技術的,"有把錘子,看什麼都像釘子",有一項比别人厲害的能力,倘若這項能力成為累贅,那就沒必要了。我和大家是一樣的。

    3、詞彙少,多說多練才會說,關注面少,然後就喜歡說自己關注的東西,這樣容易暴露自己。交流是互換的,我關注面少,那就多聽聽别人的。就不要說。

類推:最終了解我身份的人,以及平時我和人聊天,都是因為我自己喜歡說自己是做什麼的,改上述第二條和第三條。我沒啥與别人不同的地方,我就是個學生。和人有着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

事件二:

    這周為了寫部落格,看了一二十篇文章,它們風格不同,本來想參考一下,但是有點難度去仿照,還是先寫下來吧。我把過程描述下。

    有些文章顯得比較有思想,顯得作者閱曆豐富,确實我達不到這樣的高度。我去看這樣的文章,隻有佩服作者的份;還有些文章寫一些生活小事,不過很多人點贊,語句優美,能從小事感悟生活,主要在于語句,同樣的事,用不同的話說出來有不同的效果;還有些文章屬于教學類的,教人如何玩,就比如不善于聊天的人如何和朋友們出去找好玩的地方玩;最後是一些生活态度類,有些作者描述他對生活的觀點與态度。

我的嘗試:這周沒随手記錄靈感,寫什麼東西的念頭都在腦海裡面翻滾,最後都消失了,是以做人不能空想。其中想寫的内容包括:

   1) 生活觀點(後面因為我沒什麼經驗就放棄了)

    2)如何給物品起名字?(操作不同主機,或加入給變量起名字的時候,遇到的問題,想解決一下) 

    3)愛是克制,還是放肆?(辯論的題目,想寫出來總結下),

    4)最後是社會認知?(這是我手頭借的一本書,個體分不清個體與社會的差別,需要看。同時想知道社會給我帶來了什麼影響,為什麼我會做一些決定。)

最終:以上話題都沒寫,沒準備就不好寫,現在寫了一些瑣碎的事,剛開始我對寫作也不是很擅長,希望諒解。目前就是把自己思考過程寫出來。

事件三

這周和學長參加了,海峽杯(資訊安全比賽)。

我是做運維的,安全由安全部門來處理,這次是因為有人口才比較好,說我在實驗室沒做出什麼東西。然後我也是這麼認為,就想找點東西做。就參加了,不過也好,了解些安全方面的知識。對以後不會有什麼壞處的。

深層次原因:大學生,沒錢,然而年齡是成年了,心中不想在依靠父母,是以找些事情賺錢,另外參加這的時候,每天在學運維,分出點時間做下其它的,從實戰中學點東西。學習效率我自己再安排吧。

總結:

才疏學淺,沒有文采,沒有見識,文章也比較土,不過有些人的生活就是這樣,寫出來,這也是有些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下周搜集社會認知方面的知識,寫社會認知方面的,我想知道在社會上為什麼會被影響,以及怎麼被人影響的。

寫文章挺費腦子的,最後就想不出來怎麼寫了,就是再寫,思考的就全憑本性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