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上午,在杭州雲栖大會上,阿裡巴巴CTO、達摩院院長張建鋒宣布,設立“達摩院青橙獎”,首屆“青橙獎”有9名青年學者獲得這一獎項。獲獎者的研究涵蓋量子計算、數學、大資料分析、物聯網、機器學習等前沿技術領域。除了每人将獲得100萬人民币的獎金外,他們還将得到達摩院全方位的研發資源支援。

除了巨額獎金外,青橙獎的一大特點是隻頒給 “青年人”。
此次獲獎者平均年齡 32 歲,最年輕者隻有 29 歲。獲獎者分别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中科院計算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青橙獎設立的初衷是,為大中華地區的青年學者提供一個更大的展示舞台,是以該獎項隻頒給 35 周歲以下或博士畢業 6 年内的青年學者。“在他們走上科研道路的初期給予更多支援,才能激發他們的研發熱情,拿出最優秀的研發成果。” 張建鋒說。
據介紹,之是以取名 “青橙”,寓意着青年學者如成長中的橙子,隻要給予适宜的成長環境,就能茁壯成長。阿裡巴巴一直緻力于人才和青年培養,達摩院主辦此次獎項就是為了發掘和支援那些投身科學研究的青年科學家,表彰他們對科學的執着追求,樹立新時代的青年榜樣。
張建鋒說, 從這些年輕學者身上看到的不僅是中國科技的未來,更是中國青年向上的精神狀态。這些青年學者理應得到全社會的扶持和幫助,讓他們更好的發揮自己的才智。達摩院願成為他們未來學術道路上的夥伴。
除了 100 萬人民币的現金獎勵外,更重要的是,這些青年科學家将得到來自達摩院的軟硬體研發支援。他們不僅能拿到阿裡巴巴的工牌,自由出入達摩院分布在全球的研究中心,還将獲得包括資料、場景、計算力在内的研發資源。達摩院還将為他們配備技術與工程師團隊,幫助他們将想法轉變為現實。
獲獎科學家南京大學副教授張利軍表示,感謝青橙獎對自己的肯定。青年學者正處于科學研究的旺盛期,更需要來自企業界的支援,幫助他們将想法落地,将技術應用于現實。青橙獎不隻是一個獎項,更能成為全體青年科學家們的交流平台。
據悉,自去年 10 月阿裡巴巴達摩院成立以來,全球學術合作網絡已初具規模,通過聯合實驗室、創新研究計劃等形式,越來越多的青年學者和科學家加入達摩院學術合作的行列。
本文轉自:
機器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