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失敗的感受

最近多個失敗的經曆,但社會還是比較現實

隻有讓自己更強大,才是最好的安全感

我畢業一年多了,可惜的是一直是在參與創業,公司的整個架構各方面都是自己處理,知識點多但深度稍有弱勢。公司的使用者體量不夠,技術上沒有核心壁壘,與市場上的産品比沒有優勢,沒有使用者數,都是我欠缺的地方。

面試中一定會問到的地方:

  • 一些基本的常識性但稍微有點深度的問題,JDK源碼,流行架構源碼相關
  • 項目架構;項目内部;項目遇到的問題;項目可能遇到的問題;項目後期如何擴充;在某些場景下,項目要如何應對
  • 凡是履歷上提到的技能,都會問一下,看你是否真的會這個技能
  • 終面,就是HR看你的溝通能力,意願度,反應能力啊等等

失敗的原因:

  • 沒有好的項目拿出手
  • 情商,溝通上也不穩定,最後HR面的時候,表現出來的是我溝通能力不行,而技術上又沒有特别顯眼的地方。人有時候會緊張的...

安慰自己

失敗了也不好再徒悲傷了,總結經驗下次再試。創業這快兩年的時間,是人生中的一場經曆,早先時間就聽到過,想要創業成功:“要有好的項目,好的時機,好的團隊”,缺一不可,真的吧。

好的項目,好的時機,一般不是我們控制的,如果項目要依賴大平台才能活下去,那麼項目很可能要看大平台的臉色。好的時機,聽一個前輩做房地産的項目,剛投了幾百萬進去,突然國家下政策,不允許住什麼樣的房子...,然後項目就運作不下去了。

好的團隊,核心團隊未必會真的肝膽相照,大家稱兄道弟,但其實人在社會上還是不容易的,合夥人也會互相評估自己的利益,這個全憑自己的情商與人際關系來判斷,能在一起做事不容易,認真挑選。總之失敗了,還是作為一次經曆吧。

人生如果能容易的成功,那生活是不是太輕松了些。

我是在創業上失敗了,找工作也失敗了,如果創業成功,我想自己應該就不用去找工作了。在最後一輪的面試中,面試官問我:“你3-5年的規劃是什麼?”這真的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我們創業的時候,這個規劃就沒有做好,也許當時一直想的是努力幹個兩年,然後我們每個人都能學到很多東西,項目不斷的堅持下去,肯定是可以的。

我記得自己創業的初心:“人貴在堅持,一定要堅持下去把松鼠倉這個項目做好,堅持的人總會有收獲的”,但時間一天天的過,事情一天天的發展,我已經漸漸的忘記了自己的初心,變成了做一些亂七八糟的項目,我現在還認為松鼠倉之外的項目都是亂七八糟的項目,那些項目沒有任何的價值,但是我去做了,怪我自己。創業者最怕分散精力,公司還沒有成長起來,就去做亂七八糟的東西,挺是錯誤的選擇。

不管說什麼,創業的經曆畢竟是寶貴的,進入社會之初的一場挫折與教訓。

最後

快兩年的時間,教訓很多。但無疑要做好下一步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