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範圍内地下隧道軌道交通都成為了非常受歡迎的正在探索的新課題。
馬斯克又又又又又雙雙叒叕發推特了!
這次他連發9條推特展示他“挖隧道”成功了。

他在釋出的推特文中表示,旗下“無聊公司(Boring)”的概念驗證隧道将于12月10日晚間舉行開通儀式,并在推文中上傳了隧道内部的視訊。此外,當地的公民也能夠在12月11日免費通行參觀該隧道可一飽眼福。
說起來,馬斯克“挖隧道”的想法還是源自于2016年12月,在遭遇堵車後,他發文說“堵車快把我逼瘋了,我要造一台隧道挖掘機,開始挖隧道!”。
說幹就幹,發推2小時候,馬斯克再次發推說:“我們真的要開始挖隧道了。”
于是,這位有錢有顔又任性還腦洞突破天際的大佬以神一樣的速度成立了一個名為“Boring”公司,開始了他的挖隧道大業。雖然,馬斯克的言論像是肆意而起的念頭,但如同特斯拉、Space X和馬斯克旗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一樣,無聊公司還真就十分認真的開啟了“挖隧道之旅”。
“無聊公司”的有得聊項目
英文中,Boring一詞有無聊、無趣的意思之外,還有鑽洞的意思。
兩年前,馬斯克表示自己真的要挖隧道後,面對網友“隧道建在哪裡”的提問時,他笑言,會從Space X的辦公桌前挖起。如今,Boring公司的首條對外公開的隧道正是在Space X總部所在地洛杉矶霍桑。
或許,這就是說到做到馬斯克吧!
馬斯克的隧道設想其實是這樣的:地面和地底隧道之間依靠電梯裝置進行連接配接,通過電梯将汽車、以及乘客運輸到隧道中,然後,汽車被放置到如同電動滑闆上并固定好,乘客進入車内,然後開始飛速的出行,整個項目将通過分層隧道通向不同的目的地,馬斯克假設的地下隧道為30層。目前,根據馬斯克釋出的視訊可以看到,整個隧道如同一個繭型,隧道内部布滿了金屬闆、電纜,隧道内部上方還能夠看到大型管道以及照明設施。
最早馬斯克的設想這樣汽車的時速将會達到600英裡每小時,也就是相當于965公裡每小時。不過,目前,根據媒體報道,理論上講,這些隧道将使用Loop穿梭車沿系統軌道移動,每次運送的人數在8到16人,時速則可以達到240公裡每小時。
南京市到上海市之間的距離為305公裡,一般駕車需要4小時20分鐘左右,如果采用馬斯克隧道的這種方案,從南京到上海隻需1小時16分。
目前,中國高鐵最快時速是由“複興号”實作的350公裡每小時,但在實際的營運中,高鐵的速度基本在220公裡每小時——260公裡每小時之間。是以,馬斯克Boring公司的挖隧道方案相當于讓普通汽車擁有了高鐵一般的飛一樣的速度。
馬斯克的首要商業哲學——省錢
盡管已經是腰纏萬貫别人眼中現實版的“鋼鐵俠”,但馬斯克真正做項目的時候,首要的商業哲學可能就是造價低了。無論是Space X史無前例的火箭回收技術,還是真在推進的廉價版特斯拉計劃,馬斯克都在要求成本的降低。這次挖隧道同樣如此。
現有的挖隧道技術其實是非常慢的,從紐約挖到華盛頓需要近100年的時間。是以,馬斯克的“挖隧道”項目自從公布以來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挖快一點以及成本問題。
(圖|隧道結構圖)
此前,馬斯克透露在美國建設一英裡地鐵要耗費資本為10億美元之多,他希望能把挖隧道成本降低到十分之一。Boring公司設計的減縮成本的方案包括小隧道直徑,以及重新設計的更加有效率的挖掘機。
(圖|隧道直徑)
(圖|隧道施工現場)
一般來說,普通單行隧道直徑在7米到8米,Boring公司的隧道直徑卻是在3米到4米,足足縮小了一倍,是以造價成本也能夠降低一半。并且,這個隧道的大小已經足夠讓一台電動汽車通行。至于更加有效率的隧道挖掘機則馬斯克并未披露詳細的内容,但在今年的9月9日,他在推特上分享了公司的從業人員通過Xbox搖桿操控隧道挖掘機的視訊,也是狂拽炫酷Dior炸天了。
不過,Boring公司如此設計隧道有一個緻命的問題在于其并未考慮普通隧道會遇到的撞車事故、應急車通道等,也就是說在其設計理念中,該隧道的理想運作是完美無瑕的并不存在事故。而法律規定隧道直徑是必須考慮預留救護車輛的空間。是以,Boring公司必須給出完善的救護方案,如設計專用的救護車或者額外的救護通道等,這會增加一定的成本。目前,Boring公司并未就這一問題給出具體的方案。
去年10月Boring公司正式對外披露了其開始建設第一條隧道,也就是現在馬斯克公布的即将開通的隧道。該隧道以Space X公司為起點,目前建成的也是即将測試的隧道總長為3.2公裡。
未來從北京到紐約要多久?
