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帖木兒遠征印度時,曾俘虜十萬印度居民,開戰前為何要全部屠殺?

公元1397年的秋天,在帖木兒帝國的首都撒馬爾罕,帝國的大臣和将領正在緊張地忙碌着,在此之前,帖木兒已經結束了對金帳汗國的遠征,無數的戰利品被運往撒馬爾罕。此時的中亞之王帖木兒,已經決定向印度的德裡蘇丹國發動戰争,當時的德裡蘇丹國要比金帳汗國更加富饒,而且擁有更多的人口。

帖木兒遠征印度時,曾俘虜十萬印度居民,開戰前為何要全部屠殺?

帖木兒時代的撒馬爾罕城

為了確定遠征德裡蘇丹國能夠成功,在帖木兒親自出征之前,他指令自己的長孫皮爾·馬黑麻率領一支騎兵前去偵查地形,皮爾·馬黑麻一直行進至薩特萊傑河才傳回,随後便向祖父帖木兒報告了印度北部的地形地貌,以及德裡蘇丹國軍隊的部署情況。

帖木兒是一個做事非常謹慎的征服者,直到1398年的3月,在進行過精心的準備後,帖木兒才親自率軍離開撒馬爾罕,開始了自己的征服印度之旅。

而當時的印度,正處于德裡蘇丹國的統治,其君主則是圖克魯克家族的納西爾,而德裡蘇丹國的統治者是來自中亞的突厥人和阿富汗人,對于印度的土著居民來說,德裡蘇丹國是由外族人建立的王國。

帖木兒遠征印度時,曾俘虜十萬印度居民,開戰前為何要全部屠殺?

影視作品中的帖木兒

德裡蘇丹國的軍隊,并不是第一次和來自中亞的軍隊作戰,在察合台汗國時代,成吉思汗的子孫們曾多次遠征德裡蘇丹國,可是他們卻在印度的土地上戰敗,德裡蘇丹國的軍隊曾多次擊退察合台汗國的入侵。

到了同年的10月,帖木兒率領九萬人組成的軍隊抵達印度的西北部,他的孫子皮爾·馬黑麻已經在此處等候多時,在和皮爾·馬黑麻率領的偵察部隊會合後,帖木兒指令士兵對旁遮普地區發起了進攻。

而對旁遮普地區的進攻,則顯得非常順利,雖然德裡蘇丹國的軍隊曾多次擊敗察合台汗國的騎兵,但是在面對帖木兒的大軍時,德裡蘇丹國的馬穆魯克軍團卻顯得非常無力,他們無法抵擋住帖木兒帝國軍隊的攻勢,隻能将旁遮普的土地拱手相讓。征服旁遮普地區之後,帖木兒的軍隊像當年的蒙古大軍一樣,對被征服的土地進行了洗劫和破壞。

帖木兒遠征印度時,曾俘虜十萬印度居民,開戰前為何要全部屠殺?

裝備着戰象的德裡蘇丹國軍隊

在進行過洗劫和屠殺後,無數财富成為了帖木兒帝國軍隊的戰利品,而且還有十萬多名印度人成為了帖木兒的俘虜,帖木兒饒恕了這些人的性命,然後指令這些俘虜為帖木兒的軍隊運送物資。帖木兒本人十分喜歡效仿成吉思汗時代蒙古人的戰術,但是他比當年的蒙古軍隊更喜歡屠城,他的性格也要比成吉思汗更冷酷。

他對将軍們溫和處置敵人的方式非常不滿,對他們和平對待敵對地區的居民非常不滿。帖木兒更傾向于讓敵人血流成河,這有助于把所有可能叛亂的敵人扼殺在搖籃中。

上面這段話,前半部分是帖木兒帝國的宮廷史學家的記錄,後半部分則是近代史學家的标注,從這段話中就能看出帖木兒性格上的謹慎和冷酷。

帖木兒遠征印度時,曾俘虜十萬印度居民,開戰前為何要全部屠殺?

正在作戰的帖木兒帝國軍隊

而在印度北部被俘虜的這十萬多名印度居民,他們之是以能夠保全性命,并不是因為帖木兒大發慈悲,而是因為帖木兒覺得這些可憐人還有利用價值,他們可以幫助帝國的軍隊運送沉重的物資,這樣便可以讓作戰部隊安心打仗。

到了1398年的12月,帖木兒率領的軍隊抵達德裡,而德裡蘇丹國的軍隊也已經在自己的國都集結,德裡蘇丹國的統治者納西爾決定和帖木兒進行一場決戰。

可是在德裡之戰爆發前夕,帖木兒卻下令處死之前被俘虜的那十萬多名印度人,根據史學家阿布杜沙的記述,帖木兒如此指令自己的将領們:“圍攻德裡的戰事非常重大,俘虜不能跟我們的物資放在一起,别無他法,隻能殺死他們”。

帖木兒遠征印度時,曾俘虜十萬印度居民,開戰前為何要全部屠殺?

德裡之戰

而帖木兒之是以要這麼做,也和他謹慎的性格多疑的性格有關,他擔心這些印度俘虜會在開戰後突然叛變,畢竟他們是德裡蘇丹國的居民,如果這些印度俘虜突然倒向德裡蘇丹國,那麼帖木兒帝國軍隊的後方就會陷入混亂,這對戰事是非常不利的。

是以到了圍攻德裡城的當天早上,在帖木兒的授意下,大屠殺開始了,帖木兒要求每個士兵都要殺死幾個印度俘虜,十多萬印度俘虜慘遭處決,他們的屍體在營地外堆積如山。

在處理完這些俘虜後,帖木兒指令士兵向德裡城發起進攻,這場戰役僅僅用了一天就結束了,公元1398年的12月18日,帖木兒以勝利者的身份進入德裡城,屠殺和破壞也接踵而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