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會說話的建築,訴說着雲栖小鎮過去的故事

2011年10月,西湖之西南,錢塘江北岸

浙江省首個雲計算産業園挂牌

命名為“雲栖小鎮”

2013年起,杭州·雲栖大會就落戶了雲栖小鎮

2015年,阿裡雲入駐“雲栖小鎮”,

要把“雲栖小鎮”變為依托雲計算創業創新的基地

在雲栖小鎮,

每天都在發生和雲計算有關的故事

在這中國雲計算産業的“江湖之巅”

藏着許多有故事的特色建築

它們與自然結合

它們寫滿中國雲計算的曆史

85天的國際會展中心

這是中國首個為網際網路會議專門建造的中心,也是雲計算産業的起點。

會說話的建築,訴說着雲栖小鎮過去的故事

遠看恰似竹海的設計來自新西湖十景的“雲栖竹徑”;外立面的白色,寓意“雲”;裝飾杆件朝下的面的藍色象征“科技藍天”;朝上面的綠色,象征“創新牧場”;内部主體建築深色,象征“産業黑土”……

會說話的建築,訴說着雲栖小鎮過去的故事

你無法想象,從設計到竣工,短短的85天,國際會展中心就拔地而起了。

為一個産業來建設一座建築,并且用那麼高的效率,這是這片土地能夠誕生大批創業者的精神象征。

自帶光輝的5K雕塑

會說話的建築,訴說着雲栖小鎮過去的故事

5K雕塑,記錄着阿裡雲一段技術自研的曆史:

将原有的資料處理平台全部遷移到基于飛天5K的ODPS(現在MaxCompute)上

“所有項目參與者4個月都沒有休息。”李超是當時研發工程師,經曆了飛天之役。

碼農們的“淩雲意”終于迎來了阿裡雲的“意氣風發”。

會說話的建築,訴說着雲栖小鎮過去的故事

2013年,阿裡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對外提供5K雲計算能力的公司,雲栖大會現場也立起了“飛天5K”紀念碑。紀念碑上刻滿了參與開發的技術人員(包括已經離職的)的名字。

距離飛天紀念碑不到200米的建築裡,曾放着當初5000台機器的雲計算叢集。建築外牆上的水管也被設計成五種顔色,以紀念5K的誕生

“看到的5K雕塑是阿裡雲的過去,也是以有了未來”。

天弘基金:從八小時到30分鐘

會說話的建築,訴說着雲栖小鎮過去的故事

很多人并不知道,當年餘額寶大火的背後實際上有着一場在技術界堪稱大飛躍的變革。

2013年6月13日,餘額寶上線,數分鐘内就達到了18萬的使用者。短短5天,使用者量已突破了100萬,清算時間不斷加長直至四個小時。

然而,想用傳統伺服器擴容需要花費上千萬元,并且還要等一個月。

這時的天弘基金決定:“上雲,上阿裡雲!”

2個多月之後,二期系統上線,将每天清算時間從8個小時縮短至不到30分鐘。至此,第一個完全使用雲計算的基金誕生。

可以說,如果沒有雲計算,餘額寶就不會有今天。

1000公裡的巴山鼎

會說話的建築,訴說着雲栖小鎮過去的故事

說起這座鼎,它是西安鐵路局養路勞工吳磊等,從1000公裡外的安康工務段巴山工務工廠中的房間運來,在雲栖小鎮曆時三天三夜親手搭建而成的。

這背後,是鐵路勞工和阿裡雲的不解之緣。

會說話的建築,訴說着雲栖小鎮過去的故事

一個偶然的機會,鐵路勞工吳磊接觸到了雲計算。通過自學,他搗鼓出了“檔案傳輸”系統,有效快速地幫助傳遞塌方險情。

吳磊同工友們說:雲計算是一種像電網一樣可以随用随取的計算能力,“就像是資訊領域鐵路一樣的基礎設施”。

當大山裡邊的勞工也開始利用雲,那一定是這個時代的最大價值。

繼續閱讀