其實,挖隧道這個項目在馬斯克這裡隻是一個起步,他的夢想是形成建成完善的地下隧道交通網絡。讓地下隧道通行的不僅包括地鐵,還包括汽車、超級高鐵等交通工具。
早在2013年,馬斯克在“真空管道運輸”的基礎上提出了“超級高鐵”的理念,并在Space X官網上釋出了名為《Hyperloop a》的白皮書,進一步對這一概念進行了完善。馬斯克的最初的設計方案是指:管道内采用減壓管,列車因磁懸浮系統懸浮在減壓管軌道上0.5-1.3毫米的高度中。是以,沿着管道定位的線性感應電動機為列車提供加速和減速的動力。
(圖|列車乘坐空間構造模拟圖)
顯然馬斯克并未将他的設想拘泥于自己公司使用,反而,将技術論文開源,讓任何一家公司都可以參照這一技術去建設超級高鐵。《Hyperloop a》白皮書開源兩周後,Dirk Ahlborn就宣布Hyperloop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以下簡稱HTT)将成為平台上第一個創業項目。
今年之前,HTT公司一直被诟病沒有進展,直到今年4月該公司宣布在法國圖盧茲建設測試軌道,并公布了一段視訊。該視訊首次展示了其超級高鐵乘客艙原型以及規格和設計,乘客艙長30米、寬2.7米、重30噸,可容納28到40名乘客。當然,最令人吃驚的還是速度,該超級高鐵理想運作時速最高可達1223公裡。
按照這個速度,北京到紐約隻需要8.9小時!北京到上海隻需不到1小時。
今年7月19日,貴州省銅仁市與HTT公司在貴陽簽署了超級高鐵建設協定,雙方計劃共同建設一條不超過10公裡的“超級高鐵”線路。
除了HTT公司之外,另一家維珍集團旗下的Hyperloop One也正在美國進行試驗。2017年5月12日其已經對所造的超級高鐵車路進行測試,實作的時速為113公裡每小時。目前,“超級高鐵”最高試驗速度僅有457公裡每小時,距離理想中的超過1000公裡每小時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盡管,馬斯克設想的隧道交通網絡還處于初期水準,但不僅美國,在全世界範圍内地下隧道軌道交通都成為了非常受歡迎的正在探索的新課題。法國、印度、沙特阿拉伯、印尼、南非等對“超級高鐵”展現出了很高的興趣。國内也不列外,杭州蕭山,“超級高鐵”軌道所需的磁鋼已經走上了生産線,舟山也正在謀劃建設一條“海底超級高鐵”。
4000多年前,夏王朝初年的奚仲發明了馬車;1825年,世界上第一條運載旅客的鐵路在英國通車;1863年,世界上第一條地鐵在英國倫敦建成并投入營運;1896年福特制成了一輛二汽缸氣冷式四馬力汽車;2006年世界上第一條商業營運的磁懸浮列車在中國上海通車。
人類社會的交通工具從馬車、到鐵路、再到地鐵、汽車、磁懸浮,每一步都讓世界變得很快,也讓距離變得更短。但即便如此,距離依舊成為了阻隔了人們生活的一大障礙。未來或許我們從北京到紐約也不過朝夕之間就能夠抵達,這樣速度,即便所愛隔山海,山海亦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