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機器人利用頭部搭載的攝像頭和位置傳感器識别食物的形狀和位置,用像夾子一樣的手指夾起食物。
由于人手短缺問題嚴峻,制作便當和涼菜等的工廠開始推進自動化。與電器和汽車業等相比,食品相關加工廠的自動化進展遲滞,但随着需求增加,機器人制造商正大力推進開發工作。近日,日本一家從事機器人開發業務的公司,開發出了一款便當分裝機器人。這家名叫RT的公司利用機器人取代傳統人工,将其安裝到便當生産線上,取得了顯著的應用效果。

據悉,機器人的身高可配合工作台的高度在130到150厘米範圍内調整,肩寬為39厘米,可利用頭部搭載的攝像頭和位置傳感器識别食物的形狀和位置,用像夾子一樣的手指夾起食物。其能以7秒鐘1個的速度抓取食物,裝入在生産線上流動的飯盒,而抓取的準确度能達到90%以上。
研發人員透露,該機器人的工作原理是借助攝像頭、傳感器、機械爪等結構部件,通過三維識别模式外加深度學習技術,實作對食物的抓取和移動。
RT公司表示,今年11月起該款便當分裝機器人就将在便當工廠啟動驗證性試驗應用,如果取得成功最快将在2020年投入市場開始銷售,屆時有望對餐飲生産分裝行業以及餐飲服務行業同時帶來利好推動。
總之,随着便當分裝機器人的出現,我們的生活将變得更加智能化,隻不過這是否能完全替代人工,我們還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